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2006年世界男排联赛成都赛区中国队与其他队比赛的数据,比较分析中国男排的技术运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策略,为中国男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争取好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06世锦赛中国男排接发球进攻水平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排参加2006年世界锦标赛的接发球进攻系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在接发球系统中部分技术环节落后于世界诸强,旨在为中国男排在新规则下取得新战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2011年男排世界杯前8名的队及中国队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男排在诸多方面暴露出的不足,尤其是发球、一传、拦网方面;其次在体能、心理、队伍结构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世界各强队技战术发展变化,中国男排应在坚持全面、快速多变的战术风格的基础上,加大发球、一传、拦网的训练力度和实战训练;重视新人的选拔培养;全面提高技战术水平,力争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与其他六支球队比赛中发球相关数据的分析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并针对发球技战术训练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排参加2006年世界锦标赛的接发球进攻系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在接发球系统中部分技术环节落后于世界诸强,旨在为中国男排在新规则下取得新战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世界杯男子排球比赛中中国男排与俄罗斯、波兰、巴西队在扣球、拦网和发球三大得分技术以及相关的非技术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男排高度虽有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进攻的攻击性稍差,发球攻击性欠缺等问题.因此,中国男排要保持高度,完善身体结构,加强力量训练;加强基本技术训练,提高发球攻击性;组织立体进攻,提高拦网配合应作为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排前8名球队的非技术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男排队员在身高、网上高度已经达到世界强队水平,而在年龄、体重、克托莱指数、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且由于文化背景等差异导致各球队形成了不同的技战术风格.根据现有差距和特点进行了改进,以期为中国男排进入世界男排强国之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8,(19)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男排顽强拼搏,逆转制胜,击败韩国队!中国男排赢了!消息传来,北大沸腾了,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举行庆祝游行。当夜,北大学子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激荡人心。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排球比赛前四名与中国男子排球队在本次亚运会上比赛中发球技术的对比研究.其结果对比表明:中国男排在发球技术上与世界强队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发球效果上,发球失误率高,破攻效果差,发球技术不够先进.因此,找到中国男子排球在发球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我国男排的整体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世界排坛技战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男排非但没能跟上前进的步伐,反而步履维艰地在世界12强之外徘徊.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们没有弄明白?于是,我们请来中国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听他谈谈世界排球技战术变化的特点,看看我们差在哪,要缩短差距应该做些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技术运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世界男排联赛成都赛区中国男排和与赛队的比赛为研究对象,对现代男子排球发球技术运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排运动员在发球得分、发球效果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较大。加强发球技术的训练,重视运用策略,降低失误率对取得比赛的胜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第17届世界男排联赛中国男排和与赛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部分非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排运动员身高和网上高度与世界强队运动员无明显差距,而年龄、体重逐年下降,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北京奥运会男排6场比赛进行分析,揭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进攻组织之间的差异,为教练员培养高水平二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取得2008年奥运会前三名的球队以及中国队的部分优秀男排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录像对中国队与巴西队的比赛进行技术分析,找出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的集体项目,随着规则的修改,现代竞技排球运动向着高速度、高强度的方向发展。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男排与美国、巴西、意大利、日本、委内瑞拉、俄罗斯7支世界强队接发球进攻战术扣球的统计,为中国男排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接发球进攻扣球战术的提高,尤其是强攻、快攻、平快掩护攻、立体攻提供参考依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次奥运会落选赛之前并不为人们看好的中国男排突然间变得炙手可热.他们不仅以3:0顺利地拿下了韩国队,而且还以3:2将主场作战的日本队打掉.今天又乘胜追击以3:1战胜了伊朗队。(《中国青年报》2004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十三届亚运会的召开,人们的目光又开始观注到那位身手骄健、英俊挺拔,现已成为中国男排总教练的汪嘉伟的身上。汪嘉伟自八十年代末东渡扶桑执教后,国内就很少有他的消息。 本文在这里向人们展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有关他个人生活的小片断。  相似文献   

18.
在2003年男排世界杯赛上,中国队九负二胜的成绩,固然是队伍年轻经验不足.但更重要的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没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没有寻求新的变化.因此在比赛中处处受制于人.中国男排要想成为一支强队,除了经受大赛的摔打磨炼之外,自身的技战术创新提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和孩子分享品格。因为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人性的优点和弱点都容易暴露出来,让我们看到品格的重要性。和孩子们一起看男排比赛,这天是中国男排对保加利亚队。双方比赛扣人心弦,儿子第一次看比赛。他的爱国心被激发起来,中国队每胜一球,他就激动;保加利亚队每胜一球,他就紧张。  相似文献   

20.
吴新民《"二传手"的故事》有意识地采用了多元、全面的叙述视角,同时在描写中注重视角的转换,展现了排球队伍中,普通的"二传手"的"英雄"故事。这篇文笔激荡的报告文学中,利用叙述者与接受者,展现出中国男排在巴塞罗那披荆斩棘的赛况。本文以吴新民《"二传手"的故事》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叙事的特征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