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人文事象的分布、变化、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的学科.19世纪末期,由于部分学者倡导“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以此为基础的“地缘政治”等观点,使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前苏联在1968年才开始复兴人文地理学.我国70年代以前也将人文地理列为禁区,属被批判的学科之一.二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外人文地理学的“生态论”、“景观论”、“协调论”、“行为论”等理论的创立,使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有了重大突破,对分析解决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区域问题、资源与人口问题以及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时间地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间地理学是在 2 0世纪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结合地理学与社会学 ,以新的视角来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本文概述了时间地理学的产生、发展、方法特色以及研究动态 ,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贫困化日益凸现和发展,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主要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城市地理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新旧文化地理学的教科书、经典著作、代表性文章的初步归纳,梳理出了有关文化地理学的4个方面内容:第一,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为“文化区”和“地方”;第二,围绕核心概念,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可分为两部分:文化区和地方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及文化区和地方的尺度间转换研究:第三,针对形成机制和尺度转换的研究,文化地理学分别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论;第四.文化地理学核心概念可以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认识环境变化 谋划持续发展——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学研究环境变化、人地关系和空间相互作用,旨在谋划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所用方法、所持哲学及伦理立场都呈现多样化趋势,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这正是地理学充满活力又令人神往的魅力所在。地理学的关注正成为科学和社会的核心议题,地理学将为此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本文还归纳了当代地理学的发展态势,阐述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未来地理学的重大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第一项“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的研究”和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中地学规划第五项“水土资源和土地利用的基础研究”以及1979年全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会议都把土地类型研究及其制图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开展全国土地类型研究和制图,不仅对于扩大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揭示我国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  相似文献   

7.
郝文渊  郭健斌  张红锋 《科技风》2014,(17):196-196
依据自然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特点、素质教育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必须对自然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结合西藏农业院校自然地理教学的实际。提出了改革的主要途径,即调整自然地理学部分教学内容;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增加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强化教材建设;注重结合自然地理学学科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提高西藏农业院校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际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其发展不仅是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还受来自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影响,并具有坚实的科学哲学基础。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在认清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坚持优良传统——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并积极占领国际学术战略高地;需要在加强具体问题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需要在坚持地理学基本思维和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学科的知识;需要坚持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议题多样性的有机统一;需要努力改善学术生态环境,为中国经济地理学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文章最后指出,未来经济地理学的重大研究领域应该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区域间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全球化、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研究新变化,气候变化区域响应,区域自然灾害的预警、危机恢复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IS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不断深入扩大,正处于急剧变化与发展之中,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加深。本文从GIS的特点、当前的发展趋势出发,论述GIS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及GIS在自然地理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持续发展已经变成未来的最优选择。而持续发展的执行,必然落实到一个特定的空间,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区域。区域,无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也无论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抑或从行政管辖的角度去认识,它均表现为一个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紧密耦合的综合体。然而,持续发展研究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国土整治、区域开发、环境治理、资源分配、经济增长与自然改造等,无一例外地都要在“区域”这个舞台上,被充分地表现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在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显示出了它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余舰 《科教文汇》2011,(8):48-49
在如今新课改实施的情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地理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地理学科在高中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是高中教师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林平 《科教文汇》2011,(23):46-46,48
为提高我国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地理教学经验,从学生的基础地理、教师的课堂时间观念和传统教法等方面,对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创设地理问题情景以及灵活运用教材图文等建议,为高中地理教学寻求更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导下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案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芝  吕殿青 《科教文汇》2014,(8):191-191,198
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新课标也对地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依据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开展具体的实验案例设计,以求达到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地理学学科性质和特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出思想"的战略使命要求适合于地理学。回顾了中科院地理学领域"出思想"的若干重要案例,总结了地理学领域"出思想"的重要特点,对进一步推动地理学领域"出思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拥有着众多复杂地理元素的课程,如何能将复杂的地理元素更好地呈现给学习者一直都是探索的热点问题。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能将虚实进行恰当结合的技术,正好可以契合地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内,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初步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其具体应用流程缺乏,本文拟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课堂为出发点,整合增强现实的特点,以体验式学习为教学形式,构建基于增强现实的初中地理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尝试这一技术在地理课堂中应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努力实现地理课堂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7.
At a meeting on April 5, the CAS authorities gave the green light to a proposal to carry out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eutrophication o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five-year project,to cost 20 million yuan (about USS 2.4 million), will involve scientists from various CAS institutes, including the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 Limnology, Wuhan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Wuhan Institute of Botan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desy & Geophysics, and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相似文献   

18.
牛科强 《科教文汇》2012,(35):102-103
从2010年秋季起,甘肃省所有普通高中都相继完成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认识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农村地区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大多是关于经验描述方面的阐述,对学生地理学习动机调查分析较少,本文通过对静宁县的几所普通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来研究当前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为促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实物资源是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hinese Nation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NERN)的宝贵财富,对于开展联网观测、实验、研究具有广泛的用途及重大的价值。研究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相关问题,探索运行服务阶段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模式,对实现实物资源服务从服务科研创新向全面服务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内涵、特点、服务内容,并提出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实物资源服务模式,为"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技资源服务系统"的实物资源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模式,也期望为相关部门开展实物资源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