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战略是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四川大学开展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思路、定位以及建设理科基地的做法和经验,重点论述了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在课程设置、学生创新能力、师资建设、教材和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创新措施,同时提出了学校下一步改进和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 ,更好地执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切实做好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工作 ,制订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以下简称基金 )主要用于支持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以下简称基地 )的建设 ,适度向西部倾斜 ;适当资助特殊学科点的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第三条 基金的组织实施 ,要充分发挥基金制管理的优越性 ,贯彻“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第四条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 …  相似文献   

3.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十一五"规划的若干考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础科学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特征和源头属性。基于此,文章论述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基本思路、资助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继而培养大批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育部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科学发展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举措。为了进一步确保和扩大战果,充分发挥理科基地的引领作用,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理科基地”建设与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吕浩雪基础科学研究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新产业,孕育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先导和源泉,是整个国家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关键靠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质量的优秀基础科学人才。为着力保...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为加强基础理科本科人才培养,及时出台措施,在部分高校分五批次设立了11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经过20年的实践发展,理科基地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了良好效益:大批"基地班"培养出来的人才正成长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围绕基地班人才培养形成的教学平台(包括教材教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已成为广泛共享的优质资源;"基地班"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很多院校吸引优秀人才的"高地",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科人才基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财政的专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介绍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基地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构成、实施方法、实施效果及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促进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涛 《神州学人》2000,(4):42-42
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动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工作的发展,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工作会议”日前在京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佳洱院士出席会议开幕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乃彦院士在会上作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工作报告》。原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院士代表倡议设立该项基金的科学家在会上讲话。11个基地的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他们分别介绍了在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支持下,各基地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必须持续加强和提高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我国建立了多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保护和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本文对"基地"和"拔尖计划"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和分析,希望在实践中将两种人才培养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对我国基础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1991年,青岛海洋大学的海洋学专业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经过六年的建设,“人才基地”持续稳定地培养了优秀的海洋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并为相关学科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生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并成为本学科师资进修提高、交流教学经验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