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传统的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种说法,即“批判说”、“对比说”、“儿童心理说”入手,提出了“两种冲突说”,即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冲突,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两种冲突的方法——进行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2.
白芸 《上海教育》2002,(18):56-57
学生文化作为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它是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对学生所产生的影晌也是非正式的.其中蕴涵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从而形成一种隐性“环境”,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这种文化。可以说,学生文化在不断增添隐陛课程的内容。其多样性和互补性的特征,是对学校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3.
卢梭在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中提出人类的三种教育即天性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分别得自“天性”、”人为”和“事物”三种来源,并强调天性的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主轴,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必须围绕它而旋转,让三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共促儿童和谐发展。这个教育理论在把教育对象即儿童提到教育的中心地位的同时,也承认了人和事物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今教育同样意义重大。为此,作将在探究卢梭的三种教育力量的基础上,提出创建一种新型学校——“天性学校”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儿童:一个悖论式的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学的视野下,儿童成为一个悖论式的存在:面对儿童的天真无邪,成人往往持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欢喜、羡慕,因为它失去了便无法追回;同时,也充满着忧虑和担心,因为它与成人社会的价值标准相违。即学校教育往往赋予儿童的天性以消极的内涵,如贪玩、无节制、自觉性差及缺少自律等。在对儿童天性的理解中,成人社会更多地带有一定的文化偏见,如把儿童等同于幼稚可笑、没文化等。在现行的制度化学校中,儿童世界作为成人世界的对立物,一向成为被改造、被克服的对象,儿童的天真无邪与性情顽劣更是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儿童更多地被置于成…  相似文献   

5.
儿童时期是人的天性和文化性角逐最直接、最激烈的时期,天性和文化性的角逐直接生成了独特的儿童文化。在儿童的天性与文化性这对"矛盾"中,单纯强调以文化"化"天性,或者单纯强调天性至上,都是不全面的。培养健全的儿童以及生成健全的儿童文化,必须尊崇儿童天性。  相似文献   

6.
“扬童心,葆童真,激童趣——构建适合儿童天性的小学教育”是1998年以来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是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改革研究。本研究中“童心”指以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天赋资源为基础的人格结构;“童趣”即智趣,是建立在儿童求知欲和探索欲基础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真”即纯真善良,是符合儿童天性的亲社会态度倾向。“三童”教育旨在以“童心”为基点,架构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尊重儿童文化,力求让校园生活展示儿童完整的生命形态,实现学科适应儿童,教学富有童趣,生活展示童真,校园张扬童心。让儿童动手动脑,爱学爱玩,同伴同乐,师生共长,享受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爱探索有创意的校园生活,回归童年生活的快乐,使受教育者体验发展的愉悦,使教育真正步入和谐的审美境界,并由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合协同。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品性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创新,是一场深刻的课程文化变革。文化与课程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学校文化则是与课程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种文化。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全体成员共创共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新课程改革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即课程参与者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难以转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学校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与转变。  相似文献   

8.
徐北文先生(1924-2005)是当代成就卓著的泰山文化专家,其提出的“泰山学”之说,着眼于泰山不同于其它地方名山的特殊性,倡议从“大文化”的视野照观泰山,其说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本文从徐氏这一观点出发,进而推绎出泰山文化中存在着“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并对这“两个世界”的不同内蕴试作阐释。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中国和印度三种类型。梁漱溟以“意欲”为着眼点考察比较了这三种文化,提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三路向”说,即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走第一路向,意欲调和持中的中国文化走第二路向,意欲反身向后的印度文化走第三路向。他同时又提出“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坚信中国文化必将重光于世界。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幼儿园》表现出这样的儿童观:“听话的儿童”才是好儿童;儿童是知识的容器;儿童是单纯的个体。这种从成人世界出发的儿童观不能真实反映儿童的天性,会使儿童难以感受到原本该有的童年生活乐趣。因此,需要回归到尊重儿童天性的儿童观。拯救与回归的起点是充分了解儿童,考虑其学习兴趣,改变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从属、被认识、被塑造、被控制的地位,以便儿童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世界,实现其天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具有异同性,它是整体感知反应的、诗性逻辑的、具有游戏精神的文化。成人文化是儿童文化的演进方向。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得到进步成长的同时又失去了纯真天性,在获得“哺育”的同时又受到了“污染”。成人文化经常对儿童文化进行引导和侵袭,尤其成人文化在教育、语言文字、媒体、制度、商业方面的侵袭,使儿童失去了真正的童年。只有让儿童自由的说、自由的行、自由的思,儿童才能更好的成长,人类才能拥有更为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师生冲突的内在根源,即师生冲突是源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的冲突,而作为掌握文化权力的教师应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注重冲突的协调和优化,促进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师生冲突的内在根源,即师生冲突是源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的冲突,而作为掌握文化权力的教师应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注重冲突的协调和优化,促进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男女都一样”和“女人味”是新中国诞生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历史节点上应运而生的时代语言,集中体现了这两个时期的性别文化特点。这两种文化价值导向上的分歧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冲突:既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家庭教育目标相矛盾,也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中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对女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潜伏于“无性别”的幼儿至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会明朗化,造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其成才进程出现徘徊、停滞甚至逆转。为促进女大学生成才,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中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两性视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课程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两种范式,即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整个20世纪,这两种范式此消彼长,在冲突与融合中共同促进了课程的发展。但长期以来,课程研究一直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强调实证与客观,导致了见“物”不见“人”的偏向,而课程的文化研究的兴起,是人们对课程的科学研究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进行反思与批判的结果,它强调定性的、理解的、现象学的方法,注重整体的和意义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加关注“人”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蒋峰 《广西教育》2014,(1):123-123
少儿水墨画教学是苏教版美术教材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文化和儿童的立场出发,汲取乡土文化“营养”,顺应儿童成长“天性”,打破传统水墨画教学的程式化,值得广大美术教师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文化变迁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两种并行不悖的文化变迁现象,即文化的冲突与趋同,它对各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在这背景中,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期间虽因冲突而带来一定的价值观危机,但必将有利于现代人文认知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8.
教师文化的变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代教师文化可分为隔离型与合作型两种文化形态。在社会转型期,教师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推动了教师文化的变革:从文化“自在”到文化“自为”;从隔离型文化到合作型文化。当代教师文化的变革为重建教师文化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支撑,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必定会发生自在的教师文化与自觉的教师文化的互动,即教师文化身份的冲突。当教师“感觉”到这种冲突存在时,教师文化身份转型会采取内在创造性转化的途径,也就是文化自觉模式。当两种“文化”缺少必要的和恰当的张力和冲突,即缺乏内在的驱动力而无法通过内在因素的创造性转化而完成转型时,教师文化身份转型就要以一种新的自觉文化因素从外部切人,才能同原有的自在文化层面构成张力和冲突,从而推动教师文化身份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席海燕 《文教资料》2014,(18):91-92
早期教育理论诞生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中,即诞生在崇拜儿童天性与内在自然的土壤之中,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它至今仍是教育的基本立场。随着人们对儿童发展理解的增进,早期教育理论经历了从自然主义(儿童的秩序与天性)——建构主义(个体化与社会化)——关系(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早期教育理论变迁的足迹是:在遵循孩子天性的基础上,邀请有责任的成人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尊重孩子内在秩序的同时,支架孩子探索"我-它"世界和"我-你"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