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作为妲负本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执行机构,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必须明确信息网络中心的功能定位,才能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教育信息化事业。本文试图从网络中心的硬件建设、网站建设、服务建设、业务职贡、理论研究等方面对信息网络中心的功能定位进行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校     
中国农大网络中心调整部门设置适应信息化建设需求 为适应新时期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网络中心近期对业务部门进行了调整,以"校园网管理运行"和"信息与资源建设服务"为主线,同时加强用户服务,明确业务分工,提高对网络与信息建设、管理与运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育动态     
《青海教育》2012,(Z1):24-26
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青海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提高我省普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制定了《青海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就全省各级网络中心建设,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甘肃教育网络中心成立于2000年4月3日,起初是经过国家挂靠在兰州大学下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甘肃省网络中心”,经过两年多不懈的努力,在甘肃省已搭建起了“天地合一”的甘肃省教育信息化的传输平台,成为甘肃省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杨震 《湖北教育》2003,(8):48-48
2003年元月,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市州教育网络中心负责人会议,会议以加强资源建设和网络建设,促进资源应用与网络应用,构建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我省教育信息化综合效益为主题和内容,省教育厅厅长助理场震及部分相关处室负责人就教育信息化工作发表了讲话。根据录音,现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技术》2006,(2):11-11
2006年1月16日,广东高校网络中心主任工作会议暨网络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东莞召开。会议总结了广东高校2005年的信息化工作并部署2006年的工作。省教育厅刘育民副厅长对2005年全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各校代表对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还对“十一五”高校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提高我省普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制定了《青海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就全省各级网络中心建设,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8个城区中面积最大、中小学数量最多的行政区。目前有150所小学、63所中学,共计300多个校址,超过12万在校学生及1万多名一线教师。截止目前,全区已建设校园网287个,教育城域网接入275个。2007年,朝阳教育城域网投入试运行。朝阳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开始着力进行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工作,已经建设完成包括全区教育安防监控系统、中高考网上巡查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以及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管理平台在内的一批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9.
田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51-252
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和发展以电脑、网络等智能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能力,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建设的六大任务是信息化网络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产业建设,信息化政策制定。我校建校初期是一所电视大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原电教中心和网络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进一步理顺和提升了信息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学:私有云整合校园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内容为王的云服务 兰州大学已经迈出了实践“云”的步伐。 “为什么要规划云?主要考虑到几方面的需求。”兰州大学网络中心年轻的副主任李仲贤介绍说。  相似文献   

11.
涂庆华认为数字校园建设应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当前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意识与机制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管理角度而言,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理念及信息化素养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与机制还不完善,国内高校信息化水平目前参差不齐,目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地区每个高校都有实体化的信息办来具体负责牵头协调学校信息化建设,而国内大多数学校都是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甚至是网络中心来协调信息化建设,一个直属服务单位协调能力有限、视野也有限,无法协调学校整体的信息化规划以及业务系统的重构与互通;同时,高校信息化标准仍然不清晰,没有统一的考核评比机制,信息化在高校中仍然处于可有可无地位而不是不可或缺地位,也造成了信息化不能持续投入.上述问题无法解决,将始终成为信息化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暨省高教学会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07年1月23日在中山召开。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省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房雨林等领导及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省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主管信息化的校领导和各高校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网络中心机房是校园网络的核心枢纽,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欲建设一个标准规范、安全稳定、环保节能、先进实用的网络中心机房,是一个充满探索性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网络中一心机房工程建设实践,对网络中心机房的选址、布局、供电、布线、空调、防雷防静电、安防、管理、建设档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61-64
正云存储共享平台不只是网盘,它具有网盘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数据共建共享平台;云存储共享平台就是"网盘+数据共享+数据社交+同时支持挂载/同步"。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兰州大学校园网已经全面实现万兆核心、千兆楼宇、百兆桌面的校园网络环境,并且在核心区域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高速的网络环境为学校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加强资源建设:资源是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下文称云存储共享平台)是信息化服务的基础平台。云存储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5.
高校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维上,如今面临着更多的网络应用系统的部署,继续增大业务系统的投入是各高校面临的巨大问题.通过引入Vmware虚拟化技术整合各种应用系统,提高服务器的整体利用率、简化管理与维护,并提高系统数据安全可靠性.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增强信息化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广西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公布称:2013年中央财政给予广西信息化建设的专项经费达到4500万元,广西财政配套预算投入8300万元,共预计投入1.28亿元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今年,广西将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加强优质资源开发应用,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库,逐步实现自治区级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兰州大学校园网已经全面实现万兆核心、千兆楼宇、百兆桌面的校园网络环境,并且在核心区域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高速的网络环境为学校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加强资源建设:资源是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下文称云存储共享平台)是信息化服务的基础平台.云存储共享平台既能够面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还能够与其他应用集成,面向应用提供后台存储与资源访问服务,满足应用平台、个人存储、共享存储需求,在实现数据存储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长期资源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管理机制不明、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滞后、信息化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强大的保障因素等,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是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策略。根据现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本文总结了现阶段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及从信息化的保障机制、经费投入、网络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建设及信息化应用评估五个方面论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因素。  相似文献   

19.
WEO 《现代教学》2002,(3):26-28
早在三年前,基础教育界的课程表里就取消了原来的计算机课,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科技”这一全新的名称,同时投入大量经费在不少学校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局域网。两年前上海又提出了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于是在多数高校中都有了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负责规划管理本校信息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接着众多IT厂商闻风而动,纷纷  相似文献   

20.
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是指高校内部信息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的划分.传统以网络中心或单一部门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容易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缺少有效的决策权,难以组建一支健全的信息化管理队伍,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文章采用了矩阵组织结构,并引入CIO体制,建构了基于矩阵组织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模型.基于矩阵组织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模型的特点在于:引入CIO统一协调高校内外部资源,实现了有效的决策与控制;使业务团队和技术团队相互协作,实现了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采用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相结合,提高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