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原地推铅球是高考体育专业素质考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侧向或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基础动作。由于背向推铅球技术难度较大,一般在中学教学与训练中以侧向推铅球为主。虽然高中体育教学背负着"低层次重复"技术劝作教学的嫌疑,实践中还是不难发现许多同学甚至高考学生的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仍普遍存在缺陷和不足。原地侧向推铅球分为握球与持球、准备姿势、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口诀",与其他现有的推铅球"口诀"相比,简约、明了、且压韵。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  相似文献   

2.
正原地推铅球是体育专业考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测试项目之一,其训练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目的性,在训练中及时的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将从持球到出手整个过程中就高考原地侧向推铅球各个环节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有针对性地探讨原地正确的侧向推铅球技术动作要领(以右手为例)。  相似文献   

3.
原地推铅球是全国大部分省份体考的必考项目,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短板项目,原地推铅球的训练必须引起教练员的重视。教练员不仅要熟知技术动作要领,还要了解每年对原地推铅球动作犯规判罚的规则,更要了解造成原地推铅球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并制订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同时加强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对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地推铅球练习中,明确动作要领是指导学生学习,更好的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并能有效地达到全面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目前对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的理解,持有不同看法。有的提出:蹬、转、送、挺、推、拨;有的提出:蹬、转、挺、推、拨;也有的提出:蹬、转、抬、挺、推、拨。我认为以上各种提法各有所长,但都不够全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提法,即:蹬、转、抬、送、挺、撑、顶、推、拨,这九字要领比较全面合理。因为动作要领应该是对练习者完成动作时,身体动作移动的要点概括。在教学中良好的运用要领进行动…  相似文献   

5.
原地推铅球技术是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完整的推铅球技术的基础,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学体育高考的考试项目之一,因此正确实施和不断改进原地推铅球的教学无论对于体校教练员还是对于中学体育老师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原地推铅球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可以提高学生和青少年运动员原地推铅球的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完整技术和参加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原地推铅球是高校体育专业考试必测的项目之一,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这种姿势不易使考生发挥应有的腿、腰部及全身力量,从而影响其考试成绩。改进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就成为笔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的实践,借鉴链球、铁饼最后用力的姿势与动作技术,结合原地规则下的推铅球动作,创造背向“旋转一展开”式推铅球技术,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它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有效方法,也是原地推铅球最优化的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在推铅球技术教学中,发觉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都普遍存在“抛”铅球而不是“推”铅球的错误,直接影响推铅球成绩的提高。实践证明,要纠正学生这些错误动作,学好原地推铅球技术是关键。它是推铅球技术教学的基础,我在高中一、二年级原地推铅球技术教学(新授课或复习课)中着重抓了一个“推”字,使各年级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推”的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对比“推”与“抛”的区别,建立“推”的正确概念  相似文献   

8.
原地推铅球是高考体育专业的必考科目,技术含量较高。在多年的训练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原地推铅球时,投掷臂肘关节的位置在技术方面存在错误,也就是说投掷臂肘关节易下降,主要原因是该项目动作技术比较复杂。学生对动作技术理解和掌握较难,如果不及时准确地纠正学生在训练中的错误动作,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影响推铅球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强 《体育教学》2015,(2):57-58
本文分析了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在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技术训练中,对传统教学法和"逆向法"教学顺序、练习手段、错误动作做对比分析,认为传统法提高考生铅球专项素质效率不高,采用逆向法更有利于快速掌握原地推铅球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运动速度力量和节奏。  相似文献   

10.
程瓅贤 《精武》2012,(11):23-23,25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高考中的必考项目,要想达到优异的成绩非常不容易,在长期指导考生训练实践中,本文对正向原地推铅球、侧向原地推铅球、背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领和关键问题处理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中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原地推铅球是滑步推铅球的重要部分,是检测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爆发力和协调性的重要手段,是体育高考身体素质考试项目之一。笔者在十几年辅导和训练高三体育考生的实践中发现,由于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复杂,而且学生对推铅球动作的认识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忽视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原地推铅球是高中体育专业考生身体素质的考试内容,其教学重点是技术动作用力连贯以及最后用力技术。但每个技术环节在教学和训练中又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教学初期应以技术特点为主,突出重点和难点,狠抓薄弱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保证教学和训练质量;后期应以完整技术练习为主,强调技术细节,使学生在高质量的技术动作中受益。本文以右手为例,介绍原地推铅球技术以及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精炼性精炼性是体育教学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语言精炼是指讲解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言简意深、条理清楚。 1、把动作要领用几个字、几句话归纳成最精炼的讲解语言,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如把原地侧向推铅球归纳为:蹬、转、  相似文献   

14.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专业生升入高校学习的必考项目之一,原地推铅球技术看似简单,但要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还要经过漫长的技术学习,掌握正确技术,提高练习质量,才能更快更好提高运动成绩。在多年指导学生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的过程中,笔者着力注重解决技术和训练质量两个问题,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精讲多练”不但可以克服学生多器材少的困难,而且还能够提高运动密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但是很多青年教师往往怕讲不清楚,造成讲解多、学生练习少。“精讲”就是要求教师在讲解时抓住动作关键,用几句话或几个字把动作要领讲清楚,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我上过这样一次课,教材是原地推铅球,课的目的要求学生们掌握推铅球的最后用力。结合技术图解,采用了三十二字的顺口溜:“右腿蹬地,转送右髋,左侧支撑,髋超于肩,挺胸抬头,伸臂推球,爆发用力,腕指推球。”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条理清  相似文献   

16.
背向推铅球的滑步技术复杂,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难点,因学生单手持一定重量的铅球单腿支撑滑动,往往造成身体的起伏而出现停顿或减速,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推铅球“双腿滑步”技术,其技术优点有:1)动作结构自然简单,易掌握,见效快,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与特点。2)双腿支撑依次滑动速度快、重心低而稳,易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便于急骤发力。现将“双腿滑步”动作要领介绍如下:因其它几部分动作要领同现代推铅球要领相同,不作重复介绍。  相似文献   

17.
铅球运动是世界田径类的竞技体育项目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充分展现运动员自身的速度,还可以展现出运动员据大爆发力产生的震撼效果。并且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长,对于竞技类体育项目的重视也随之提高。本文首先根据原地推铅球基础练习模式进行综合介绍,并且结合原地推铅球动作的技术分析,总基础现阶段原地推铅球教学的实际应用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讲解在田径课教学中的应用 1、讲清技术动作的名称。体育教师在传授技术时,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技术概念,用准确的术语讲清动作的名称,如推铅球不能说成扔铅球,标枪的肩上、肩下持枪,不能说成标枪持枪。教学中的术语运用要准确,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动作术语。 2、讲解技术动作的要领。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名称时,要把动作的要领交代清楚,使学生能够领会动作要领,正确理解技术动作,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2):27-29
从2019年开始,广东省体育高考中的"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改为"原地推铅球"项目。这一改动考验的不仅是学生,考验的更是教练员。作者对体育生的训练,特别是原地推铅球这一项目进行探究,以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的体育特长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学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现状及学生所犯错误技术动作的原因,提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并且对如何提高成绩作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田志峰 《体育博览》2011,(7X):174-174
<正>原地推铅球项目是高考体育专业中的一项素质考试项目。它在总分100分中占15分。也就是说,每一个参加高考体育专业的学生不论男女生都必需参加原地推铅球的考试。(男:5kg,女4kg)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传统上用蹬、转、挺、推、拨这五个字概括,所以大家经常在教学中采用的技术动作传授的顺序也是先蹬、转、再挺、推、最后到拨。本人2005年参加工作,现已有六年,一直从事高考体育特长生训练工作,第一届学生我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完整示范,直接练习完整动作,发现学生出现技术动作错误时再分解示范进行练习,2008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23人,结果铅球最好成绩为11米,平均成绩为10.1米,成为影响高考总分的主要因素。找其原因,主要是出手时拨不上球,伸臂送肩不够充分,出手角度底。从而成绩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