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听证制度之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我国移植听证制度后,其现已成为程序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制度,在立法上得以确立,在实战中得以广泛施行。但因制度的不成熟,尚存在许多缺陷:如听而不证;听证代表权利得不到应有保障;听证范围过于狭窄且不明确等。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听证的内外监督,制定规范听证代表权利和义务的单行法规,采取正式听证、非正式听证、事前听证、事后听证、结合听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听证形式,扩大听证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裁量权对于实现公共利益以及保证个案的正义具有积极意义。法治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既要认可行政裁量又要将其纳入一定的控制轨道。行政听证作为一种程序控制机制,对于行政裁量权的合理运作具有重要价值。我国行政听证程序必须在听证范围、听证公开、听证代表、听证笔录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发挥其控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须通过座谈会、公共媒体征求公众意见,并组织专业论证会及听证会。听证代表中,现职公务员不得被选为听证代表。这项规定一经报道便引起极大争议。有人认为,过去公务员往往是听证代表的“主力军“,这一规定能平衡听证代表比例,有利于政府决策民主化、透明化。也有人质疑,行政决策公众都享有参与权,公务员也是公民,独独把公务员的听证权利剥夺掉是不合理的。究竟这一规定合不合理,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须通过座谈会、公共媒体征求公众意见,并组织专业论证会及听证会。听证代表中,现职公务员不得被选为听证代表。这项规定一经报道便引起极大争议。有人认为,过去公务员往往是听证代表的“主力军“,这一规定能平衡听证代表比例,有利于政府决策民主化、透明化。也有人质疑,行政决策公众都享有参与权,公务员也是公民,独独把公务员的听证权利剥夺掉是不合理的。究竟这一规定合不合理,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须通过座谈会、公共媒体征求公众意见,并组织专业论证会及听证会。听证代表中,现职公务员不得被选为听证代表。这项规定一经报道便引起极大争议。有人认为,过去公务员往往是听证代表的“主力军“,这一规定能平衡听证代表比例,有利于政府决策民主化、透明化。也有人质疑,行政决策公众都享有参与权,公务员也是公民,独独把公务员的听证权利剥夺掉是不合理的。究竟这一规定合不合理,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价格决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但是我国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为了使消费者平等参与听证的权利、获取听证信息的权利、意见充分表达的权利以及意见受到尊重的权利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针对包括消费者代表的产生和激励,消费者参与听证会议程中的参与以及听证会后价格决策中的对于消费者参与的救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通过完善消费者参与的激励机制,优化价格听证会的议程安排,完善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权利的救济制度等来增强消费者代表参与价格听证议程的有效性,保障价格听证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保障消费者在价格听证中的话语权,促进消费者参与价格决策的制度化渠道畅通。  相似文献   

7.
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我国公共决策体制的一次巨大变革。当前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在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机关决策的民主科学性,保障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等因素,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严重削弱了行政听证制度应有的作用,需要去完善和解决。本文于立足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发展现状,针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中存在的公开透明性不足、适用范围不全面、听证代表遴选机制不完善、听证笔录效力不明确等问题,在分析内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强化行政听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转变法制观念和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完善听证代表人制度、明确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的监督救济制度入手等六方面提出了作者就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事中权利救济的制度安排,高校学生管理领域正在逐步引入听证制度。从法理分析,学校制定规章制度、采取重大举措、实施具体管理行为等都应当纳入学生管理听证范围。高校学生管理中听证制度的建立需注意:要审慎选择好参与学生管理听证的代表;设计好学生管理听证的程序;明确并尊重学生管理听证的效力。一个设计良好的学生管理听证制度,既能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又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吕文昌 《新高考》2006,(1):9-11
2005年9月27日,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经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的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在北京举行。从近5000名报名者中确定的20名公众听证陈述人和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起草部门的代表、全国总工会的代表以及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税务部门的代表,共28名陈述人在听证会上就听证事项阐述了各自的观点、理由和论据。出席听证会的18名旁听人还提交了书面意见。这次听证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史上的首次立法听证会。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听证制度在中国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明显。但是,目前中国行政听证制度也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足。因此,应该扩大行政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赋予听证会主持人以中立、客观的地位,保证听证活动公正、公平;应该公平、公正、合理地选择听证代表;听证结果应该对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具有约束力;应该制定全国较为统一的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1.
李配亮 《云南教育》2010,(14):30-30
7月22日下午,云南省政府《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证稿)(以下简称《纲要》)听证会在省教育厅举行。听证会由省政府法制办张宪伟副主任主持,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王建颖,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雷韬等9名决策发言人,省纪委纠风室副主任赵启荣、省督察室副调研员姜泽林等2名听证监察人参加听证会。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骆小所、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王珊珊等22名听证代表从不同角度对《纲要》(听证稿)充分发表了各自意见。  相似文献   

12.
既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又可调动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授课的积极性,近日,在湖北省物价局召开的《湖北省普通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听证会上,19名听证代表全部同意采用学分制收费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观察     
北京海淀开始实行“处分学生听证制”海淀区所有学校开始实行“处分学生听证制”。对重大的学生违纪事件,听证会人员由违纪学生本人、班委会代表、班主任、教育处有关领导、学校“处分学生听证制“学生代表团组成。整个过程分网阶段。第一阶段,学校对出席听证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确定;第二阶段,通报学校处理初步意见,违纪事件涉及的  相似文献   

14.
地方     
《教育》2011,(17):13
湖北:部分高校将试行按学分收费日前,在湖北省物价局召开的《湖北省普通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听证会上,19名听证代表全部同意采用学分制收费方法。据湖北省物价部门解释,学分制学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两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5.
卢运辉 《文教资料》2006,(14):161-162
行政听证制度,对监督制约行政行为,规范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行政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听证主持人的选任、听证参与人范围、听证程序的监督、听证笔录记载事项等问题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听证制度的内在法律价值和独特的权利保障功能,听证制度成为了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然而一个正式的行政听证程序,必须要有完备的制度体系,而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体系很不健全,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是为当务之急.文章尝试选取行政听证的范围、听证主持人制度、听证笔录效力制度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
行政听证参加人的选任规则对于确保听证的公正性有着很大的作用。全文分析了行政听证参加人的概念、行政听证参加人类型和我国当下行政听证参加人选任程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听证参加人选任规则的构建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公立大学的听证制度有正式听证与非正式听证之分。正式听证建立在程序正当理念基础之上,借鉴司法审判程序来保障师生的个人利益,听证结论要根据听证记录做出。非正式听证建立在公众参与理念基础之上,意在通过灵活的机制吸纳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大学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来,其公开、协商、评论的程序设置保障了民主参与。  相似文献   

19.
听证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我国的听证制度发展历程短,在听证召集条件、听证参与人的选择和听证宣传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听证边界的扩展、听证当事人的理性选择、听证召集条件的监督是完善听证召集程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颁布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在总结我国立法及实践听证经验的基础上,对听证制度进行了再次创新,初步建立了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体系。但《行政许可法》中听证制度的设立仍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行政许可听证目的的实现,对构建我国公平、正义、效率的法制环境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