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2003年9月26日新华社发出两条电讯,报道了该社四名记者在山西繁峙"6.22特大矿难事故"报道中接受当地负责人和矿主钱财的事实,并公布了对他们的处分决定.这类事情的发生给新闻界造成了极坏影响,新华社对此事进行的及时严肃处理,自我曝光,并向社会作出恪守职业道德的承诺,这一举动成为新闻界的新闻,应该算是一件颇为震动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对外报道正式拉开帷幕,始于去年10月昌都解放的庆典。分社所有记均参与了报道,5月11日,新华社总编室派人随中央外宣办组织的采访团抵藏,进一步加大了对外报道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的一项大政策。新华社国内部参考报道今年开辟“试点追踪”栏目,并把延安退耕还林列为“追踪”试点之一。作为“追踪记”,如何能“追”出新意,“追”出社会反响,树新华社的“金牌”,对参加报道的人来说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4.
白庆祥  倪玉 《军事记者》2002,(11):52-53
今年6月14日至16日,第十三届“中国时事报道奖”评比会在大连召开。趁此机会,我们采访了作为评委的新华社“0001号记者”李尚志。作为新华社国内部原主任,作为第四届韬奋奖获得者,作为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原会长(现任顾问),作为活跃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直接采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记者,李尚志有太多的传奇故事。面对我们这些新闻后辈,李尚志并没有以名记者自居,更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身分而自恃。这位62岁的山东籍的老记者热情地和我们交谈起来。“一年的军事记者生活对我来说虽然短暂,但是谈谈一个老记者的报道生活,可能会对…  相似文献   

5.
曹刚  叶薇 《新闻知识》2004,(1):16-18
2002年6月22日,山西繁峙县金矿区的38名矿工在王全井的特大爆炸中不幸遇难。一年多后,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报道11名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了现金、金元宝。26日,新华社再次详细公布了记者名单和受贿金额,并以此为警示,向全社会做出承诺:坚决抵制有偿新闻、虚假报道。由国家级的权威通讯社专发报道处理属下记者的新闻违纪,并通过“公示”号召社会对自身进行监督,较为罕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是新华社整体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体育报道伴随着新华社事业的发展而壮大,培养了一代代体育记者,记录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一次次重大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着重从写作与报道的角度,研究新华社体育新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乔边 《报刊之友》2002,(1):57-57
2001年11月2日的《华商报》刊登一篇报道《新华社记差点中枪》。这篇报道是新华社记在阿富汗反塔联盟阵地上的目击记。有两个自然段,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事后,我们的摄影记王长山心有余悸地对我说,他当时正在站着拍照,一颗子弹正好打在他眼前两米远的土包上,如果子弹再飞高一点.  相似文献   

8.
吴麟 《新闻窗》2005,(5):68-68
新华社记者王军从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的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最终于2003年撰写了“长篇深度报道”——《城记》,该书累计销量达4万册。本文通过对《城记》以及媒体相关报道的解读,探讨了如何成就研究型记者。本文作者认为,研究型记者取得成绩的过程,就是自觉研究问题的意识、自主地运用话语权、自为地做好研究工作这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邵薇 《军事记者》2004,(2):42-43
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0点33分50秒,新华社发出了这条报道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快讯,领先美国有线电视网(CNN)10秒,快于法新社、美联社、路透社,在全球媒体时效战中夺得第一!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虽在歌舞声中早已闭幕了,但当年7月27日凌晨1点25分,在奥林匹克百年公园内发生的那震惊世界的大爆炸,却给人们留下梦魇般的记忆。然而就在报道这起突发事件中,新华社记和编辑们表现出的高度新闻敏感和快速反应能力,让众多西方媒体自叹弗如。在爆炸的硝烟未落时,新华社记已随第一辆警车飞奔到了现场,在众多媒体尚不知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新华社已向全世界发出快讯。在有15000多名记、上千家新闻单位的世界性新闻竞争中,新华社的英快讯发出的速度与美联社、路透社持平,比法新社快了两分钟;中快讯  相似文献   

11.
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党以武装斗争为中心任务,战场是全党全国舆论的中心,军事报道就一直是新华社新闻报道第一位的任务。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向苏皖、晋南、山东、晋冀鲁豫、晋察冀等解放区大举进攻。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战争的形势,1946年夏,新华社加强了总社编辑部门和各地分支机构,并在人民解放军中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报道网。新华社记者被派到全国各个战场,担负起了及时地充分地报道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程,记录人民英雄可歌可泣战斗业绩和祖国解放的繁重任务。1946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新华社首席记者 从瑞金红色中华社(新华社前身)诞生起,毛泽东就不断为通讯社写稿,许多稿件署名就是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记者述评。特别是1947年我军撤离延安,党中央转战陕北以后,新华社集报纸、电台、通讯社于一身.他撰写的稿件全部由新华社播发。  相似文献   

13.
穆青同志作为新闻界卓有建树的老前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且他对新闻业务建设的思想也可以启迪媒体从业人员认真思考。《西部开发华章》虽是他同新华社新疆分社记的座谈,但其中对边疆西部开发报道及年轻记成长的意见和建议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刊特登此,以飨读。  相似文献   

14.
提起李尚志,中国新闻界的同仁和许多读者都不会陌生。这位被誉为“中国政坛摄影师”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曾第一个报道全国人代会上有代表投弃权票,第一个以第二人称写消息,第一个把毛泽东写成“人”而不是“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报刊的读者都曾读过李尚志的作品。 应本刊之邀,李尚志同志将陆续撰文,回忆他担任党中央和国家重大新闻报道的专职记者期间的采访故事,冠名以《中南海采访漫忆》专栏,在本刊连载。青年新闻工作者们可以从中学习这位名记者的采访作风和艺术,读者也可以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  相似文献   

15.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报道,我第一次领略到“抢”新闻的感觉。博鳌亚洲论坛筹委会和成立大会虽然为期只有两天,新华社参与报道的字记只有6个人,但发了近百篇不同类别的稿件,这些稿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快,大部分抢在海内外媒体之前。新华网因新闻既多又快,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国内外媒体都盯着“新华网”下载稿件编发新闻。  相似文献   

16.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科学的理论又指引着实践的方向,铸造出一个伟大的时代。因此,对影响一个时代的理论,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做深入系统的阐述,既是新闻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工作的光荣。能否由表及里揭示理论的实质,折射出真理的光芒,是对记新闻敏感与政治洞察力的考验。新华社记在纪念建党80周年报道中采写的《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突出体现了富于思辨色彩的政论式报道最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一面,是理论报道中又一篇可资借鉴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宣传中,舆论监督报道大多与揭露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有关,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不少作也往往因此义愤填膺,笔下难免“夹枪带棒”,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新华社记李钧德采写的《濮阳市数十干部隐瞒身份申报“劳模”》,是一篇典型的舆论监督稿件,却能心平气和地摆事实、靠事实说话,并且在中兼顾不同观点。这样的舆论监督报道难能可贵,很值得称道。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18.
吴复民是1986年底全国高级新闻职称评委会评出的全国首批高级记者之一。她1964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新华社上海分社任经济记者,四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在新闻实践上建树颇丰,推出了“纵论式宏观经济新闻”新体例,为宣传和推进上海的改革开放形势,发挥了新华社记者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他,是新华社的一名军事记,也是共和国通讯社的一名将军记。他,就是原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的刘回年同志。  相似文献   

20.
非洲游记     
周确,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任黑龙江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新闻摄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总编室编委等职。他于1990年三赴柬埔寨;2004至2006年,他曾三进三出西半球国家海地维和,并赴南美战乱国家哥伦比亚采风。他连续参加三届亚冬会摄影报道。199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