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上表可见,卤化氢中沸点最低的是HCl,沸点最高的是HF;熔点最低的是HCl,熔点最高的是HI。沸点以HCl-HBr-HI-HF的次序升高,熔点以HCl-HBr-HF-HI的次序升高。下面,就以上数据,讨论两个问题:一、卤化氢的熔点和沸点变化的理论解释。影响卤化氢熔、沸点变化有两个因素是最主要的:一是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引力),二是氢键。在卤化氢熔、沸点表中可以看出:除HF以外,其他卤化氢熔、沸点都依HCl-HBr-HI的顺序升高,这是由于Cl、Br I的原子体积比F原子大,电负性比F小,它们的氢化物HCl、HBr、HI分子间都不能形成氢键,仅考虑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对熔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的"三点"指的是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代表了它们自身的某些热学特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熔点和凝固点的应用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在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研究发现,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  相似文献   

3.
氢卤酸有许多共性,但其中的氢氟酸却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性质,现将其有关的特性列举如下:一.HF的熔、沸点比HCl的高同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是,HF的熔点(-83.4℃)、沸点(19.5℃)比HCl的熔点(-114.7℃)、沸点(-84.2℃)反而要高.这是由于HF分子间形成氢键,使得分子间发生  相似文献   

4.
统编教材高中第二册p140页列出乙炔的熔、沸点(℃)数据分别是-80.8(加压)、-84.0。再查其他化学手册,如兰格氏化学手册第11版,乙炔的熔、沸点(℃)数据分别是-81.5~(891),-84.0~(760)。数据虽然有些出入,但还是表明了乙炔的沸点比其熔点低这一现象。 我们知道,一般物质的沸点比熔点高,而乙炔为什么反常?从所载数据上有“加压”,“891”、“760”等字样,我们可知,其所示意义,它跟一般物质熔、沸点所示意义并不完全一样。先看看沸点数据,有的手册上还标有“Sub.”即“升华”字样,说明在-80.4℃时,乙炔已由固态转变为气态,所以,所谓“-84.0℃”应该称为乙炔的“升华点”而不是“沸点”。上注脚的“760”,是指该温度(-80.4℃)时,己炔固态的蒸气压已达760mmHg,正好与大气压相等。故在1大气压即常压下,液态乙炔是不存在的。再看其熔点数据,其注脚上的“891”或“加压”字样,说明-81.5℃(或-80.8℃)时乙炔的蒸气压已达891mmHg(高于大气压)。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一般物质的沸点都比其熔点高,但高中化学课本中给出的“几种炔烃的物理性质”表中,乙炔的沸点(-84.0℃)却比其熔点(-80.8℃)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乙炔的沸点和熔点在物理意义上与一般物质不同。高中化学课本中给出的乙炔的沸点(-84.0℃),实际上并不是常压下乙炔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时的温度,而是乙炔在760 mmHg压力下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时的温度。因此,确切地讲,-84.0℃应是乙炔的升华点。至于乙炔的熔点(-80.8℃),也并非是指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化学,大多讨厌语言叙述题,往往见题就烦,动笔就乱。或语无论次,或前后矛盾。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三段论”的推理表达形式因为 M 都是 P(大前提),而 S 都是 M(小前提),所以 S 都是 P(结论)。反复进行口头的和笔头的推理练习。例如,类似下面的题,让学生练习,教师评讲,并作示范说明。1.为什么氯的熔点和沸点很低,而氯化钠的熔点和沸点很高?答:因为物质的熔、沸点是由物质本身的晶体构型决定的。一般来说,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大前提)。而氯化钠是属于离子晶体;氯是属于分子晶体(小前提),  相似文献   

7.
物质熔沸点因其影响因素多,知识跨度大,再加上一些特例的干扰,学生常会感到难以搞清,笔者认为,对于物质熔点、沸点的比较,一方面要通过归纳,找出规律,另一方面还应关注一些特例,以求知识的全面掌握.  相似文献   

8.
一、考查物质的宏观组成 1、考查物质的成分 (1)考查物质所属类型。纯净物的组成唯一,熔沸点一定,而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含量不同,无固定的熔沸点。据此可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相似文献   

9.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晶体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温度分别称为“熔点”和“沸点”.如冰的熔点是0℃,  相似文献   

10.
奇怪的沸点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85页,有一个快烃的物理性质表,在表中有一组数据令人感到奇怪;乙炔的熔点是-80.8℃(加压),而沸点却是-84.0℃,它的沸点怎么会比熔点还低呢?原来,乙炔的沸点是1大气压下测得的乙炔的升华点.这时乙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因此教材上乙炔的沸点值说法不准确.既然在1大气压下乙炔可以在-84.0℃时升华,那么在1大气压下乙炔就不会有熔点.要想得到液态的乙炔,必须采取加压的办法,当加压到1.2个大气压时,将固态乙炔升温至-80.8℃时,乙炔固体就会转变为液体.显然,乙炔的熔点沸点井不和大多数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一、温度计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例1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测沸水的温度时应选用_______(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相似文献   

12.
江锡钧 《新高考》2007,(12):29-30
物质熔、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和化学键。化学键又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因此,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主要依靠比较质点间作用力的大小。一、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的一般规律1.状态法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比较它们的状态,即固体>液体>气体。如:碘(固体)>液溴(液体)>氯气(气体)。2.晶体类型法不同类型晶体质点间作用力各不相同。分子晶体质点间作用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所以一般情况下熔、沸点都比较低。离…  相似文献   

13.
柴勇 《新高考》2009,(12):23-25
解析 根据合金的概念可知,合金是熔合而成,则熔合时温度须达到两种金属中熔点最高的金属的熔点,但又不能超过任一组分的沸点。  相似文献   

14.
晶体的类型直接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延展性、水溶性等.而晶体的类型本质上又是由构成晶体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决定的.比较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可先判断物质的晶体类型, 然后再根据同类晶体中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大小来比较.  相似文献   

15.
物态变化     
穴一雪热点解读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时吸收热量;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时放出热量。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化穴凝固雪时吸热穴放热雪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穴凝固雪时吸热穴放热雪温度不断升高穴降低雪。2.汽化是液体吸热转化成气体的物态变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热才能发生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资料中,常看到这样一道试题:“在HF、HCl、HBr、HI中,熔沸点最高的是____。”给出的答案多为HF(或HI)。本人认为,除了命题的毛病外,其答案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这四种卤化氢所形成的晶体中,熔点最高的并不是HF(熔点190.0K)而是HI(熔点222.2K)。HF虽因分子间氢键的存在,熔点比HCl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8,(7):12-12
药品名称:旅行。物理性质:五光十色,味道微甜,若以好的心情相溶,滋味甜蜜无比。形状不固定。熔点小。沸点高。  相似文献   

18.
高中化学里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混和金属与某些物质反应,计算有关量.对相同价态的金属混和物来说,这样的题型比较简单,而对于不同价态的金属,如果采用变换金属的价态的方法来计算,则会显得同样地简捷.例1、有金属混和物50g与Cl_2反应,共消耗Cl_271g,则混和物的可能组成为A:Na和Al B:Fe和Mg C:Ca和Cu D:K和Zn解:假设该金属混和物均为二价,平均分子量为(?)  相似文献   

19.
熔沸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也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块,同时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近几年高考题中均有涉及。现举几例总结归纳熔沸点的解题规律。一、通过熔沸点图象判断物质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谈论到烃类的物理性质的通性时,对烃类的熔点沸点的递变规律作出了说明,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为有机物种类繁多,教师一般不会教学生刻意地去记每一种烃的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