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黄寰  何广  肖义 《资源科学》2023,(5):1044-1058
【目的】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意义凸显。【方法】本文运用2006—2019年中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并通过稳健性测试,多维度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果】(1)与非试点城市相比,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且纳入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低碳城市试点均能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能源消耗量来发挥碳减排作用。(3)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中部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基于“胡焕庸线”视角下低碳试点政策对东南半壁城市的碳减排效应较西北半壁城市更为明显。【结论】本文从多维度评价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阶段性成效,有助于深化低碳发展理念、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为未来更多城市系统性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制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为未来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可持续高效率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MC指数模型,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价3个方面对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1)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数量呈阶段性增长态势,时间上呈现统领文件效力强的特征,空间上呈现毗邻效应、涟漪效应和模仿学习的特征;(2)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在不断完善,任何有关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使用,都在特定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3)选取的5项黑土地保护政策样本设计总体较为合理,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内蒙古为完美等级,黑龙江和辽宁为优秀等级,中央和吉林为良好等级。【结论】各地应考虑自身特色和黑土地保护现状,因地、因时制宜制定有力且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方案,积极营造黑土地保护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政策组合优化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产业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抓手。基于有意义的创新理念,从政策组合的“情境关怀”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视角出发,针对我国1990—202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25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关键词,构建意义创新导向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和PMC指数模型,并对6项中央层面的政策及13项“十城千辆”试点地区层面的政策进行量化评估。研究发现,政策组合理念贯穿不同阶段的政策设计,且PMC指数呈现出阶段性增长态势;随着产业从培育期走向成熟期,政策方案中出现更多中长期举措和更丰富的保障措施,政策客体则更聚焦于市场化主体;试点地区层面的专项政策均实现了研发与生产类、购置类、使用类和基础设施建设类4类政策工具的搭配使用,在政策倾向、政策领域、政策对象、保障措施等维度表现良好,但在专项任务落实与政策目标设定的权衡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施积极的农业节水政策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探讨政策的效应,对科学制定和完善中国农业节水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政府颁布的农业节水政策,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方法,从政策的力度、目标、措施、监督和反馈5个维度测算了政策效力,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评估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表明:(1)政策总效力呈周期性变动态势,但各年政策平均效力整体呈较低水平;(2)在政策效力的5个维度中,政策的措施较多,但力度偏低,目标不够具体,监督和反馈不充分;(3)在政策工具中,命令控制型、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的总效力和平均效力均强于经济激励型和劝导型政策工具;(4)政策文本中各政策工具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均存在滞后效应,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劝导型和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提升。【结论】中国农业节水政策制定时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进一步提高内容效度,不断夯实政策维度的具体内容;应协同运用4类政策工具,推动政策落地见...  相似文献   

5.
伍如昕  黄沐  郎玉函 《资源科学》2023,45(1):91-10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节能政策注意力变迁过程,揭示节能政策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为今后节能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政策建议,以提升政府节能减排整体工作水平。【方法】以1978—2021年中央政府发布的节能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注意力强度、注意力广度和发文主体合作度3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通过文本计量刻画中国节能政策注意力变迁的阶段特征,采用PMC指数模型对4项抽样政策文本进行评价,并剖析其注意力变化特征。【结果】中国节能政策注意力强度呈现出倒U型发展趋势,后期注意力强度不够突出;注意力广度从逐步扩大转为回落态势,关注内容与现阶段节能目标的结合不够;发文主体合作度从较为分散的合作发文状态转为集中合作状态,但合作主体仅集中在少数部门。4项样本节能政策的PMC指数分别为6.21、6.36、7.52、7.83,两项可接受,两项良好;样本政策注意力强度整体较低,注意力广度不断提升。【结论】建议进一步提升中国节能政策的注意力强度、强调政策措施与中国节能政策目标的贴合性、加深部门合作颁布政策协同力度、强化中国节能政策的战略统筹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5—2020年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出台的76项众创空间政策,通过政策样本分析厘清众创空间政策发展脉络及现存问题,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关键词频,在一级变量中加入递进且排他的效力级别指标,结合政策内容构建PMC指数模型,对两项国家层面、四项地方层面众创空间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1评价级别为完美水平,P2的PMC指数为4.25,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东部地区政策PMC指数得分显著高于西部地区,除了资源条件差异的影响外,西部地区政策本身存在不足与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7.
张蓓佳 《资源科学》2023,45(1):105-117
【目的】为了完善城市垃圾分类政策从而提升政策执行效果。【方法】本文基于“路径-效能”分析框架,以西北地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政策为分析对象,首先运用文本挖掘方法厘清垃圾分类的政策路径,再以此为基础构建PMC指数评价模型,对政策效能进行全面评估。【结果】①推进垃圾分类的政策要素包括导向要素(政策目标)、资源要素(基础设施、技术支持、人员配套、资助体系)和保障要素(宣传教育、监督考核、处罚方式、奖励机制),最终形成以政策目标为导向,给予配套资源,并为资源运用提供保障的政策路径。②6个试点城市的政策评级分别为良(西宁)、中(兰州、西安、银川、咸阳)、差(乌鲁木齐),整体平均水平为中,除基础设施外,其余变量均有待提升,其中奖励机制的效能提升空间最大。③各城市政策均在部分变量上存在内容或实施细则的缺漏,而不同政策的内容缺失方面和程度都不尽相同,致使政策改进的参考路线也有所区别。【结论】从补充政策内容细则和制订差异化完善路线两方面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评价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有助于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2021年国家中心城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高频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指标模型,并遴选出9项典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各项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7.34,整体状况优秀,但还存在3项共性问题:政策目标制定欠周、政策工具结构不佳和政策效益维度不全。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方思越  刘清 《现代情报》2024,(4):168-176
[目的/意义]PMC指数模型是政策文献量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丰富,需要系统总结,以促进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应用PMC指数模型的现状,整理出PMC指数模型的一般流程,对流程中各步骤的实践状况进行描述,并展开如何更合理使用该模型的讨论。[结果/结论]PMC指数模型应用于政策评价是一种狭义的评价,对其合理使用需要明确这一定位,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保证应用过程中政策文本的前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王旭  李雨晴 《情报科学》2023,41(1):126-133
【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已经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有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近10年国家层面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政策效力和政策主题的三维分析框架,并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多维度探析。【结果/结论】存在问题:政策工具使用失衡,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匮乏;政策效力强的法律在政策总量的占比较低;在政策主题方面,我国政府倾向于信息安全保护管理政策内容,忽略了政府告知义务和个人权利保障方面的需求。优化建议:全面优化政策工具,增加供给型和需求型使用占比;增强政策效力,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顶层设计,促进部门交流合作;扩大政策主题范围,细化告知义务与个人信息权利条款。【创新/局限】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政策文本数量,并进行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选取自1987年以来中央与地方相关部门发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政策文本作为基础进行量化分析,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共词分析等方法确定政策文本的主题,并从政策文本主题分布、发布时间和发布主体等三个维度对中央与地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扶持政策进行对比研究.针对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政策的引领性和推动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加大孵化基金、信贷等领域政策的出台力度,构建全面系统的扶持政策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联合制定政策,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特征以优化政策设计思路,以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印发的31份人工智能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挖掘、内容分析和PMC指数模型等方法,提炼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分布、人工智能的政策特征以及评价结果。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以智能化为主要目标,重点关注科技研发与创新环节,并对“卡脖子”的芯片、机器人产品提出政策规范;政策工具应用不平衡,对政府采购、对外贸易管制、反他国管制、购置补贴四项需求型政策工具重视度不够;总体政策效力较好,但政策之间具有效力差异性,相关政策条款亟待加强和完善。基于以上特征和问题,建议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前沿政策的设计与前瞻,加大需求端政策工具的组合性和灵活性应用、优化供需政策工具包,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监管政策力度,开展人工智能政策系统的整体性评估。  相似文献   

13.
段尧清  陈婷  刁斐  吴瑾 《情报科学》2023,(5):124-130+143
【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省域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政策驱动路径进行分析,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数字政府政策的内部协同机制,可在政策层面为我国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政府已经出台的76份政策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12软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根据量化分析结果选取典型的政策工具类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揭示政策工具的不同组合与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间的因果关系,分析我国省域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政策驱动路径。【结果/结论】单一政策工具不能构成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必要条件。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驱动路径有四种类型(包括7条不同的组态路径),分别是供给型路径、环境型路径、供给-环境协同型路径和供需-环境协同型路径。【创新/局限】将内容分析法与fsQCA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政策工具视角下省域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驱动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但研究结论有待获取更多维度、更细粒度的主客观实证数据进行实践检验,未来还可以考虑通过采集面板数据进行动态QCA组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2015年—2021年湖北省省级层面出台的131项数字经济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提取政策文本高频词,运用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分析体系对所选13项数字经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所选取的13项政策样本中,5项为优秀,8项为良好,表明湖北省数字经济政策制定整体比较合理,但是也存在着未将长期、中期、短期目标三者统一结合、政策作用效力较为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9,(3)
通过政策量化测算政策文本效力,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政策整体效力逐年提高,平均效力则呈W型波动,政策效力取决于政策数量;从政策力度、目标、措施、反馈测算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措施得分普遍高于力度、反馈;政策效果滞后期、创新绩效促进程度存在类型差异,供给型政策有利于产学研创新直接产出,需求型、环境型则指向经济产出;需求型政策滞后期比其他两类更短,影响的创新绩效指标更多。  相似文献   

16.
朱新华  贾心蕊 《资源科学》2023,45(1):118-129
【目的】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上升与扩散,缺乏对多重属性政策创新扩散完整过程的考察。【方法】基于政策创新扩散视角,聚焦兼具经济社会双重政策属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尝试构建此类政策创新扩散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中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浙江丽水地方经验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以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动态机制。【结果】研究发现:①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的创新扩散营造合规空间,从而在中央与地方的双向推动下呈现特殊创新扩散机理。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创新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策企业家、自然资源禀赋的内部推动及政策网络中纵向环境与横向经验的外部形塑。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上升表现为螺旋上升机制,正式科层制度与半结构化制度捷径是内嵌于这一机制的两大核心架构。【结论】基于此,在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创新扩散中应充分发挥政策企业家作用,因地制宜把握并创造政策网络中横向、纵向交流机会,并争取正式科层制的支撑,从而实现降低改革成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本挖掘理论、政策工具和PMC政策评价模型,对德国联邦政府2017—2022年发布的18份人工智能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深入研究德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政策工具结构,并对政策效力进行评价,以获得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益的德国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应加大对人工智能关键领域基础性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重视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注重政策的作用层面和激励措施,以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地方各级财政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均大力推广PPP模式,把PPP模式作为一种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方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基于2016-2017年地级市的PPP数据和政策偏差指数,研究发现:PPP模式的实施并没有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因政策偏差指数高低不同,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有截然不同的影响,即高于均值时有加剧作用,低于均值时则起到弱化作用.在考虑空间因素之后,更准确地估计到了PPP及政策偏差指数对财政压力的更显著的影响.这意味着加强地方财源建设、扩大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成比例才能从更根本上解决地方财政压力.且在PPP应用推广中,一方面要注意各地PPP项目建设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要兼顾不同地方的差异性.本文主要的贡献是将政策偏差指数以调节效应形式引入PPP模式对地方财政压力的模型之中,并引入空间效应,从而更全面、准确、充分的揭示了PPP模式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环境信息公开对生态治理的重要性愈发显现,评估环境信息公开的减污降碳效应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004—2020年23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环境信息公开对减污降碳的直接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1)环境信息公开能够实现减污与降碳双赢,具体而言,该制度使得试点城市污染水平和碳排放水平相对样本均值分别降低了25.5%和19.2%。(2)环境信息公开的降碳效应在资源型城市、强环境规制城市更为明显,且该效应随碳排放的水平提高呈边际递减趋势。环境信息公开的减污效应对不同城市则显现出相对普遍和稳定的特征。(3)绿色技术创新、政府财政支持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环境信息公开促进减污降碳的重要机制;(4)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强化环境信息公开的减污降碳效应,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强化作用并不明显。【结论】本文准确识别了环境信息公开助力城市减污降碳的关键作用,为完善环境规制体系,强化协同减排行动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此,应进一步提升环境信息公开的深度与广度,设计特...  相似文献   

20.
低碳技术知识的流动与循环是“双碳”目标下构建“双循环”开放新格局、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但国内驱动政策研究缺乏。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21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专利信息反映低碳技术知识流动,采用多时点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内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知识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在总体上有效促进低碳技术知识流动,但主要表现为加快低碳技术知识流入,而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没有显现,表明试点的示范效应不足。(2)试点政策能够促进灰色与清洁两类技术的知识流动,但对更具渐进增量特点的灰色技术作用更加显著,这与清洁技术知识流动速度极快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3)试点城市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层次有助于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促进作用,且东中部地区、一、二线和非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应积极推动低碳城市试点的示范推广与扩区工作,激活清洁技术活动,并尝试采用差异化的试点政策;东中部地区与大城市应利用人才与产业等优势扶持清洁技术,引领深度低碳转型;西部地区、中小规模、资源型城市更应注重试点与其他政策的协同,以形成促进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