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召开家长座谈会是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发展情况,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交流,统一家长和学校的认识,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目的。家长座谈会发挥出最大功效,表现为孩子接受教育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家长的教育艺术和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家长座谈会本应是使学生、家长、教师都有所得,而现实中呈现出的却是家长不愿参加,孩子怕召开家长座谈会,老师为召开家长座谈会煞费苦心、收效不佳的境况,为何如此呢?一、家长座谈会召开中的问题⒈“两长”使家长产生厌烦情绪。一为…  相似文献   

2.
我们幼儿园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都要举办家长讲座、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每个月还给家长发放家教宣传材料,定期或随机填写家园联系卡,还尽可能地利用与家长接触的机会与家长交流。   通过以上这些工作,家长们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我们一些必要的配合,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引起重视的家长不是很多。有不少家长仍抱着“教育孩子是你们幼儿园的事,我们家长管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的观念,在家对孩子仍旧宠爱,放任。往往也就是这一部分家长,对幼儿园举办的家长活动不是那么热衷,即使来了也从不发表意见,有的根本就不把活…  相似文献   

3.
家长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主体。学校在推进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指导者应尊重家长,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创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家长根据家庭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实际,创建出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家庭。  相似文献   

4.
我园的文明家长评选工作自八七年至今已有十三年了,十三年来,共有一千三百多位家长荣登文明家长光荣榜。通过开展文明家长评选活动,大大提高了家长的素质教育水平,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①制定评选标准为使全体家长明确努力方向,学年初我们都要召开家长委员会,讨论修订文明家长的评选标准,把标准发给家长每人一份,并刊登在家园共育专栏中,让家长们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和自身素质。②确定人选学期末,各班召开家长会,请家长按照标准与自荐材料,与每班三位教师,本着优中选优的原…  相似文献   

5.
唐玉娟 《山东教育》2005,(27):39-39
我们常见的《家长简报》,一般都是把一些摘录的经验文章介绍给家长,虽然这种方式为家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却减少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与家长共同办简报,不仅调动了家长的参与,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知道应配合做好哪些工作;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为家长排忧解难,做到家园的同步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家长参与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家长参与的政策条件,即家长参与的制度框架,以及家长参与的实际状况,并把家长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张帆 《山东教育》2004,(23):21-22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精心培育和幼儿教师的辛勤工作,家园共育的理念与实践证明,家长和老师只有经常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才能综合发挥教育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老师才是幼儿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于2003年9月随机调查了上海市普陀区2所幼儿园的30位家长(其中小班家长14人,中班家长5人,大班家长11人),除了利用家长接孩子回家的时间请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包括6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以外,还和一些家长进行了交谈。  相似文献   

8.
缪舜 《教学与管理》2002,(11):39-39
召开家长座谈会是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发展情况,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交流,统一家长和学校的认识,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目的。家长座谈会发挥出最大功效,表现为孩子接受教育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家长的教育艺术和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家长座谈会本应是使学生、家长、教师都有所得,而现实中呈现出的却是家长不愿参加,孩子怕召开家长座谈会,老师为召开家长座谈会煞费苦心、收效不佳的境况,为何如此呢?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与部分幼儿教师、家长就“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进行了访谈。下面是部分访谈记录:教师A:“沟通问题重在老师,重在老师的观念。家长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家长比较主动,但不多;另一种是家长本身很内向、很忙的。因此,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尤为重要。”“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一般没时间进行长谈,因此下午家长接幼儿离园时,教师让家长等半小时后进行长谈,或是电话家访,或教师与家长约好时间交流。”“家长比较欢迎面谈和电话谈两种方式。”教师B:“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比较难做,教师本身教育技能和与人交往的方…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育中,家长参与的必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许多学校创造了多种多样让家长参与的方式,如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等。然而,有些家长不管学校创造怎么样的参与方式,不管教师做了多少工作,他们就是不参与。不参加家长会,躲避老师家访,对学校的要求漠然处之,这些家长,我们可称之为难以接近的家长。许多教师对这些难以接近的家长感到头疼,有的甚至失去了做这些家长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干脆把精力集中在乐于参与的家长身上,这样做,势必影响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使这些难于接近的家长与教师的关系越来越远,这一切,又…  相似文献   

11.
赵锦秀 《德育信息》2002,(10):63-64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形式,家长对孩子人生的影响最深刻。这是现代教育观念不可或缺的思想。由于家长与子女的天然亲缘关系,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有着很深很广的影响力。家长是蕴藏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从教师和家长的数量比上看,我国有近3亿学生,有900多万名教师,却有2亿多个家庭和4亿多位家长。从家长化层次上看,近几年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家长急剧增加,市区小学达到50%。解放家长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在美国,有“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等类型的组织负责协调,不少学校还建立了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并在每年的《家长——学生手册》中都有一张供家长和教师签约的伙伴学习协议,内容有家长讲课,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课堂学习、一道体验生活等。在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正处于发展阶段,也积累了许多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朱涤瑕 《山东教育》2005,(27):38-38
家长会是幼儿园开展家园互动的重要方式。一次成功的家长会,能有效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每个参与者都能获得足够的信息量。在这其中,家长的参与率与互动质量是重要因素,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家长(尤其是孩子父母)的工作大多很繁忙,一些寄宿制幼儿园的家长居住较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美国:规范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NationalnIA)的成立宗旨是,推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为了鼓励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从全国性的家长教师协会到地方各级家长教师协会都发起了一系列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设置家长参与的项  相似文献   

15.
家园共育是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来自不同行业,阅历、专长各不相同,如何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我们做了一些尝试:1.根据家长不同的职业,请家长当“客座教师”。我们班的家长分别来自银行、派出所、汽车销售公司、水  相似文献   

16.
家长工作中教师时常会由于没把握好与家长谈话的技巧,不注意谈话方式,造成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尴尬局面。那么,应如何把握与家长谈话的技巧,提高家长工作的效益呢?一、分析谈话对象特点,做到因人施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到脾气性格、文化素养、工作环境各个相同的家长,他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也不同,如果教师总是套用"标准化""通用化"的谈话方式,工作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和家长谈话,特别是在家访中,应首先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家长,根据家长的年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选择适当的谈话方式。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  相似文献   

17.
张佳  赵敏 《学前教育》2004,(11):26-26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家园工作中,家长是否合作取决于教师是否了解他们的心意,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要求。当教师在了解家长心理的基础上合理满足家长的需求时,家长的热情就会越高,态度也会越积极。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为诚实鼓掌     
华凯 《教育文汇》2004,(6):49-49
学校搞了个“家长日”,让家长进入校园,看自己的孩子上课。这是一件新鲜事,家长日这天,校园里的家长几乎和学生一样多。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家长委员会,是指由幼儿园组织的一种家、园联系协作的咨询机构,也可以说是幼儿园的一个小单位,其委员是从幼儿园中各类层次的家长中推选出来的,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作用于幼儿园,同时也作用于每一位家长,成为家园实现同步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可从中了解家长的意见和需求,家长则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及时反映问题和建议,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下面,就我园的家长委员会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一、家长委员会成员的选择,是开展好此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幼儿园工作是全方位的,在家委会成员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与家长交往中的“八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忌贪。贪吃,贪拿,贪玩,不仅有悖于师德规范,失掉教师的人格、尊严,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忌贪,是家长认可班主任的重要标准之一。二忌势利眼。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如实地反映孩子的情况,忌阿谀奉承,忌冷语冰人。三忌不顾原则地迁就家长。对待少数要求不合情理的家长,不必正面回答他,要如实地向他介绍班级工作情况。四忌让犯错误的学生“回去喊家长到学校来”。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害怕家长知道,所以干脆不上学,在外游玩,后果不堪设想。较好的方法是电话通知家长到校,或把“喊家长来”变为“访家长去”。五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