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是在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交流信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要严格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2.
师生没情绪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要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于课堂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是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调控课堂情绪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必须具备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深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有应对课堂突发状况,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教师只有保证自己在课堂中处于积极愉悦的情绪当中才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当中。纵观现在的课堂,由于教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进行的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体育课堂,这种在室外进行的课堂教学,可能面临的突发状况要比室内课堂要多得多,因此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能够有效地把握控制自己的课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体育课的成功进行就有了保障。所以体育教师要适当管理控制自己的课堂情绪,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情绪没有对错,但是情绪的表达方式却有好坏。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应该用什么方式和正确的行为来表达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并且要以身作则,要知道,父母的身教重于言传。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等他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请教专家吧!Q:孩子长大后,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相似文献   

5.
郭梦辰 《动漫界》2022,(8):59-60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能够相互感染和影响,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绪管理是指个人不仅要学会控制、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且要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调节、释放自己的情绪,成为自己情绪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6.
情绪在健美操教学中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进度、课堂纪律和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及时妥善的调控和引导学生的情绪,以保证健美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育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及其成长环境的日益优越,家长多半溺爱孩子,导致幼儿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对幼儿的情绪教育,使幼儿在成长中调节、控制和适当表达。本文主要以《妈妈的红沙发》为例进行教学分析,以更好地推动幼儿的情绪教育。  相似文献   

8.
郎彦 《儿童音乐》2013,(8):70-71,64
情商(EQ)是一个近年来提出的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心理活动的重要指标。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什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  相似文献   

9.
在练琴过程中,练琴者要克服畏惧心理,消除疲倦情绪,提高练琴兴趣.战胜自己,培养抗干扰的自制力,合理调节和适当控制自己的练琴情绪,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练琴欲望,更好地调动练琴者的内在潜力,提高练琴效率.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高曼于1997年将“情绪智商”这个概念引进智力教育,给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一次很大的冲击。现代社会要求孩子不仅要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即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具有高情商的人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够敏锐地觉察别人的情绪,具有同情心;能够与人愉快地合作,人际关系融洽。婴幼儿阶段是情绪培养的关键期,关系到以后智力、意识和整个人格的发展。这一时期,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智力活动和行为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影响。因此,关注孩子的情绪发展,培养孩子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  相似文献   

11.
张文武 《辅导员》2012,(Z2):117
中学生心理情绪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心理素质是其个体情绪内在活动的内因,而社会、家庭、学校是其情绪形成变化的外部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但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高中生已日渐成熟,即将走向社会和高等学校,许多问题要靠自己来处理,要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为未来奠定成功之基石。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如果不得到控制,常常会做出些憾事。如何不让他们主宰自己的心情呢?那就要学会适时适度调节自我。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作文情绪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特有的某种心境或激情状态;其二,是指学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某种情绪色彩,即情调。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控制好自己的写作情绪,掌握文章的定调艺术,这是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要指导学生控制好写作情绪,我认为应该采取内外部结合的办法去进行。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情绪的主人”,不能停留在背概念,记方法上,重要的是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4.
正你的孩子是否曾经因为遇到困难而大发脾气,或是由于紧张而不知所措?孩子由于情绪认知和自我控制还未发展完善,因此,当遇到问题时,无法准确地认知自己的情绪及表达自己的感受,最终只能通过"发脾气"等方式来宣泄。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学会认知情绪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情绪词汇,是使他们能有效管理情绪的第一步。你不妨从这些方面试试吧!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引导孩子学习情绪词汇。"要去游乐园玩了,你肯定很开心吧!""这里有些黑,你是不是有些害怕?""要在大家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情感和情绪对人脑的发育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情绪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不利于学习,更会影响身体健康.在学习活动中.情绪引起注意,而注意驱动学习.尤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容易冲动,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不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学校和班级中,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且,让学生掌握如何控制他们的情绪,并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自我调节,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心理教师,要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巫 《母婴世界》2010,(9):76-77
我们都知道不能打孩子,可是很多时候父母在盛怒之下往往管不好自己的巴掌,把怒气释放在宝宝的小屁股上。让我们看看小巫怎样看待打孩子这件事,也许家长们会从中学会——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武力去控制小孩。  相似文献   

17.
范丰梅 《家长》2012,(Z2):56-58
家长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家庭气氛才能轻松和谐。小王下班回家,发现儿子又在看电视,气就不打一处来:"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今天有两节自习课,作业在学校里就写完了。""做完作业就没事了?你就不会自己复习复习!""哦。"儿子极不情愿地走到书桌旁。"一点儿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平等对待自己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谈心做学生工作和家长及任课教师联系、沟通  相似文献   

19.
杨眉 《师道》2002,(2):50-50
以往人类对自身缺乏了解,只看到情绪造成的消极影响,因而把情绪当做自己的敌人。最极端的大约要算17世纪时的西哲斯宾诺莎,他视情绪为“人性的枷锁”(几百年后,英国小说家毛姆还以此为书名写下了他的名作之一),并提倡“控制”甚至“消灭”情绪。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情绪不可能被消灭和控制,只能调节。那么,究竟该怎样对待情绪呢?  相似文献   

20.
和家长谈2Q     
EQ(情商),指一个人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AQ(逆境商),指一个人承受挫折和战胜逆境的能力,即挫折承受力。IQ(智商)对成功固然重要,但决定成功的往往并不是IQ,而是EQ和AQ。EQ高的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既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善于控制他人的情绪,所以他们件往比较自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爱发脾气的孩子EQ不高,家长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转移注意力,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