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长生殿·例言》曰:“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洪昇对此种说法亦表示“世以为知言”。同为“至情”主题的两大明清昆腔传奇戏曲,《牡丹亭》与《长生殿》亦见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闹热”一词进行阐发,从情节结构、主题意蕴和排场布局三方面刍议“闹热《牡丹亭》”一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明汉人对《离骚》的创作年代,均有作于怀王和顷襄王时期的自相矛盾之说,并无“均在怀王之世,决无作于顷襄王时期”的“宏观”定论;《离骚》所透露的诗人年岁及“椒、兰”喻指,应在诗人将及“老”年且子兰当政时期,而不能在子兰尚未当政的屈原早年“初疏”时期;以诗中浪漫想象所显示的诗人所在地点及诗中出现的“南楚”、“湘潭”一带土语,证明诗人创作《离骚》时不在汉北或郢中,而是在“南楚”沅湘之间;并引秦汉之际律法证明,屈原时代,实行的是有爵者以“年五十六”为“老”的“告老”退休制度,由此推测诗人之作《离骚》大抵在将临五十六岁老年,且齐相韩夤尚未受命赴楚为相的子兰当政时期,即顷襄王八九年间。  相似文献   

3.
小易 《阅读》2010,(5):20-21
亲爱的同学,我们将在“语林漫步”栏目向你介绍《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论语》等一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读物,希望你能喜欢。  相似文献   

4.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雪国》称谓语的汉译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理论上,通过在《雪国》中出现的人们使用的称谓语的变化,尝试补充《雪国》称谓语的汉译研究。希望对今后《雪国》的汉译研究以及日语称谓语误用的减少作出帮助。  相似文献   

5.
《诗经》有三篇《扬之水》,分别属于《王风》、《郑风》和《唐风》。上博简《诗论》提到的《汤(扬)之水》究属何篇,是一个比较费解的问题。从诗旨上看,简文所指者当属《郑风》。由诸篇《扬之水》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较为深入地认识《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兴”与“比”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六经”之一,熊十力对《诗经》进行新的诠释,走的是一条“经学泛哲学化”的理路,把“四科”之中的“义理之科”作为“六经”之宗,没有“义理之科”的贞定,“经济之科”“考据之科”“文学之科”乃茫荡无根据。他明确指出《诗经》一定有《诗传》,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传》的总纲领。同时认为,《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出自“农家”学派之手。《诗经》中有大量表现“怨”的诗,当作孟子的论断“《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原因。熊十力对《诗经》中《二南》诗高度重视,之所以读《关雎》得出“思无邪”的评价,缘见得人生本来清净、真实,不须作更多的猜想。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兴的原因,即“即事多所欣”。在日常生活里,自有一种欣悦、和适、勤勉、温柔、敦厚、庄敬、日强等等的意趣,用不着起什么恐怖,也不须幻想什么天国,并要求我们通过解读《二南》,识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步走上人生的坦途,向前努力,而不至于面墙了,表达了熊十力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7.
《卜居》当为屈原所著,在《惜诵》、《离骚》之后,其结尾充分发泄难以压抑的愤懑,非“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的来历者是写不出来的。《渔父》最后一句的同情既在渔父而不在屈原,说明其作者应是楚国避世之士而非屈原,且通篇难以见到屈原的创作个性和富于感情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雪国》、《千羽鹤》在人物设置、叙述视点上,属于同一模式。它的作用是有利于抒写“心灵的感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并能使结构安排自由灵活。  相似文献   

9.
《史记》乃“无韵之《离骚》”的文本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本角度看,《史记》和《离骚》在基本精神和表现手法上有着深层联系,诗性精神是《史记》的内在精神,发愤抒情、上下求索、悲剧自我和寓意寄托,是《史记》、《离骚》共有之特点。《史记》和《离骚》犹如姿容殊异而气脉相通的两座奇峰,“无韵之《离骚》”,洵为关于《史记》文学成就与诗性特质的最恰当、最确切、最中肯、最绝妙的历史定评和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10.
陈静 《职大学报》2014,(6):28-32
《文子》是道家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对《老子》思想有着继承和发展。“道”这个概念在《文子》和《老子》中都极为重要,对二书中的此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我们探求《文子》的思想内容和其与《老子》的关系,以及其在道家发展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一书文约意丰,晦涩难解.从道之有无与器之有无两个层面对老子"有无相生"的现念作出分析.指出应该从时间与空间、道与器的双重角度来理解老子这一思想,或许可以更切近老子玄奥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从老舍的《月牙儿》的主题指向和文本中明显流露出的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情节安排来看,《月牙儿》既体现了作家初恋情结对文本创作的影响,也体现了作家一贯坚持的关注底层市民生活的创作原则,而这两者即作家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恰恰是构成这篇小说的创作内因.  相似文献   

13.
自先秦以来,有关《老子》的注疏解说多达数百种。《河上公章句》是其中成书较早、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家。对《河上公章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成书时代、思想内容、传世版本及历史地位等方面。河上公其人其书的时代和真伪问题,一直是学术史上的一个难题。《河上公章句》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河上公章句》在思想史、道教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对养生研究、《老子》版本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杜甫评价庾信作品时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后又屡屡用"老成"评价他人的文学作品。"老成"体现出杜甫的文学审美观念,也是杜甫作品努力追求并达成的艺术高点。溯源"老成"一词词义,结合历代文学批评家对"老成"的理解,分析杜甫后期作品,发现"老成"一词既有"穷而后工"之意,也有"宏博渊雅"之内涵。  相似文献   

15.
刘幸  王夏凯 《职大学报》2013,(4):44-47,68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是如何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6.
郭店楚简《老子》有不少内容能够与帛书甲、乙本和今本相对应,但是在结构和某些重要的思想内容上与帛书甲、乙本及今本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它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古的《老子》版本。它的出土,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子》,特别是校勘多种传本《老子》的文字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的玄学,由老子"自然"思想产生并发展而来。此时的玄学家将老子"自然"的最初本意内化,形成自身的主观精神;同时也将其外化,在这一审美思想的统摄下,玄学"贵无"派和"崇有"派的大量山水诗歌达到了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老子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智慧.它不但是历史的,也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老子之“道”的自然性启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老子将天、地、人统为一体的思想启示人们关注生态平衡,老子的“无为而不为”之术提升了传统的领导艺术,老子的相反相成之道为现代的经营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子之“道”的阴性特征和雌守观念更对传统的“尊阳卑阴”价值观具有纠偏作用,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和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和谐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老子>文本里,老子对和谐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这体现在老子对万物的生成发展、人生的修身立命、社会的安定公正以及失去和争取"和谐"等问题的思考上,尤其是在"道法自然"思想里,这一精神蕴涵最为深刻.和谐是老子哲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老子养生观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老子的遵"道"顺律的生命观入手,分析他"形神合一"、"清心寡欲"、"守中"、"虚静"——身心健康的指导思想,挖掘老子的身心健康思想,旨在对人们实现"健康第一"的愿望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