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浅析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是一个综合性控制过程,从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及施工工序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对309国道潍坊段养护工程中采用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践得出了稀浆封层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施工等方面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某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原路面旧沥青混合料材料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介绍碎石沥青混凝土(简称SMA)混合料性能及材料组成、设计施工方法,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厦门市仙岳路西段高架桥地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类型和处治方法、玻璃纤维格栅的应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类型的选用及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程实践证明,上述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能有效地减少反射裂缝产生,提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张羽 《华章》2011,(18)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合料离析现象,本文就其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从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了沥青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浩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7(4):100-101,128
本文通过对二灰碎石基层路面裂缝的调查,试验分析了二灰碎石混合料的设计、施工工艺,就其强度、收缩性等提出对二灰碎石配合比的设计、施工思路,以减少裂缝数量,保证路面性能。  相似文献   

8.
原材料质量控制分为进场质量检测和原材贮存质量管理两部分。沥青、集料、填料作为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是影响混合料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才能实现原材料到优质沥青混合料的良好转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高速公路路面下面层中的应用,通过对旧路面回收材料的性能评价和再生混合料矿料组成设计,研究再生混合料中用水量、乳化沥青含量和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的混合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中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乳化沥青含量的增加,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泥掺量控制在1.5%时,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具有最佳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也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常用的计算方法,如试算法和图解法,存在计算工作量大,重复次数多等缺点。将两种学生常用绘图软件Auto-CAD与办公软件Excel相结合,以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为例,提出一种新的确定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方法。此方法用软件绘图摒除了手工绘图的效率低、绘图时间长、曲线描绘不精确等缺点,Auto-CAD与Excel相结合,可以不用编写程序,既避免不会编程带来的工作停滞,又可以高效精确地确定出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1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拌和、摊铺、碾压和养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施工困难,顶管技术作为一种下管道施工手段在我国发展迅速,其中,泥水平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简要介绍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的监理过程,重点说明了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顶管硕进的速度控制、纠偏控制以及通过对土压控制设定值的审核、触变泥浆配置与注浆操作的检查来进行地面沉降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以三组份环氧树脂的使用为例,介绍了定量混料器控制系统.研究针对不同的工作状态,执行相应的动作控制,实现定量混料器系统从第一种液体加入到混合完成输出的这样一个周期控制工作的程序实现.本设计以定量混料器控制系统为中心,包括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组成、软件的设计、设计流程、设计要求、梯形图设计等,采用三菱公司的FX2N48MR型PLC去实现,实践证明有用而高效.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控制是大型深基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结合某周边不规则的深基坑工程,从基坑周边既有工程环境、施工场地条件、基坑地质和含水层特征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对基坑场地内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分别提出控制设计思路,给出排水管路、深井降水网布置设计方法,以及降水井结构设计图,最后评价地下水控制对深基坑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类似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控制是大型深基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结合某周边不规则的深基坑工程,从基坑周边既有工程环境、施工场地条件、基坑地质和含水层特征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对基坑场地内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分别提出控制设计思路,给出排水管路、深井降水网布置设计方法,以及降水井结构设计图,最后评价地下水控制对深基坑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类似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安哥拉罗安达铁路大修工程的实例,介绍机组流水法预制1067mm轨距有挡肩P.C轨枕的生产线设计与规模、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首次解决预应力钢绞线轨枕的预制生产的技术难题,为同类轨枕的预制生产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安哥拉罗安达铁路大修工程的实例,介绍机组流水法预制1067mm轨距有挡肩P.C轨枕的生产线设计与规模、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首次解决预应力钢绞线轨枕的预制生产的技术难题,为同类轨枕的预制生产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沥青混合料试验过程即建立试验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施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是设计初期对整个系统的结构、设计策略及总体设计过程的分析和确定 ,然后沿着该设计思路一步步具体实现。本文依据沥青混合料试验过程 ,提出了适合本试验的微机管理系统设计思想 ,开发了沥青混合试验微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通过荆宜高速公路项目的工程实践,介绍了改性稀浆封层的定义与特性、用途与优点、混合料配比与原材料选择、施工基本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及其它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密断级配抗滑层沥青混合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主骨架空隙填充法进行密断级配抗滑层(DGGF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根据这一方法所设计的DGGFC沥青混合料属于骨架密实结构,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表面功能,施工不离析,密实不透水,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好,表面均匀,具有较大的构造深度,很好地改善了表面抗滑层混合料表面构造和密实耐久性之间的矛盾.实际应用表明,DGGFC沥青混合料几乎达到SMA的使用效果,而其造价比SMA低,可作为高速公路和高等级沥青路面表面磨耗层.开展DGGFC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于降低工程造价、改善表面抗滑性能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