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可分为七个大类,分别为体育新闻类节目、体育直播类节目、体育谈话类节目、体育杂志类节目、体育娱乐类节目、体育评论类节目、体育健身类节目,但这七类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相同。而一种体育节目的兴起与另一种体育节目的衰落,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或解释电视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能够反映传播有效性的一个直接指标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一般指  相似文献   

2.
马雅虹  王昊 《新闻窗》2011,(6):39-40
体育类电视节目是指通过电视播出体育比赛的实况画面、报道与体育有关的新闻评论、展现体育内涵的传播活动。对于电视观众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在体育比赛传播和体育新闻类栏目等方面,例如中央电视台CCTV5的《直播周末》、《体坛快讯》,上海电视台的《体育速递》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比赛的职业化和全民参与性促进了体育比赛直播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多种形式的直播、转播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体育节目的观看质量。由于现代体育在速度、频率和动作幅度上都大有提高,慢动作回放技术成为体育转播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角度、多机位的动作扑捉,现场转播导演组能够为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提供精彩画面回顾、赛后集锦和赛后评论的素材,通过集中谈论慢动作回放转播的应用,以多种体育比赛形式为分析对象,阐述慢动作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骁 《新闻窗》2012,(4):98-99
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视体育节目。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专业的点评成为电视体育节目中的一支新秀,本文对体育评论节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对促进体育评论节目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迪 《今传媒》2012,(3):105-107
增强现实技术或称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虚拟现实领域最新创新技术[1],从当前体育节目直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应用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弥补现有体育节目直播手段的缺憾,而且能很好地对体育节目中的技战术对观众进行一个很好的诠释。通过介绍增强现实技术概念,及其现代电视直播节目的特点,以及增强现实在数字化电视节目上的具体应用例证,证明了AR技术在电视节目应用上具有较强优势和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体育节目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体育直播、体育新闻、体育综艺三大类,并且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和体育TalkShow类节目也可以单独提出来加以细化。不同的节目有自己的运作方式和节目卖点,不同类型的体育节目也要有不同类型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与之相适应。对于体育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主持人一  相似文献   

7.
摆脱“电话情结”的困扰李自敏有位主持人,主持商品导购节目很有办法。每天50分钟的节目中,听众求购的热线电话稳定地保持在25个左右,对听众有求必应,很是红火。后来,他又主持一档体育节目,台里要求这个节目以大量的体育信息、体育评论、体育知识吸引人,内容要...  相似文献   

8.
赵辉 《记者摇篮》2001,(4):46-46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台对各种比赛的直播越来越普遍,体育比赛也只有直播才有悬念,才能使广大体育爱好者足不出户便同欣赏到世界各地的激动人心的赛事,从而保证电视台的收视率,由于现代竞争体育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社会化,与比赛相关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有关比赛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而一般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只能对几项运行熟悉一些,显然无法成为“全才”和“通才”,加之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收视要求越来越高,就使得直播各种比赛中,邀请有关专家做转播顾问和嘉宾主持成为一种必要,如何与嘉宾主持配合得更好,是每一位体育项目主持人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亚铭  王煜 《青年记者》2017,(32):81-82
因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变局,中央电视台于2016年3月20日推出了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该节目每周日晚19:30-20:30在央视四套、央视网以及央视影音面向全球同步直播,其收视份额高达到5.1%,直播期间单期互动人次高达7900万次.①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融媒新闻评论节目将更多地担负起舆论引导的责任,主持人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其主持策略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使用戏剧五因修辞批评的方法,以《中国舆论场》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与总结,为融媒环境下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方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体育节目50年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孝平 《新闻窗》2009,(5):71-73
从1958年5月1日算起,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不定期的体育报道到卫星直播比赛,再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实现24小时全天播出,中国电视体育节目一步步走来,其中,创业与艰辛相伴,发展与繁荣同在。回顾这段历程,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创业期、发展期、创新期以及繁荣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变以往由体育记者主持体育节目吸引力不够的状况,增加节目的热闹气氛,台湾华视开始推出的周六体育节目“周末大出击”特邀明星主持。目前该节目已确定男主持人由施羽担任,女主持人可能由方季惟或袭海正担任。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不断求新求变,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闻联播》引入了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连线特约评论员在《新闻联播》中进行直播评论,是该节目开播35年来的第一次,凸显出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与此相应,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和体育事业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广播电视体育节目在80年代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这些发展表现在体育节目的新闻报道方式、体育栏目、体育评论、新兴体育新闻体裁等诸多方面,我们试对此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冯佳  沈健平 《声屏世界》2002,(10):25-26
电视体育评论是针对体育领域值得评述的新闻事件、关注热点而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表明态度的节目形态。电视以其视听同构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体育评论的形象感和观赏性,因而成为最具表现力的评论媒介。 电视体育评论的兴起和现状 尽管解说词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论,我国的电视体育评论却来源于体育解说。从1958年中国出现电视直到80年代中期,电视与广播共用体育解说员,当时的体育节目主要是对体育赛事的转播,解说多评论少,专业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更是凤毛麟角。 随着中国电视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体育评论异军突起,从1990年北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9日,雅典奥运会火炬在北京的传递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向全国和北京进行了现场直播。转播工作集中了两家电视台最优秀的体育节目和文艺节目的制作人员,透过这次直播现象进行一些理论性总结,可以说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和马拉松赛的转播工作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赛场上重大赛事连连,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评论员也纷纷登台亮相,一展风采。观看节目,聆听解说、评论的同时,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体育节目中解说员、主持人的职责究竟是怎样的?除了精当准确地陈述赛事之外, 除了专业中肯地点评赛事本身之外,是否还应该有其他层面上的表达或有更多意义上的开掘?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市奥林匹克体育场馆已投入使用,有很多体育比赛在这里举行。而电视转播、直播中图文字幕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做为我们电视工作者就应快速准确地掌握各类体育比赛的图文字幕制作,才能较好地应对体育节目的电视转播、直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电视综合节目摄像电视综合节目从节目性质角度指新闻节目、娱乐节目、教育节目、服务性节目等,而从内容上则分为科技节目、文艺节目、经济节目和体育节目,从制作方式上讲,可以分为直播节目(现场/演播室)、非直播节目。传统上  相似文献   

19.
苗巍 《新闻传播》2010,(9):34-34
目前我国体育评论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电视体育节目直播以及广大受众的欣赏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还包括体育解说员在解说比赛中过分渲染比赛胜负。掺杂浓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过于激情以致在直播过程中失去理智、理性。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评论员情理失衡的表现和原因,寻求适合体育评论员解说比赛时的情感把握以及在直播过程中饱含激情的同时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2016年,被称为我国的"网络直播元年",在新媒体环境下,火热的网络直播带来了信息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主体的变革。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正在悄然影响着播音与主持行业的发展态势和构成格局。网络直播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