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节目主持艺术是充满魅力的情感沟通艺术,主持人的审美风格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和品位。主持艺术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就一定要重视情感体验教学。把音乐情感体验融入播音主持艺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播音主持情感的把握,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体会。本文透视播音主持教学环境,分析培养主持人音乐审美意识这一课题,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将播音与主持艺术同音乐情感体验紧密结合,在专业教育中融合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让专业教学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
杨宝琳 《快乐阅读》2011,(16):143-145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只有情感丰富的人才能用心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美。笔者从多年教学体会中感觉到学前教育学生应当学会把握体验情感的途径,再从生活中体验到的情感用于欣赏音乐,这是欣赏音乐的前题和基础,也是将来从事教学基本功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还是情感艺术,因为在众多艺术形式当中,音乐在情感表现方面最为直接和丰富。特别在声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声乐技巧掌握水平,丰富学生音乐感知力,完善学生音乐素养。在积极推进高师声乐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情感体验教学的关注,明确其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立足高师声乐教育实际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提出推进情感体验教学的策略,在升华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音乐艺术包含深刻的蕴意,又聚集人类丰富且美好的情感。情感体验是我们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情感体验应用到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现主要分析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向琴 《考试周刊》2013,(53):170-17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落实"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文章对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体验音乐的美感;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带着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为音乐作品中蕴藉的情感因素所感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6.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是体验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体验,体验性音乐教学法是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包彬彬 《考试周刊》2013,(3):192-192
音乐教育旨在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与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音乐,让音乐伴随学生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能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则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拨动人们美的心弦,激发出精神的火花,能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情感作为音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了解怎么样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中引起共鸣,从而达到真正地喜欢音乐和理解音乐。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用心体验音乐情感、陶冶情操,使他们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一、注重歌唱体验,培养歌唱兴趣,彰显音乐抒情特长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领域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  相似文献   

10.
龚燕 《家教世界》2013,(10):101-102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不同于生理快感和认识性、功利性的情感体验。因而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到音乐的美感。因此,在琵琶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应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在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我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他们自由的…  相似文献   

12.
<正>1.营造气氛,铺垫情感体验音乐教师是艺术的传播者,也是情感的培养者。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用"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句话来激励学生。要引起学生的"情",教师必须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构建特定的情感氛围,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让他们体验情绪。2.联系生活,点燃情感火种音乐的艺术就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教育气氛,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面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音乐课上,情感教学的过  相似文献   

13.
任何音乐艺术中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小学音乐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使身心和谐愉悦。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深刻体验音乐之美,更深入、自然地领悟音乐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教学能塑造幼儿的灵魂,能培养幼儿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幼儿一生的财富。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建立和谐的情感体验通道,以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感情的体验与反映。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都于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审美情感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审美艺术,音乐需要我们进行丰富的体验。在音乐熏陶中,人们的心灵可以得以净化,人格可以得以提升。音乐教育在音乐体验之旅中特别重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渐进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宁夏教育》2009,(6):59-59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新课标把情感渗透,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在音乐教学中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渗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实施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可以让人产生情感效应。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而情感,则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到音乐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应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情感性原则的要求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不同于生理快感和认识性、功利性的情感体验。在生理快感和认识性、功利性的情感体验中,人与对象有着某种实质性的要  相似文献   

20.
<正>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至关重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情趣几乎无处不在,在音乐欣赏、练唱等多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哪一处都不能脱离审美情趣而存在。音乐是情感的产物,审美情趣就是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要想实现成功的音乐教学,就必须加强对于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1.关注情感体验,不断进行审美熏陶。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需要进行情感体验。正如罗丹所说:"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