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陕西中小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赵卫民 《体育科学》2002,22(3):32-3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陕西省20所小学、24所中学的254名中小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及制约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0%的学校每周安排1次体育课,近50%的学校每周安排1次课外体育活动,30%的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达不到1h,体育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数是无组织、无管理。建议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1、新的体育课程时间观要实现体育课程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仅靠每周2-3次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节、7-9年级每周3节、高中阶段每周2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进程决不仅仅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应当包括学生在校内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过程,包括学生节假日参加与社会企事业的体育联谊活动、家庭、社区等体育活动过程。视体育活动时间为体育课程的延伸,充足的时间资源是体育课程达标的保证,体育部门应以开放的眼光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的时间资源。  相似文献   

3.
试论体育教学如何与终身体育相接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终身体育内涵的理解是,学生将体育课中所学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主动并科学地用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实践,并将通过体育教学逐步形成的这种锻炼身体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一直延续至终身,以达到终身维护健康、娱乐身心的目的。不可否认,在体育教学如何与终身体育相接轨方面还没有形成能普遍推广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大多数人还主要着眼于如何在现代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上好”每周每教学班二至三节的体育课的层面上;学生不能自主并科学地运用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参加课余乃至…  相似文献   

4.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健身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美国著名学校体育教育家赛里斯指出,学校体育教学要更多地与健身目标相联系。然而,很多美国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对目前美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状况表示担忧。尽管美国全国中小学生97%以上都接受正规的学校体育教育,但从统计资料来看,每天却只有36%的中小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美国中小学每节体育课的学时平均不到35分钟。更详细的分析指出,在如此短的体育课中,只有27%的时间真正用于学生运动,而学生等待、轮流以及教师讲解的时间分别占22%,25%和26%。调查资料还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的身体活动水平,无论从时间上讲还是从强度上讲都严重不足。有40%以上的学生在课外处于不活动状态,有35%的学生自我报告每天没有一次身体活动时间持续10分钟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能自愿地从事有氧锻炼。运动生理学认为,按60%~70%最大吸氧量的强度,即中等强度到大强度之间,每天活动35分钟,才符合中小学生运动量的标准。也就是说,美国中小学生的身体运动量远远没有达到生理要求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体育课教案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复杂化倾向等问题,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曾经产生过多次激烈的讨论,研究与争论的结果还是没有定论,只是形成了以下共识,体育课的教案还要有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新教师必须写详案,借以熟悉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有利于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老教师可以写简案,侧重研究课堂教学的焦点、重点与难点,给体育课堂教学以生成与拓展的空间。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激发了体育教师改革传统体育教案的愿望,体育《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提高了体育教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渗透于体育课标理念的优秀案例形式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案例仍然不能摆脱形式主义和复杂化的影响。研究证明,形式主义教案的编写并不是体育教师所愿意的,它受制于诸多与教案相关的形式主义因素和体育教学的客观条件,笔者从分析体育教案编写的相关影响因素着手,思考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鼓励性评价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其中,体育教学是中心环节。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鼓励性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对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体育锻炼的效果和促使学生自我激励机制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终身体育思想的今天,我国学校体育仍受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或其它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体育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臧定 《体育教学》2003,(2):10-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指导思想、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变化,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标准下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特点?这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具有以下特征:一、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健康第一1.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健康价值体育课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学科,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理应成为体育教学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  相似文献   

9.
贯彻素质教育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教学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的切入口 ,任重道远。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手段 ,必须加以改革 ,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目前 ,多种教学模式已经产生 ,如“娱乐体育”、“快乐体育”、“主动性体育教学”等。上述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侧重点不同 ,所以过去以生理曲线指标评价体育课常教学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教学实际。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 ,我认为一堂体育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虽说农村学校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主要是领导不力,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能开设或不能开足体育课,已开设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外体育活动不开展或不正常,体育师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教育部今年将大力加强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要想有效地推动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实现使农村学校学生“人人享有体育”的目标,就必须在如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突破体育次要论,…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中教学评价的功能与要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评价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体育课评价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运用可行的教学手段,对体育教学过程各要素进行的成功与失败的价值判断。因此,研究体育课评价,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优化体育教学结构,提高体育教学综合效益,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课评价的功能 1 导向功能:即为教师和学生指明教与学、学与练、练与得的奋斗目标。 2激励功能:即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与失败的的原因。 3改进功能:通过及时评价获得教学效果和教育过程的信息,采取及时强化、调…  相似文献   

12.
一、体育教学拓展延伸的原则 (一)追求“体育性”是拓展与延伸的前提 这是体育教学的首要原则。毛振明教授指出:“体育教师要牢记体育课的学科性质,要使我们的每一堂都上得像体育课,要使体育课完成体育学科被赋予的任务和使命,不能让体育课走偏走样。”近来,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教师为了凸显体育教学的“新颖性”和所谓的“拓展与延伸”而丢弃课程的本来性质。  相似文献   

13.
对中学体育课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数学生从初中直到高中毕业,体育课每周两次,总的学时数加起来至少有七、八百个学时,但一路走下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体育盲”。这其中的原因颇多,其客观原因本文不做评说,单从主观原因,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体育知识的属性(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素质、体育课定位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提出选项上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方式,将新的中学体育教育观念贯穿于中学体育教学中。 一、重视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现时很多体育专家主张体育课不能只注意暂时的体育实践效果,还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为主。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项目竞技化、教学强调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部分中学存在教学“达标化”、毕业班体育课淡化误区。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目标需要。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应体现课程目标科学化、教学内容多样化、课内外一体化三项基本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构建并形成具有各类学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秦震 《体育博览》2011,(7X):74-74
<正>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传统的体育课已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颁布,为我们高中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体育教学大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我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室外体育课采取"半开放式"的形式;室内体育课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我们首先对我校高中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经过小学初中的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通过对田径、体操、球类各项目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在个别项目上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技能和浓厚  相似文献   

17.
浅析"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盛  欧英书  黄蓓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93-494,496
转变观念,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束缚了体育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条框式的教学模式之中,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造成学生目前出现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局而。现代体育教学是多元化的趋势方向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把教学的主体转向学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体育教学方法,而运用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是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谢学兵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2):66-67,71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不是原来的体育课加上原来的健康教育课而合并成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是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是实施、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思想的主要环节、重要途径。能否上好一节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如何在体育课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本文主要内容,本人通过第十四周公开课和参加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的尝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是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基本学习形式,体育课又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元”。如何上好体育课?备好课!备好课的基础又是要写好体育课的教案。我们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方面存在一些困惑。例如,他们不了解书写教学设计的意义,也不会书写教学设计,而这个问题是实现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了解教师上课意图的重要手段。当今教师注重教案格式的创新,有越来越繁杂的趋势(可能仅仅能称之为标新,而不是创新),却忽视了一个原理,即教案格式只不过是表现内容的形式。了解和掌握体育课教学设计的方法、技巧及教案编写的要求,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撰写教案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搞好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下再谈体育教学中道德品质教育的具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伟 《体育教学》2004,(2):18-19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所收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