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议"大潮"与"小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潮"与"小潮"的内涵 要弄清"大潮"、"小潮"概念的内涵,可先从"涨潮"、"落潮"、"高潮"、"低潮"、"潮差"等基本概念说起.从一地的潮汐现象看来,"涨潮"就是海面上升,"落潮"就是海面下降.涨潮和落潮交互更替:涨潮转变为落潮时,水位最高,称为"高潮";落潮转变为涨潮时,水位最低,称为"低潮".  相似文献   

2.
题1 潮汐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待开发的新能源,浙江省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是世界上已建成的较大的双向潮汐电站之一.如果海湾的平均蓄水面积为S,涨潮与落潮水位差为h,海水密度为ρ,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将海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η,  相似文献   

3.
范欣 《生物学教学》2005,30(4):35-35
在人教版《生物》选修课本第二章有关光合作用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有三个阶段:一、光能转换成电能;二、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三、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时。在课本中,第一个阶段的图示说明很容易理解,但是课本第二个插图有两处光照,分别转换成能量ATP和NADPH,在高中阶段不深入讲的情况下,很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4.
第四册初中语文课本中,《听潮》一文的练习第二题说:落潮的时候、涨潮初起的时候,涨潮达到高峰的时候,课文里分别描写了哪些声音和情态?  相似文献   

5.
葛军 《物理教师》2005,26(10):0-10,12
在初二物理课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34页,有这样一道习题:打雷时,看到闪电后经5s才听到雷声,估算一下发生雷击处离你有多远?教参提供的答案是1700m.即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所以声音在5s内传播的距离是340m/s×5s=1700m,因此人距雷击处是1700m.笔者认为此题有  相似文献   

6.
在课本电和热一节中,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功率是这样叙述的:“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P=I2R。可见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是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即导体串联。例如.有两个电阻R1和R2,RR1>R2,根据P=I2R知P1>P2。即能比较电流产生热的功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诗里小知识     
《素质教育博览》2011,(3):51-51
什么是涨潮和退潮? 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涨潮和落潮一般一天各有一次,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潮水河之谜     
在鄂西神农架地区有一条奇特的小河,河水和海水一样,有定期的涨落现象,每天日出日落和中午12点、午夜12时,都涨潮各一次,每次持续约30分钟,故被称为潮水河。涨潮时,河水流量是原来的两倍,水清如故,平时无论天旱和雨涝,其水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问题,用能量观 点解答时,应注意是否有电能损失以及损失多 少电能. 1.电容器的充电 (1)磁场中的滑杆运动给电容器充电时, 杆减少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例1 两根平行导轨竖直放置,上端接有 电容器,电容为C.一根金属棒可沿导轨滑动, 接触良好,不计摩擦和电阻,其质量为m.两导  相似文献   

10.
苏科版初中物理9年级下册课本,第15章第2节“电功率”的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图1分别是一台电冰箱和一台电扇的铭牌.请你判断在12h内正常使用电冰箱和连续运转电扇,哪个消耗的电能少?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问题(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006年10月第1版):正常水位时,抛物线拱桥下的水面宽为20m,水面上升3m达到该地警戒水位时,桥下水面宽为10m。  相似文献   

12.
杨艺 《中学理科》2003,(10):27-27
20 0 3年高考理综第1 9题 .是一道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 .根据笔者阅卷时抽样调查 ,该题失分者较多 .笔者在此用三种方法解析 .题目 :如图 1所示 ,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 ,碗口水平 ,O点为其球心 ,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 ,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 和m2的小球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 ,质量为m1 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 =60°.两小球的质量比m2m1为 (   ) .A .33  B .23  C .32  D .22分析 :为了求出 m2m1,须明确题目意图 ,找准…  相似文献   

13.
初三物理《华东版》P136页,电功实验,如原图所示。闭合开关,电动机转动起来,钩码被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通电的电动机对砝码做了功。钩码增加的动能和势能是由电能转化而来的,电能是电的做功本领,笔者按课本做过多次实验效果都不太佳,主要是电动机不易固定,接线安装、闭合和断开开关等都不太方便,同时小电动机放在桌面上,移动砝码时后面的同学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14.
解宏毅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5):25-25,28
(一) 引言在测定水汽化热时,本人所用装置(装置Ⅰ)与课本提出的实验装置(装置Ⅱ)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装置的特点,并进行比较,最终提出一种更合理的设计方案。(二) 正文1 装置原理(1)装置Ⅰ: 装置流程图(图1)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代数》(下册)课本不等式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m是什么数时,方程x~2 (m-3)x m=0的两个根都是正数?从学生做作业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即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的两实根,则得出正确的解答.为了进一步挖掘本题的教学价值,在课堂上,我将本题变为:m是什么数时,方程x~2 (m-3)x m=0的两根都大于-2?我原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实现本题向课本习题的转化或者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题,但事与愿违,大少数学生采用下列解法:由于方程的两根都大于-2,则于是…  相似文献   

16.
刘金山 《物理教师》2007,28(5):10-10
新近看到一资料中有一道贴近生活的好题,其题目和解答如下.题目:有人自驾车出行,狗为了追上车而狂奔.已知车启动时与狗相距120m,狗可以认为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m/s.车的加速度为1m/s2.当只有狗与车相距小于20m时,驾驶员才能通过反光镜发现它,且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为5m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P107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引力常量很小,我们日常接触的物体的质量又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很难觉察到它们之间的引力。例如两个质量各为 50kg的人,相距1m时,他们相互的引力只相当于几百粒尘埃的重量。”我认为结合上下文在这里举这个例子不够妥善。 万有引力定F=Gm1m2/r2是有适用条件的, 这个公式中的距离r,是指两个质点间的距离。显然,这里两人相距是1m,间距很近,人就不可以视为质点。若用简化模型处理,把人近似看作为质量均匀的矩形薄板,则r为两薄板几何中心距离,若两人身高相等,如均为2m,则r=1m,r2=1m2。但若两人身高差异较大,如一人高为2m,另一人高为1m,则r=1+(1/2)2m  相似文献   

18.
电学实验题是每年各地高考必考试题,是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以考纲规定的课本实验为原型,在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变化、使电学实验试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使试题充满新意。本文将这两年各地高考电学实验试题进行归类分析,以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求水面的宽度 例1 如图,是一座抛物线型拱桥,当水位在AB位置时,拱桥顶离水面2m,水面宽4m;当水位下降1m后,求水面CD的宽.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讲授电功率这一物理量时是这样定义的:如果用电器在t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是W,则用电器的电功率P=W/t.把求解电能的公式W=UIt代入公式P=W/t得P=UI.这两个公式都可以用来求解电功率,教学中教师还会给出另外两个求电功率的公式P=U2/R,P=I2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