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史料》2004,(1):56-56
鲁迅写的文言小说《怀旧》,是用笔名“周卓”发表在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而写成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用“鲁迅”笔名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2.
郭浩帆 《出版史料》2003,(4):118-125
晚清十年间,是中国小说借助近代化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时期。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是我国第一份具有近代色彩的小说专门杂志,1903年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是最早响应“小说界革命”号召,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小说杂志。继《新小说》、《绣像小说》之后,上海又有《新新小说》、《小说世界日报》、《小说世界》、《新世界小说社报》、《小说七日报》、《竞立社小说月报》、《白话小说》、《十日小说》等小说期刊先后问世,其  相似文献   

3.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JM·库切在其小说新著《伊丽莎白·科斯蒂略:八堂课》(Elizabeth Costello:Eight Lessons)中,借一位虚构的澳大利亚女小说家之口,发表了八篇主题各异的演讲,在题为“恶之问题”(The Problem of Evil)的“第六课”中,库切再度审视了酷刑与作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他始终关注的问题。早在发表  相似文献   

4.
3月,两部武侠大剧《七剑下天山》和《神雕侠侣》在央视和地方台几乎同时开播。一个是首度染指电视剧的香港“老怪”徐克对梁羽生名著乾坤大挪移的写实武侠,一个是内地誓把金庸小说拍遍的张纪中炒作得轰轰烈烈的浪漫江湖,一个倚仗央视8套的超级平台君临天下,一个利用十几家地方电视台节奏拖沓让人看得疲倦不已。  相似文献   

5.
《新小说》主编是梁启超,该刊1902年创于日本横滨,次年改在上海刊行,1906年元月停刊,共出24期。连载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等名作,对促进晚清小说繁荣局面之形成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空间,收听广播电台的小说连播,虽不像“蹦迪”那样狂野、“上网”那样浪漫、“卡拉OK”那样宣泄,但也颇有私人休闲消遣的情调。夜阑人静之时,云淡风轻之日,—人戴着副耳机、或守着一台音响,聆听那声情并茂、扣人心弦的演播,的确引人人胜、欲罢不能,急切地等待着“且听下回分解”。近年来,从《亮剑》、《达·芬奇密码》到《高纬度战栗》、《历史的天空》等长篇连播的走红,凸显了这样一种当代场景:城市,倾听小说。  相似文献   

7.
余杰先生为北村这本最新推出的小说——《愤怒》写序,其中提到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复活》和雨果的《悲惨世界》,为我们“正确理解”这本书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8.
萨娜 《出版参考》2007,(6S):I0008-I0008
花青,北京有容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创立了775恐怖系列丛书品牌,策划出版了《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后湖鬼戒》等精品恐怖小说,已将“775”打造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本土恐怖小说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和陈忠实交往是从一篇拙开始的。1998年我写了《(白鹿原)中的部分人物原型和事件出处》一,想征求陈先生的意见。“对号入座”是小说所忌讳的,陈忠实会不会让我难堪?带着这种疑虑去省作协叩开了陈忠实的大门。不出所料,当问起有何意见时,他带着一丝难以捕捉的笑意说:“你这不是名副其实的对号入座吗?”我虽然不免一惊,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所用的语言是不很艰深的小说文言,加上多种白话注译,文字一般不难理解。特别是朱其恺先生主编的“新注”本和邱盛威先生主编的“对照注译析”本(下称“对照”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广西民族出版社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相继推出,使阅读这部古典名著的文字障碍已所剩无几。这里就几个尚须辨析的词语或文句略申管见,供读者和注译者参考。 一、“义君”不是人名 “义君”一词出于《青凤》篇狐叟之口。原文全句是:“(耿生)略审门阀,叟自言:‘义君姓胡。”’所查各家注本,对“义君”多不作注,其中两本加…  相似文献   

11.
小创 《出版参考》2010,(16):21-21
本刊讯 8月5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携新书《风语》在北京亮相。自《暗算》《风声》两部著作大卖之后,许多读者对号称“麦家谍战三部曲”收官之作的《风语》已是期待许久,继香港版、台湾版相继问世后,《风语》的简体字中文版正式上市标志着麦家谍战收官大作正式与读者见面。李敬泽、陈晓明、阎晶明、张颐武等专家也赶到首发式现场发言,点评麦家小说风格,并对麦家今后的小说创作之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冯梦龙编著的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代短篇小说的翘楚,在当时就备受喜爱,甚至带动了短篇白话小说写作的蔚然风气。“三言”的这一成就当然与冯梦龙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俗的审美情趣紧密相联。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其在内容和情节改编过程中的独具匠心:虽然“三言”的题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前代,  相似文献   

13.
小说《暴风骤雨》和那部同名老电影家喻户晓;但发生在小说原型地的真实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王惠 《兰台世界》2007,(3S):64-65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考察古代食礼,除了饮食典籍之外,小说也是个很好的途径。小说《老残游记》这部地方性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齐鲁地区官僚缙绅的食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余慧敏 《青年记者》2009,(20):78-79
1908年7月,胡适成了《竞业旬报》的编者和记者,从第24期起,胡适接任主编,到1909年1月22日第40期因病终止。①《竞业旬报》呈现出新闻纸和杂志兼具的特色:其栏目囊括“社说”、“时闻”、“词苑”、“时评”、“小说”、“谈丛”、“金玉良言”、“闻所未闻”等。  相似文献   

16.
清人笔记随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序 笔记的特点,内容为“杂”,形式为“散”。故历代著录多入杂家与小说家。《隋志》入《风俗通义》于杂家,入《世说新语》于小说家。《宋志》入宋祁《笔录》(《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四著录《笔记》三卷,即此书)于杂家,入释文莹《湘山野  相似文献   

17.
伴舞者     
我打算写一本小说,书名都想好了,叫《伴舞者》,现在不是流行跟风出版么,海岩的《舞者》能卖几十万,我这《伴舞者》能卖个零头也不错。我有很多打算,所谓打算其实就是想想而已,并不见得真的动手去实施,再者,“舞者”有他的舞台,有可能成为被关注的中心,“伴舞者”在这个讲究眼球经济的时代是没有太大机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6,(6S):I0007-I0007
最初还是在逛书店的时候注意到“天则”。在满墙的经管、励志、青春小说中,突然发现了一套《诗》、《词》、《曲》、《赋》,令我耳目一新。店主见我留神看,便顺手拿来另外四本《琴》、《棋》、《书》、《画》推荐,说尽管书店空间紧张,可还是特意封面冲外地平摆着这套书——“因为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是啊,不是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还能静心来读这些书?细看之下,发现这套书是天则文化公司策划的。  相似文献   

19.
孙媛媛 《新闻爱好者》2010,(11):150-150
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优秀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后,鲁迅多次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缘由,并对小说的思想和艺术做了精辟而中肯的自我评述。  相似文献   

20.
官场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学类型,不如说是一种文学销售类型,即一种“上架建议”。1999年,王跃文出版了以官场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国画》,反响强烈,三月内重印五次。“官场小说”,由此成为“官场题材小说”的总称。尽管当年《国画》五次印刷之后,停止印行(2010年再版),以《国画》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却在盗版、跟风和网络阅读的推动下,迅速流行,畅销不衰。时至今日,冠以“官场小说”之名的作品,泥沙俱下,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