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郝更生在1927年《体育》上发表的《关于体育问题与克伯屈教授的谈话》为切入点,对民国前期我国体育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当时的中国体育缺乏正确的宣传;各种体育思想碰撞比较激烈;体育主要存在于学校之中,群众体育发展迟缓;社会民众对体育有疑惑;正式的官方体育组织还未正式确立。民国前期,中国体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孕育希望,这一时期为中国近代的体育发展打下了一定的思想、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体育权利本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加体育运动是人们健康体质、修养身心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一项具体权利。今年正值我国《体育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行十周年,对体育权利的涵义及性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体育法理论的完善,而且更有利于在实践中保障国民体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提炼出儒家“和乐教育”思想,并以此对孔孟之乡的农村学校体育的渗透与影响作了分析,其次对构建农村学校“和乐体育”教学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提出了农村学校“和乐体育”教学模式实验与推广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对“全面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学校体育》 2000年第 1、 2期连载了邵华同志撰写的题为《几种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的文章 (以下简称《邵文》 ),比较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建国 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20年来在我国影响较大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教学思想,使我们获益不浅。但,文章对“全面教育”思想的评述,我们有些不同的认识,在此提出来与邵华同志商榷。《邵文》认为:“这种多目标齐头并进的‘全面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确实使人感到无所适从。……这种追求在过去、现在的社会里,都具有浓重的‘理想’色彩,很难真正得以全面实现。” [1]笔者认为“全面教育”作…  相似文献   

5.
《当代体育》是目前国内比较优秀的一本足球类专业刊物。从我开始着迷足球之日起,《当代体育》就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我的信虫生涯也是由《当代体育》的天降信使栏目培养起来的,而且《当代体育》所附赠的漂亮的海报还丰富了我的签名收藏。在国内体育杂志附赠的海报中,《当代体育》的大型海报是独树一帜的,海报的纸质比较好,用铜版纸印刷,印刷质量很高,且海报的纸张比较厚,容易保存。海报所选的画面都比较精美,在国内其他体育类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5,(3):74-78
依据相关历史文献,对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体育报刊的内迁以及在战时陪都重庆创办的两份重要体育报刊——《中国滑翔》、《体育通讯》的出版情况进行考证,并比较了这两份体育报刊与抗战前最有影响力的体育报刊——《勤奋体育月报》在经营理念和体育报道内容上的异同点,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报刊的出版对弘扬爱国思想、传播体育知识的进步意义,从侧面对民国时期我国体育报刊出版事业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战略决策的社会考察与竞技体育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宏  任保国  颜斌 《体育与科学》2005,26(1):43-45,67
《孙子兵法》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十三篇,最重要的莫过于其首篇《计》.《计》篇不仅是全书的纲领,而且是研究战略问题的经典文章.其中关于制定战略决策的社会考察的辨证唯物思想,对竞技体育也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通过对《孙子兵法》战略决策中的社会考察的唯物辨证法思想的研究,探讨了《孙子兵法》中战略决策的哲学原理与唯物辨证法思想对竞技体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当科学地认识和对待专项体育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于1993年第6期发表了孙跃鹏同志《体育兴趣的培养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专项体育课立论》一文(以下简称《立论》),在体育教学思想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给人以许多有益的启迪,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弊端的剖析,也将对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专项体育课,有些问题也还有待于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必须明确开设专项体育课  相似文献   

9.
顾拜旦体育思想是继承前人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对体育、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总结.也是适应世界潮流而不断发展的。本文通过解读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来探讨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以下简称《意见》)既有宏观的思想引领,又有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也是对目前学校体育工作与课程建设中出现问题的梳理,同时也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学校体育工作与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本文作者重温了毛泽东同志作品《体育之研究》并指出我国建国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成就的取得,都是与《体育之研究》的思想指导分不开的。本文特别指出中国现在,将来体育的发展,必将要在《体育之研究》思想指导,才能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正> 历次《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都有其自身的继承与发展。即使是某些传统教材的保留与调整,也不单是分类学上的简单调度,而是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和时代的特定使命、教育教学思想的发展所确定的。作为体育教学主要内容的游戏也是如此。本文就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全国比较体育学术研讨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86年第4期曾报道了去年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在北京体育学院召开的“比较体育学术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编的《体育》分册,在同年的第九期转登了《比较体育学术座谈会纪实》此文。另外在各种体育期刊上还散见不少比较体育研究的文章,这为比较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做了初步工作,不少院系也认识到比较体育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开设了此门课,并组织课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宋银芬 《体育世界》2007,(12):32-33
本文通过对《体育之研究》中体育观点的探析,认为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精髓是"增强体质"、"健康第一",与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社会体育思想相一致,其次,毛泽东对体育功效、体育方法、体育价值观等的论述,也对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开展有极大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而取代了施行了10年之久的旧《纲要》。新《纲要》已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施行。为此,有必要对新旧《纲要》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认识与理解,促进新《纲要》的贯彻实施。一、课程指导思想与观念的更新变化旧《纲要》中所体现的课程指导思想是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新《纲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体育课程要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培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学校体育也从竞技体育中走了出来,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也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新的《标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定产生。那么,新《标准》到底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哪些转变呢?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标准》的实施使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以前教师在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暴露出学生身体锻炼与体育技能培养的矛盾、教师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体质评价等问题,本文对我国和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代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现状 1.体育教育理念缺乏人文精神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在目标的定位上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受到广泛的认同.我国学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主线始终是体育文化的化身,而对体育文化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认识也是较为简单,认为提高文化素质就能提高体育人文精神修养.  相似文献   

19.
孔子体育思想的要点是重修养,轻竞技;重欢娱,轻暴厉,重技巧,轻力度;重才德,轻出身;重志气,反贪欲。孔子体育思想的特点是实用、中庸。  相似文献   

20.
王平 《体育世界》2007,(10):52-5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重在推崇"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孔孟思想,但鄙视读书,重武轻文的观念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根深蒂固,自从西方体育传入我国强调单项技能的潜力,挑战极限,张扬个性,公平竞争,勇敢进取的体育精神已逐渐渗透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主张"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