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中"滑轮"是一节比较重要的内容,中考经常出现有关滑轮和滑轮组的题目,课本上讲"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很多学生不理解难以接受,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滑轮有关知识理解和掌握,笔者分析思考后,做了一个特殊的滑轮,用这个滑轮进行演示可以揭示滑轮的本质.今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杠杆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杠杆模型本质上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工具。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在杠杆模型的建立上总是不尽人意。笔者尝试“杠杆”学习单元的系统设计,促进学生对杠杆模型的有效建构。一、问题与分析在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杠杆模型的顺利建立将为杠杆变式(滑轮和滑轮组等)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知道简单机械"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在滑轮教学中引入"滑轮本质演示仪",从神奇的杠杆到滑轮再到轮轴的变形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剖析滑轮和轮轴的工作特点,从现象到原理再到应用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质观念,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滑轮的杠杆模型制作及应用严定美(江苏省锡山市东北塘严埭中学214191)⒇杠杆和滑轮是两个在实际应用中完全不同的简单机械,但在结构原理上却有着相同本质,即滑轮是一种变形杠杆.在如何讲授“滑轮是变形杠杆”这个问题上,华东地区新编初二物理教材用图1所示的...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中“滑轮”是一节比较重要的内容,中考经常出现有关滑轮和滑轮组的题目,课本上讲“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很多学生不理解难以接受,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滑轮有关知识理解和掌握,笔者分析思考后,做了一个特殊的滑轮,用这个滑轮进行演示可以揭示滑轮的本质。今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规律,它把表现上各异的三种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本质地串联在一起,同时它又是衔接小学自然常识和高中物理的桥梁。下面就这个课题的教学中的几个典型问题,谈谈教改的研究和实践。一、力臂概念的教学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都影响着杠杆的  相似文献   

7.
曾晖 《中学物理》2020,(4):14-15
滑轮作为杠杆的延伸,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后,会发现:在工作时省费力的情况分别与等臂杠杆和省力杠杆相似,引入对于定动滑轮实质的分析.杠杆模型的建立是学生理解上的一大难点,笔者利用静态与动态的双向变化,零散点与整体模型的有效结合,实现由杠杆到滑轮,滑轮到杠杆的双向分析,让学生对滑轮的实质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可分解滑轮     
在滑轮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为何定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利用此“可分解滑轮”,能使学生直观了解滑轮与杠杆之间的关系。掌握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杠杆是一种极其简单的机械装置,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初中二年级的物理课本中,就出现了有关杠杆的基本内容,课文中指出: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通过对杠杆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杠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变形后的杠杆却难以理解。比如滑轮、轮轴之类的机械中既没有"杠"也没有"杆",怎么能称之为"杠杆"呢?这种变形杠杆和学生  相似文献   

10.
设计背景: 本节内容是前面力学内容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滑轮组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本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入手,从使用各种日常中杠杆类工具开始,进而体会分析,认识什么是杠杆,抓住杠杆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现象、丰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属杠杆类简单机械.其原理并不复杂。都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工作的.在解有关滑轮和滑轮组的题目时。有的同学只注意死记结论。忽略了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因而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5,26(12):0-32
学过滑轮和滑轮组这部分内容后,关于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已形成初步概念: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此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因此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F=(1/n)G(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G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不考虑摩擦、绳重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特别是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时,学生往往会受以上规律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围绕滑轮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能更深刻地认识滑轮及滑轮组的本质,顺利解决有关滑轮、  相似文献   

13.
滑轮知识是对功、功率知识的延续和对杠杆知识的深化,是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能准确判断、分析单个滑轮的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和分析滑轮组的前提,但在滑轮位置和动力作用点发生变化时,学生常不能准确地辨析出滑轮的种类、特点及受力情况,将单滑轮的判断及受力题型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能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学习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重点内容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和滑轮组等,掌握以下关键点就能顺利地学好本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怎样选取动滑轮的支点 众所周知,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如图1所示).但是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动滑轮的支点O选在滑轮的边缘而不是滑轮的中心轴处(图1中C点)感到难以理解,总觉得滑轮绕着轴转动,支点应该在中心轴处.也就是说,对于这一问题只知道似乎应该把支点选在O点,  相似文献   

16.
滑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定滑轮,用这种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另一种是动滑轮,使用它来提起重物,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没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在教学中,这些都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只要注意减少摩擦力的影响,实验的结的果一般是比較准确的。除了实验,还可以讲些浅显的道理。两种滑轮,实际上都是杠杆的变形。定滑轮是支点在中间的一种杠杆,转軸就是支点,它的力点在滑轮的一边,离开支点的距离,等于滑轮的半径,重点在滑轮的另一边,离支点的距离也等于滑轮的半径。因为力点和重点离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使用它不能省力。但是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这在許多场合下,可以使我們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效率的求法.  相似文献   

18.
滑轮属于变形杠杆类简单机械,根据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都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在解有关滑轮及滑轮组的问题时,一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忽略了对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定滑轮一定不省力、只是改变施力的方向,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因而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现就滑轮及  相似文献   

19.
滑轮是一种常见的杠杆类简单机械,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滑轮知识也是学习功、能等章节的准备知识,因此教好学好这一节十分重要。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滑轮”必须教会学生:(1)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这一教学要求是比较高的。它既有认知领域的教学任务,又有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内容;既有形象思维能力的运用,又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动脑设计,又要动手操作,既要学会计算,又要学会画图。要在45分钟内实现教学要求,确实不易,“滑轮”因此成了初中物理的分化点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采取“立足课内基本完成,辅之课后渐进加深”的方法,在克服分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今记于此,敬企同行赐教。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探究滑轮的作用、原理时,把动滑轮看成变形的杠杆很难理解。因此,自制了一教具,便于学生对此变形杠杆的理解。进一步的认识到滑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