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中专生的教育背景具有特殊性,界于初中和大学阶段,心理年龄似高中生,但授课方式接近大学教育,是比较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成熟期。本文就如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全面的锻炼身体,教会中专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加强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从理论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提高中专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曹海洋 《教师》2008,(24):91-91
当今时代,终身体育将贯穿人生命的始终。中小学体育是人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其教育质量不仅对少年儿童未来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即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兴趣→爱好→习惯”的过程。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仅要传播运动技术,还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育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的重要一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大学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打破传统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基于此,本文笔者着重探究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人的素质是能力的内在潜力为理论依据 ,阐述人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动力关系。并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突出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 ,要开发学生身心潜力 ,增强学生的体能 ,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静霞 《新疆教育》2013,(4):125-125
体育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向学生传授体育的价值观念、知识与技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对象、机会及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不间断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本文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当前高中生体育意识现状,浅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 ,体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重视 ,体育教学主要强调技术教学 ,按照规定的几项教材向学生灌输一些运动技术 ,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 ,既无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又无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作者认为体育教学应加强体育理论和应用方法的内容 ,以提高学生体育认识水平 ,传授科学健身方法 ,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怎样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法,从体育意识是体育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分析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通过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自觉运动的体育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基础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本文旨在研讨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使之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互相适应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勇军 《成才之路》2012,(12):33-33
培养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目的是促进中专生走上社会后还能继续保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石晓琪 《考试周刊》2013,(30):114-114
<正>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中专生在生理、心理上承受的负荷是有所不同的。在体育教学中,中专生接受的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学段教育,具有与自己的专业相适应的特点。中专生一般十七八岁,兴趣、爱好趋于稳定,已不满足被动,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而现在的体育课程教学很大程度地挫伤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所以改革体育教学,搞好中专体育教学势在必行。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学生掌握了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我们应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专业特点及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期间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养成自觉主动锻炼身体的良好意识,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参与和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校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重要转折点和衔接点,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终身体育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的理解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宋利兵 《考试周刊》2012,(39):118-119
终身体育意识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因此,学生阶段,增强体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可事实上,学生在校期间尚能“主动”或“被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既无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又无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学生时期的体育成了他人生的“插曲”。所以,我们在日常体育教育中,应把对学生进行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体育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育意识,要从学生抓起,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必要理论、技术及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更好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由此看来,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潮,是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当然要落实‘健康第一’,实现终身体育,关键在于学生时期是否有良好的体育意识。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意识呢?  相似文献   

14.
提出终身体育的含义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研究,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方面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育观念的更新,现代体育教学正逐步朝着“求立体、多层次、重效果、讲效益”的方向发展。教学实践中以研究学生由“学会”向“会学”方向发展,把教会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归宿点,最终使学生获得一种良好的自我锻炼能力。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毅  黄强 《宜宾学院学报》2009,9(6):123-124
高校体育要全面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就必须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个性特点、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主渠道,确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终身体育锻炼及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姜威 《辽宁高职学报》2005,7(3):114-115
高职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终身健身为主要内容,不仅要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19.
终身体育意识观念的提出,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而高校体育做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体育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以使他们受益于学校体育,更加适合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增强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体育教学除了体现在技术上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要领外,还应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体魄是在未来用于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根本。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是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要深入贯彻学生终身体育这一理念。体育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育过程,学生学习与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