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屏+小屏互动成为县级台实现新媒体反哺广播电视播出的主要形式,这一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媒体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努力,而且提升了县级台广播电视播出效果。因此,文章以大屏+小屏互动再发力为中心,阐述了县级台实现新媒体反哺广播电视播出的思路、做法以及不足、展望,希望为县级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从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以后,媒体融合一直被视为传统媒体的自我救赎之路.文章对近三年来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实践进行分析,对未来广电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即将来可能会出现三种状况:以中央三台和一线省级台为主形成"新型主流广电媒体阵营",专业地面频道频率生存将更困难,弱势省级卫视和市、县级电视台的产业功能将会进一步弱化.  相似文献   

3.
在融媒体背景之下,县级电视台发展迎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融媒体下的变化,如何推动县级电视台更好地发展,成为广大广电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为此,各县级电视台在融媒体时代积极推陈出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提升县级电视台的节目质量,拓展传播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也要看到,因对融媒体的理解不到位,县级电视台的融媒体之路停留在触网,而并非融网,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构建智慧媒体。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融合"是当前时代传媒改革的关键,成为了县级电视台发展重要目标。在近几年,为了满足观众消费需求,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探索与新媒体融合之路。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县级电视台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坚持创新融合理念和方法,以期实现全媒体时代的融合发展,创立特色的县级电视台栏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快速成长,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媒体行业变化显著,由从前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体逐渐发展为依托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现代化设备传播的新媒体视域下为主体并推广流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县级媒体融合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再完全适用,县级媒体融合的定位以及工作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媒体视域下背景下,县级媒体融合如何找准自己的身份定位,根据相应的要求县级媒体融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养,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成为全媒体行业备受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从介绍新媒体视域下工作的发展现状、新媒体视域下时代对县级媒体融合产生了哪些影响、新县级媒体融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以及对县级媒体融合人员未来的几点思考这四个角度来对新媒体视域下县级媒体融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1983年,我国制定的"四级办电视"方针,即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这一方针使中国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时至今日,全国电视台数量达上千座,区县级电视台更是数量庞大、结构冗杂,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加之数字新媒体应用的迅速扩张,使大多数区县级电视台面临挑战。在新的大媒体环境下,如何寻求区县级电视台的全新突破,如何与数字新媒体融合成为了摆脱窘境的关键。本文以海沧区广播电视台为例,结合本地区位优势、本土文化及对台特色,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道,旨在分析及解决区县级电视台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产业政策是"四级办电视",目前,中央三台合一,省级卫视搭建融媒体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逐步在全国推行。那么,市级电视台如何应对媒体融合?作为城市电视台立台之本的新闻节目,怎样调整生存策略、功能定位和内容生产,才能得以在新媒体上延续自己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本文通过对城市电视台新闻生产的观察和分析,从理念更新、内容创新等方面,探索城市电视台新闻生产与移动短视频形态从"融合"到"熔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下,我国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在中央级、省级以及县级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之下陷入到一种"夹心层"的尴尬境地当中,如果持续下去将会对我国整体媒介传播方阵的良性发展产生极大阻碍,因此对于新媒体时代下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及困境对策也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接下来本文就将从顶层设计、发展观念、技术人才等方面着手去探究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新形势下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县级融媒中心的实际运行和发展中,要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把县级融媒中心打造成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民心工程,发挥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中,县级融媒中心和全媒体时代对县级融媒体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对此,需要县级融媒中心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来进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冲击下,我国县级电视台生存困难。如何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寻找媒体融合、转型的良方,是新时代县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吉曼 《今传媒》2012,(1):70-71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县级电视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本上成为所在区域中有影响、有实力的骨干媒体之一,承担县域新闻宣传和文化传播以及信息传导等重要任务,随着传媒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作为最基层一级的县级电视台也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大力进行局台网分离试点的同时,县级台又面临着"三网融合"的外部竞争,同时还要承受上级台的竞争压力,收视市场被挤占,广告收入分流,收视率被挤压,新媒体冲击等行业竞争压力。下面,笔者从县级台所面临的体制困境、应对之策两方面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毅 《新闻采编》2015,(2):35-36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中央及许多省(区市)级各大媒体积极转变办台理念,利用新媒体创新媒体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多媒体的发展。由于这些媒体信息及时,传播途径多,量大面广,趣味性强,突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因而吸引了大量受众,使原本处于我国电视媒体最薄弱环节的县级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受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作为地方的主流媒体之一,县级电视台如何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在新闻宣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爆炸与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方兴未艾,传统媒体探索新的媒介发展方式已成必然。作为地市党报,在强大的全媒体发展驱动下,唯有积极推进全媒体融合发展构架,才能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面对压力、挑战和机遇,地市党报该如何推进全媒体融合构架的形成与发展呢?笔者认为,地市党报全媒体融合应做到"分合自如、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纸媒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危机,而通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来寻求转型发展之道,则是提升纸媒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拓展纸媒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要路径.本文在对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纸媒与新媒体实现更为深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变化,顺应传媒变局,顺应受众需求的变化,积极构筑主流媒体互联网宣传阵地,抢占新媒体发展先机。在媒体融合新形势下,广电宣传的一次成功转型,是开放互动式办广电的再一次起航,是主流媒体自觉的历史使命和应有的历史担当。重庆万州广播电视台作为一家区级台,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提出了"311+N"的融合发展目标和融合路径,从"谋篇布局,搭建平台;注重融合,重构流程;拓展阵地,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媒体融合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3G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拓展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本文在简要介绍三网融合及新媒体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数字图书馆新媒体应用现状,分析了新媒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主流媒体与成熟的新媒体不断深度融合实现了舆论引导能力的最大化。市、县级主流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成为引导舆论,解决媒体生存发展现实困境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在融合发展和"互联网+"成为时代趋势和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图书编辑要发扬图书出版的内容优势,坚持编辑职业的优良传统,以更为自信的心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主动融合新技术、新媒体,实现编辑工作在以互联网为创新手段和创新平台的转型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职业空间。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在整合与重组媒体资源的同时,形成了当下的"自媒体"背景,"我们即媒体"日益成为一种宣言。公民话语空间正在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逐渐拓展,建立一个真实、平等、开放、互动、健康的"绿色"传播平台对于公民社会话语"场域"的萌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县级广播电视台(县级台)可以说是我国地方媒体连接基层的桥梁,是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传播的纽带。近几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县级台造成强大的冲击,县级台已经失去了曾经的活力,传统地方广电传媒龚断地位不再。当下县级台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