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淄博师专学报》2007,(4):F0003-F0003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是二园不断追求的教育目标。 在二园,每一个孩子是快乐的。快乐的基石,来源于“爱”的主旋律。以“爱”为主的情感教育是幼儿、教师、家长和谐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更新了教育观念,学会了诸如:“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有些家长便认为只要孩子快乐,不管孩子做什么,做法是否得当,只要他觉得高兴就任由他去做,甚至鼓励他去做就是赏识教育。不料,这些所谓的“赏识”,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3.
现在"孩子学得辛苦,家长、老师教得痛苦"的现象较为普遍,家长和老师都在想,快乐的教育难道真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让孩子学得轻松,让家长、老师教得愉悦,难道真的是遥不可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介绍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却很好地回答了在平时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在竞争中人人都渴望被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孩子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及肯定。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赏识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让赏识成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纽带,从而使学校教育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小学普遍开展的快乐教育、亲情教育、赏识教育已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所关注,但对于挫折教育的关注显得相对不足。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教育不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也不是单纯让孩子吃点苦。  相似文献   

6.
蒋平 《家长》2013,(5):1-1
参加一次家长会,面对"如何教育孩子",家长们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对这个"快乐童年"的定义,很多人更是充分发挥无边想象,描绘了种种美好蓝图。我综合了这些观点,发现其中包含了六个字:爱好、尊重、自由。我问一名家长:"当孩子结束了幼儿园生活,上小学、中学了,你还会让他们继续快乐吗?"家长说:"那时当然要严格要求了,比如,电脑游戏不会  相似文献   

7.
童年,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个快乐、多彩的童年,往往能形成日后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一个压抑、苦闷的童年,则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忧郁、沉闷,甚至冷酷无情。因此,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十分有意义的。童年有多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度过的,因此,教师如何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呢?我认为,快乐教育是最重要的。快乐教育就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孩子获得了愉悦和发展。孩子快乐的学习,教师快乐的工作,孩子在与教师共同学…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小学生遭受"教育冷暴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分析了出现"教育冷暴力"的原因,并分别从中小学生、教师、学校、家庭、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等多方面提出了防范"教育冷暴力"的方法和对策,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的教育提供决策参考,使孩子能真正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9.
学会享受教育的快乐是教师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如果连教师都不快乐、不幸福,那学生哪还能有快乐的体验呢?因此,教师要学会享受,让快乐伴随自己的每一天。享受工作的快乐。教师要学会在思辨与行走中享受工作的快乐。当教师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时,应扪心自问:我快乐吗?当下了课,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也要问自己:我幸福吗?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们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与学生们心灵沟通、思维碰撞,迸发出精彩的知识火花。有快乐,方有热爱,有热爱,才能激发人的活力与才智。无论遭遇多少坎坷,无论世  相似文献   

10.
电视台组织“孩子教育大家谈”市民论坛。主持人说,大家可以先谈谈自己的困惑。于是,学生、家长、教师,困惑纷呈。美国人戴博先生是特邀嘉宾,他说,我的两个孩子还小,我现在没有困惑,只有快乐,因为我爱他们。 我想,戴博先生的只有快乐没有困惑,并不是说孩子小困惑还没有到来,也不是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掌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我班开设了《快乐家园》家长专栏,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快乐家园》包括了“课程单元说明”、“一周教学计划”、“育儿知识”、“孩子学会了”、“感谢与分享”、“请您帮助”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充分发挥其实效,使我班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课程单元说明”是让家长了解孩子每月学习的主题内容和对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家长在了解其主题实质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丰富…  相似文献   

12.
快乐的教育是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享受教育的快乐。要实现教育的快乐,在学生、教师、课堂、学校层面都必须要有快乐的教育。一、学生层面:快乐的教育是面向心灵的教育人的快乐和幸福是心灵愉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人们的快乐需求和快乐发展,并教会人们如何享受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让教师快乐地工作.还教育永远的快乐”应该成为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4.
转眼间, "孩子王"已经当了二十年.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风风雨雨中,我感受着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幸福、懊恼、沮丧……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不悦时,我们是否想到:我们的教育是否偏离了孩子的内心轨道?是否使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到了快乐?  相似文献   

15.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会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什么样的教育能让这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呢7那就是教育专家们一再提出的赏识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动力,使之在成功的道路上获得加速度。  相似文献   

16.
快乐教育     
《教育》2009,(5):60-60
孩提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钱玉编著的《快乐教育》旨在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教育不仅仅是严格、严厉的,只要手段和方法得当,教育也可以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17.
"快乐教育"就是要用愉快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去激活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享受,得到满足,并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教师要坚持"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幼儿都感到快乐,都心情愉悦地接受教育,都积极自主地全面发展",精心打造"乐园式"特色学校。用"美"构建校园环境,用"爱"贯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用"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情感,用"活"深化课程改革;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生活、游戏,在快乐中发展、进步、成长;让幼儿享受快乐的教育,让教师体验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观点一:要让孩子快乐,就要给孩子心灵松绑。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事事包办,样样满足,孩子应该感到快乐幸福,其实并非如此。过多的限制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使孩子处在沮丧、焦虑、害怕受惩罚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观点二:让孩子快乐,就应给他“放权”。快乐和一个人的自信分不开,而自信取决于成人给予孩子的权利和孩子由此感受到的自身能力。让孩子在“我自己能够决定”和“我自己能够做到”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观点三:适度满足的孩子最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是以“感受缺失…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各种家教理论,比如“欣赏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些理论有合适的一面。但无论多么先进,必须和孩子受教育的现实结合。现在家长看书、听讲座、读理论,很少从孩子实际的出发找寻切实可行的办法。我强调的是,快乐成长与勤奋学习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20.
刘松婷 《成才之路》2010,(16):22-23
很意外发现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经典书籍,决定将它慢慢品味。这本书少了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生涩。多了那份亲切与共鸣。我深深地被斯宾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为他奇妙的开创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为一百多年前他那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惊讶。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师益友,时刻帮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质上以最好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