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兴 《百科知识》2007,(2S):7-9
人类基因组完成之后,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把主要精力和研究方向放在了揭示更多的功能基因上面,即确定和找到某一种基因对于人和生物有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现在基因研究的结果证明基因的作用更为精彩和细致。  相似文献   

2.
向阳 《百科知识》2007,(8S):35-36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今天的基因时代所提的一种观念是,人类的疾病90%以上都可以从基因中找到原因。同样也有人指出,人类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即病由心生。不过,从基因找病因已经有很多证据,而病由心生尽管也有一些实例,但人们还是知之较少。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发现自身拥有大约3万个基因以后,就有人斗胆预言:未来的人们要想通过修改基因的方法来使自己变得聪明绝顶,已不是痴人说梦了。如今,人类已经找到了快速辨别和确认人类基因功能的新方法,要实现拥有爱因斯坦的头脑的梦想,或许真的用不了多久了。寻寻觅觅我们已经知道,人类要想通过修改基因的办法来实现聪明或者其它什么愿望,其前提条件是要把相关基因的功能搞清楚。在过去的30多年里,科学家们一直采用“基因剔除”的方法来确定人类基因的各自功能。这种方法是选择与人类基因大部分相同的小鼠做实验对象,通过对小鼠基因功能的辨别和确…  相似文献   

4.
美国纽约大学比较功能基因组学中心的生物学家发现,名为mel-28的基因具有双重作用,它既在细胞分裂时起确保染色体正常分裂的作用,又参与了核被膜(nuclearenvelope)功能。利用系统汇集实验证据手段,生物学家能够找到不同基因间的关联。阐述基因关联的网络图显示,大多数基因处在高度关联的、被称为模块的组群中,这些模块含有众多的基因,它们参与了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今天的基因时代所提的一种观念是,人类的疾病90%以上都可以从基因中找到原因。同样也有人指出,人类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  相似文献   

6.
基因与种族     
决定人类未来和发展的基石并不在于能否发现和确定人类自身的各种基因,而在于怎么解释和理解各种基因的功能,基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如何利用基因。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07,(10):F0002-F0002
杨晓,军事医学院生物与工程研究所发育和疾病遗传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一直从事发育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利用转基因和基因剔除小鼠研究基因在发育和相关疾病发生中的功能和机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新研究提出一个用不能传播疾病的昆虫来取代野生昆虫种群的可能战略。虽然研究人员制造出了转基因蚊子,使它们传播疟疾和登革热的能力大为降低,但是仍需要找到一个驱动这个基因在野生蚊子种群中传播的方法。一种可能是一类被称为“Medea要素”的自私基因,这些基因诱导没有从母系继承该基因的后代死亡。  相似文献   

9.
《西藏科技》2006,(2):60-60
我国“863”计划实施以来,在人类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已获得近百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疾病诊治和药物开发上显示应用前景的重要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10.
生物理论学家天天从事基因研究工作,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确定基因以及基因产生的蛋白质的功能上,而对于相关DNA是否得到专利保护却漠不关心。某些大学和学术团体认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近期的一次裁决意味着:整个学术界(不仅仅是生物学家)将花更多的时间与律师打交道,来确认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否侵害了他人的专利。  相似文献   

11.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医学“基因组医学”这一新概念随DNA序列图的基本完成而诞生,它囊括基因结构错误或功能异常所引发的疾病及该类疾病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基因图谱的识别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基因靶点药物的发现与应用,医生对基因组知识的了解与应用,等等。当前,发现疾病相关基因,探讨基因功能及其产物,仍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这些势必成为未来医学领域的必修课。只有把基因这部“天书”写成一部“人类基因组解读辞典”,临床应用才有可能。长期形成的“一个基因一个蛋白质”的观念也受到怀疑,十分可能一个基因指导…  相似文献   

12.
水稻基因组的奥秘被初步揭开。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水稻基因总数竟然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目的约两倍,这打破了过去公众潜意识中存在的“生命越高级,基因数越多”的认识误区。通过对水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详尽分析,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专家估计,水稻基因组中基因总数在46022至55615个之间,并基本确定了其中一万多个基因的功能。水稻基因总数几乎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总数的两倍。美国华盛顿大学王刚博士说:“我们津津乐道于人类自己基因组的优越时,可至少在基因数目上已输给…  相似文献   

13.
基因挑战医学,基因渗入医学 21世纪的基因组科学和基因组医学(genomic medicine)将给人类的医疗保健卫生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场深层次的变革起始于基因组挑战医学——从基因水平上认识和研究疾病,受惠于基因渗入医学——从基因水平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目前在数千种疾病中,已克隆了已知多个致病基因,遗传医学不但早就被列为医学的25个专科之一,而且渗入到内科,  相似文献   

14.
科普连连看     
正胡椒辣味由谁控制胡椒中胡椒碱的含量决定了其辛辣程度。2019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找到了胡椒碱的来源以及哪些基因对胡椒"辣"味至关重要。研究团队基于21个典型物种的比较基因组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胡椒及其所在木兰亚纲的系统发育位置,揭示了胡椒最主要的功能物质——胡椒碱生物合成的特异性。他们发现,胡椒碱的合成主要由苯丙烷代谢、赖氨酸代谢相关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辽宁省老科协副会长、科普报告团团长尹承恕应邀先后赴朝阳、辽阳两市和省人事厅作了4场题为《基因与健康》专题科普报告。报告借助多媒体,用通俗的语言、大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组(DNA)学,基因在哪里,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基因的进化历史,以及基因与疾病、基因与健康、基因与长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因调控方式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调控人和生物的生理、行为和疾病,但是基因调控到底有多少种方式和程序,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属于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课题。了解功能基因的调控方式也即是了解人和生物生老病死的秘密,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众多学者、科学家曾经做过预测,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技术的确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对人体基因的检测、精准测序就是其中成果之一。这一技术的进步,使得医生可以提前发现人体中的一些早期癌症,并且用于临床研究。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让科学家和相关研究者更了解我们的身体和一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例如困扰许多人的拖延症。最近,德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我们"患上"拖延症的原因——拖延基因被找到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蛋白质组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指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 。基因组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组是生命活动的执行体;蛋白质组学的特点是采 用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手段,结合高效率的蛋白质鉴定技术,全景式地研究在各种特定情 况下的蛋白质谱;每种疾病平均与10个左右基因相关,而每种基因可能又与3—10种蛋白质 相关,如果以人类主要的100—150种疾病进行计算,则应该有3 000—15 000种蛋白质具有 成为药靶的可能;我国的“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明显成就,在重大疾病的功能蛋白质 组学研究方面也起步良好,国家层面上对蛋白质组学的部署不容迟缓。  相似文献   

19.
肺腺癌是一种动态多样的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四个时期。通过研究肺腺癌不同时期基因表达与功能的特点,有助于理解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从Array Express数据库下载肺腺癌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数据并进行整合,使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肺腺癌分期数据整合后得到10998个基因和1102个样本。差异表达基因在I期的调控方式与其它时期不同,在I期上调(下调)的基因在II期、III期和IV期将下调(上调)。通过疾病富集分析挖掘到诸如AGER、TOP2A、CCNB1、AUR KB等与肺腺癌发生发展有很大相关性的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在肺腺癌不同时期的表达与功能不同,可能与肺腺癌的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大约70%的基因能够在人的大脑里得到特异性或高水平的表达,“人类后基因组计划”的本质就是开展“脑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脑功能基因组学的目标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大脑的学习、记忆、思维和认知行为的生理机制,从而为治疗各种脑疾病和开发人类潜能提供理论基础。有鉴于其巨大的应用价值,世界各大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展开研究。文章系统介绍了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四大技术平台: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技术、转基因或基因敲除技术、化学遗传学手段和高密度神经元群体记录技术,重点介绍了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模式小鼠的四代发展过程。文章最后还提到,中国传统医药在治疗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脑功能基因组时代”开发中医药宝库,也是华人科学家应予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