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出现了三十“望”字和两个“坐”字。“望”和“坐”常用做动词,但在《背影》一文中,却不都是这样。请看下面的例句:1.他望车外看了看说。2.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3、我望着他  相似文献   

2.
橘子人生     
曹卫华 《小读者》2013,(5):28-28
斯坦福大学的罗林卡恩教授拿来两个桶子,一个橘子大而酸,一个橘子小而甜。他把大而酸的橘子给第一个小孩,小而甜的橘子给第二个小孩。结果,第一个小孩抱怨酸,十分不高兴,第二个小孩却欢呼雀跃。问为啥,小孩笑着说:“我的橘子虽小,但它是甜的。”随后,罗林卡恩把分给小孩的橘子调换了一下,结果第一个小孩仍旧苦着脸,抱怨橘子大小了。而第二个小孩还是异常兴奋,再次问为啥,他笑得更欢,说:“我的橘子虽然变酸了,但它却比原来那个大得多了。”  相似文献   

3.
纪晓岚猜谜     
纪晓岚小时候就很聪明,但也非常淘气。有一天,他玩累了,口干舌燥,便偷偷地在果园里摘了两个桃子解渴,恰巧被果园的主人看见了。主人知道纪晓岚才华出众,想考考他,于是对他说:“你偷我的桃子,本该受罚,念你年幼,若能猜中我出的字谜,我便不罚你。”纪晓岚连忙点点头。  相似文献   

4.
吃完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对我说:“儿子,给爸爸来个橘子。”我说:“好!”我拿来了一个橘子,心想:爸爸工作了一天,很辛苦,还是我来帮爸爸剥橘皮吧!我剥去橘皮,掰下一个橘瓣,正想往爸爸嘴里塞。这时,我看见爸爸的嘴张得大大的,多像一个篮筐呀!我灵机一动,决定把橘子投进爸爸的“篮筐”。我举起一个橘瓣,对准爸爸的大嘴,往前一投,投中了!爸爸嚼着我投给他的橘子,吃得津津有味。我一连投了三个都中了,妈妈在一旁说:“好!真是投篮高手!”就这样,我投一瓣,爸爸吃一瓣。一会儿工夫,一个橘子就被解决了!橘瓣投“篮”$上海市新浦实验学校二(2)班@李亦…  相似文献   

5.
马太效应——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原理一《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  相似文献   

6.
张三坐冤狱     
清早,张三起来一看,发现银子被挖走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变为“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知道是王二偷了银子。于是,他冲进王二的家,把王二从甜蜜的梦乡中拉了出来,说:“你小子竟敢偷我银子,走,到衙门去见官!”到了衙门,王二连忙假装抱头喊冤:“冤枉啊,老爷!”知县大人说:“什么事闹上公堂来?”张三说:“他偷了我的银子!”“可有见证?”师爷问。“有!”张三拿出了“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王二连忙插嘴:“师爷,您看,这张纸条上又没写是我偷的,还写着我没偷呢!何以证明?他肯定是嫁祸于我!”“这……”张三说不出话来,急得直跺脚。好不…  相似文献   

7.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  相似文献   

8.
今天妹妹到我家来玩儿,爸爸问我们俩一道谜语:“一个橘子要几次才能吃完?”妹妹关掉电视大喊:“我要吃橘子!我要吃橘子!”妹妹一喊,把我和爸爸都闹糊涂了。这时爸爸问:“哪里有橘子呀?”妹妹说:“你刚才不是说橘子嘛。”哎,可爱的小妹妹只听见了“橘子”两字呀!  相似文献   

9.
离校回家路上,我和好友站在无核橘树下像老鼠般东张西望,见四下无人,便“大显身手”,一气儿各摘了五个橘子,扔进书包。夜色渐浓,又因怕户主随时会“神兵天降”,我俩只好就此罢休。随后一路狂奔,一会儿后才敢停下来品尝“胜利果实”。我低头刚吃完两个,一抬眼就见前方不远处,常碰面的王大爷正冲我俩走来。我心一颤便低声示意好友收好无核橘。他却满不在乎大声地说无核橘不是王大爷的。“哼!偷别人辛苦种出来的东西,真不像话……”王大爷过来一顿臭骂。好友窘得扔了正吃着的无核橘。我俩耷拉着脑袋挪动双腿打他身边溜过,旋即撒开“飞毛腿”狂…  相似文献   

10.
感受生活     
在小学二年级时,我就读了朱自清的《背影》,但那时还小,不但不懂欣赏,反而觉得有点空虚、无聊。唔!这个傻帽,父亲只不过是过铁道给他买了几个橘子而已,他便流眼泪了,要是给他买一火车的橘子,不就哭出两条“黄河”来了吗?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你还小,还不懂,长大后便会明白的。”我想也许是吧。随着日子的消逝,我也一天天长大。当我离开父母到5公里之外的学校去求学时,再次读到《背影》,神经受到了触动,但其中的真情实感还未能体会。去年隆冬的一天,朔风怒号,我面对着就连青菜也没多一点油的晚餐皱眉头时,耳边…  相似文献   

11.
蒙蒙 《当代电大》2006,(6):28-29
他坐在我右边的时候,我正边看云朵边往嘴里狠命塞橘子。而他大大咧咧地抢过我手中最后两瓣橘子边吞边说:“嗯,味道不错。”  相似文献   

12.
感性是认知的基础,但不是认知的完成。何以见得?试举一例:《韩非子·说难》里有个故事,大意是,有个叫弥子瑕的人,受宠于卫君,他偷驾君车奔丧,卫君夸他“孝哉”;他吃到一个桃子,把吃剩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夸他“爱我哉”。后来,他失宠了,卫君却说:他曾偷驾我的车,把吃剩的桃子叫我吃!中国成语有“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大抵包含着感情亲疏与理性倾向相对应这一认知常理。当然,这是“一般而言”,有的人修养很深而“长”着“火眼金睛”,可以超越认知常理,但一些常理性的东西,说的就是“一般而言”嘛。“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13.
买橘子     
星期天,妈妈带我到菜市场买水果吃,妈妈问我:“你要吃什么水果?”我说:“我要吃橘子。”我是妈妈的掌上明珠,妈妈怎能不依我呢?我们一起来到卖橘子的摊位前,妈妈要我挑几个,我蹲下来,先看了看橘子的外形,橘子有溜圆的,有扁圆的,再看了看橘子的颜色,有橘黄的,有黄里带点青的,我挑了几个又大又圆又黄的橘子放在秤盘里。老板一边称一边笑着对我说:“呵呵,你这小鬼真不错,把我的甜橘子都买走了,我这酸橘子怎么卖呀!”我理直气壮地对他说:“怎么不能卖呀,有人喜欢吃酸的呀,而且你又没有规定不能全买甜的。”老板对我妈妈…  相似文献   

14.
重复     
青还是个孩子,青刚读小学时,大人天天带着他乘公交车。一天车上一个女人的钱包被偷了,女人带着哭腔说:“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谁这么可恶呀,那是我给儿子看病的钱。”青边上一个男人,在女人说过后接嘴,男人说:“偷你钱包的小偷刚刚下车了。”青在男人说过后,看着他,青说:“你看见小偷偷这个阿姨的钱?”  相似文献   

15.
甜甜的橘子     
吃过晚饭,妈妈端出一盘鲜橘放在茶几上。我顺手拿了一个就吃起来。爸爸挑了一个特大的黄澄澄的橘子,不过他没吃,把橘子扔给了我,还说:“这个橘子好,你吃吧。”我接过橘子,掂了掂,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橘子的顶上佩着一片绿叶,真像个调皮的橘娃娃歪戴着一顶小帽子。剥开橘子皮,一  相似文献   

16.
怀橘遗新这就是“绩六岁,怀绿橘”的传说。说的是东汉年间,有一个孝子叫陆绩,6岁时,随其父在九江太守袁术府上做客。袁术看到小陆绩彬彬有礼,甚是喜欢,拿出橘子来招待他。陆绩边吃橘子边趁着主人不注意把两个橘子偷偷地揣在怀里。该回家了,陆绩跪拜袁术告辞,没想到刚弯腰下拜,怀揣的橘子骨碌碌地滚落到地上。袁术见状怀疑陆绩贪多,问道:“陆公子来此做客  相似文献   

17.
A.优质男和大叔 我跟坐我对面的男人眉飞色舞地说了足足两个小时的“偷菜”,说我大半夜守在电脑前就为了打家劫舍,偷百合、偷草莓、偷玉米.还要小心翼翼地绕过对方的狗……间隙的时候,他给我续了三次杯,目光徐徐地注视我,我决定和这个很绅士的男人发展一下。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吃橘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橘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橘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牌子的橘子特别好吃啊。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橘子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钟天竺 《华章》2011,(6):15-15
我喜欢吃橘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橘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橘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品种的橘子特别好吃啊等等时,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橘子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看过齐白石的两幅画。其一是他84岁时画的《偷桃图》,画面上画一只猴子左臂抱着桃,右手遮在额上回首观望。他题:“既偷走,又回望,必有畏惧,倘是人血所生,必有道义廉耻。白石老人画并题廿二字。”另一幅是《献寿图》,也画一只猴子抱桃,与上一幅中的完全一样。看来,白石老人有一个底稿,但在猴子回望处,增加一株桃树而已。老人题了长跋,其中说:“猴子,我信你是献寿去了……”然后把去年题在《偷桃图》的文字又写了一遍,但后面加了一句话:“与今题大悖而异。”为什么去年说猴子“偷桃”,而今年又说他“献寿”呢?自己说:“皆因老年人易生恻隐之心也。”猴子抱桃形象相同,但一是偷桃,一是献寿,内涵和境界就大相径庭了。这相同的画而产生不同的境界和思想,靠的是题跋。白石老人的童心、才思、情怀、胸襟、趣味,就在这题跋中显示出来了。如果今天的画家画这幅画,肯定题“猴桃图”。当然,齐白石如果不在画上题字,也就是“猴桃图”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