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71年 ,M .S .Klamkin建立了如下一个涉及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式[1 ] :ab bc ca≥ 13(a b c) 1a 1b 1c . ( 1 )在文 [2 ]中 ,宿晓阳先生给出了Klamkin不等式的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2.
在文[1]的基础上讨论了Gauss—Markov结构下线性变换对GM估计所产生的偏差,并减弱了文[1]的相关条件,给出了同一可估函数的GM估计具有不变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个数学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问题 《数学通报》2002年8月号问题1388为: 已知x>0,y>0,且x+y=1,求证 文[1]给出了不等式(1)左式的下界估计:文[2]给出了不等式(1)的指数推广:  相似文献   

4.
对于收敛 P一级数的和,文[1]给出了一个近似值公式与估值不等式.此后,文[2]作了改进,即:若令 P=1 x(x>0)本文对上述(1)式和(3)式又作了改进,给出了更精确的估计式,即证明了: (4)式说明:(1)式给出了近似值(2)式的绝对误差限,σ_1(x)=(1 x)/2n~(2 x),而这个绝对误差限实际上还可以减小一半,即由(4)式σ_2(x)=(1 x)/4n~(2 x)=1/2σ_1(x).这不仅提高了,近似值的精确度,而且对于予定精确度的问题可以减少计算工作量.(5)式给出了比(3)式更小的σ(x)取值范围,如  相似文献   

5.
文[1]给出了用构造“零件不等式”证明一类积式不等式方法,非常巧妙!受文[3]的启发,笔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给出这类不等式的另一种新的证法,首先给出一个引理.  相似文献   

6.
文[1]提出一个猜想:设xi>0(I=1,2,…,n),n≥3,n∑I=1xi=1,则∏n I=1(1/xi-xi)≥(n-1/n)n①. 文[2]用逐步调整法证明了①式.文[3]细致地探讨了①式的证明策略,用拆项法和磨光变换对①式给出了两种初等证明.  相似文献   

7.
引用文[1]的定义式作为定义1,然后将定义1的求和形式推广到积分形式,把文[1]的定理1推广到定理2并给出定理2的证明和3个推论  相似文献   

8.
在文[1]、[2]中,笔者给出了三角形一类带约束条件的R-r-s不等式的简化证法.本文进而给出关于三角形三边的三内角  相似文献   

9.
<正>文[1]给出了如下的Can-Hang不等式:  相似文献   

10.
文[1]探讨了组合恒等式 C_n~k·C_k~m=C_n~m·C_(n-m)~(k-m)(m≤k≤n (*)的特点并给出了它的一些应用。 利用(*)式我们可以给出与组合数和等差数列有关的恒等式。文[1]中的例4就是一例,此处作为:  相似文献   

11.
给出Bernstein多项式逼近阶的新估计,推进了文[2]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文[1]按抽象函数关系式分类,给出了六种类型抽象函数的解题策略,涉及的函数原型有正比例函数(特殊的一次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文[2]按求解函数解析式、函数性质等问题设置进行分类说明赋值法在抽象函数中的应用.文[3]则把一个熟知的结论[4]作为引理,巧妙地给出抽象函数奇偶性的新证法.  相似文献   

13.
文[1]用构造函数的方法给出了系统(1)零解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用显式确定其系数缓变的界限,以及非线性系统(2)的附加项的界限,本文在文[2]的基础上,用另一个函数明显地给出了系统(2)非线性附加项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文[1]给出了圆锥曲线的一个性质,即文[1]的定理1-8,读后颇受启发,但觉意犹未尽.本文拟对这一性质进一步探究,探究其变式及推广,并应用推广性质解决原性质无法解决的问题.先把文[1]的性质抄录如下(为节省篇幅,把原定理加以综合):  相似文献   

15.
文[1]给出了椭圆两弦端点处切线的两个有趣性质,作为文[1]的补充,文[2]给出了双曲线两弦端点处切线的两个有趣性质.作为文[1]和文[2]的又一补充,本文给出抛物线在两弦端点处切线的两个有趣性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文[1]给出的一类半参数广义线性模型(semi-paramctric GLM),利用惩罚似然方法得到参数和非参数函数的惩罚似然估计。同时指出极小惩罚似然估计与惩罚加权最小=乘估计等价。  相似文献   

17.
文[2]受文[1]启发,给出"背景不等式":abc≥(a b-c)(b c-a)(c a-b)的若干运用,实际上abc≥(a b-c)(b c-a)(c a-b)是Schur不等式的特例.  相似文献   

18.
文[1]与文[2]分别给出了圆锥曲线直角弦上点轨迹的统一方法,其中文[1]利用高等数学中的导数知识证明定理1,文[2]虽用初等数学方法证明了定理1,但证明过程过于繁琐,以中学生的运算能力难以完成.本文另辟蹊径,给出一种简捷证明方法,并对文[1]与文[2]中的结论进行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宋庆先生在文[1]给出了4个不等式猜想,杨志明先生在文[2]证明了文[1]的猜想1和猜想3,又提出了4个猜想.本文拟给出文[1]猜想3和文[2]的4个猜想的三角证明,并进行适当的统一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文[1]给出了几个结论和一个猜想,文[2]对其中的两个结论"给出了一种更好的证明方法,以便于说明猜想的正确性";文[1]和文[2]给我们许多启迪,但是,笔者认为文[2]的方法并不简单,本文给出较简单的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