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学塾对塾师任职资格的要求,社会舆论对塾师的评价,集中在品行、学识、尽心和善教四个方面。为了保证“师范”的品质,人们往往选择老成和自己熟识的人充任塾师。在判定塾师的学识时,他在科举考试上获得了怎样的功名是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启蒙教育事关重大,塾师不仅要尽心职事,克尽职守,而且要掌握训读之方,善教会教。  相似文献   

2.
申国昌 《教育研究》2012,(6):123-128
明清塾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活跃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他们在接受生存挑战的艰难生活境遇中承载着为无数城乡幼童发蒙、为乡民义务服务以及传播文明与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明清塾师既是一个处于文化教育领域底层而发挥着巨大文化教育作用的阶层,也是一个生活落魄、穷困潦倒的群体。塾师的入职活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业余活动呈现了明清私学教育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3.
塾师是古代承担启蒙教育的老师,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明清时期的塾师,他们因科考失意且多出身寒门,仕途上的穷困和经济上的清贫使得他们只能以舌耕为业,落魄塾师成为他们的代名词。塾师的悲惨境遇本应得到世俗的同情,但在明清文学作品中,塾师成为被丑化、嘲讽的对象。这种不谀反讽现象,既带有文人自嘲、情感共鸣因素,也具有作者童年记忆、社会观念转变等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明清时期,塾师与东家的关系是多重而复杂的,除了雇佣关系外,还夹杂着师徒、姻亲、同族、朋友、官民等关系。塾师与主人通过饮酒作乐而增加情谊,通过相互的经济帮助而加深情感。塾师在帮主人解决文字工作,出谋划策,协助主人办理家庭内外事务的过程中,逐渐地融入主家,使自己的宾客角色逐渐削弱,最终使宾主之间和谐融洽,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开始了现代化改良进程。江西私塾亦进行了现代化改良,经过调查,对塾师进行改造,改变私塾教学活动等措施,江西私塾改良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改良成绩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因科举的需要,私塾教育十分兴盏。塾师作为明清小说中的特殊群体,还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为例,通过对塾师形象及其生存处境的分析,探究从事塾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底层文人的悲剧性命运及其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以期成为明清时期塾师、教育乃至社会研究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7.
许多现代作家受过塾师教育,这种现象构成了塾师文化。塾师文化对现代作家的模式、文化品格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乃至现代文学的民族化特色都产生过影响。现代作家在后来的自传与回忆录等创作中,总不忘提及塾师,对他们的态度也是矛盾复杂的。将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与现代作家的关系显得很不够,但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现代作家及现代文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许多现代作家受过塾师教育,塾师对作家的影响构成了塾师文化.塾师文化对现代作家的模式、作品风格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乃至现代文学的民族化特色都产生过作用.转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与现代作家的关系显得很不够,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现代作家及现代文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尤其是清末民初的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改良主要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塾师、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展开,而其核心在于塾师的改良。本文对塾师在历史长河中的辛苦劳动及其积极的历史作用给予肯定,对塾师在私塾的近(现)代化改良中消极性的历史嬗变进行了分析,以此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教育史的改良历程。  相似文献   

10.
打油诗趣话     
1906年,13岁的毛泽东在私塾读书时,有 一次,在课堂上偷看《水浒》被塾师发现后,遂 被塾师拖到天井罚站,并让毛泽东以“天井”为 题作诗。毛泽东面对天井里的积水、卵石和小 鱼,吟成了如下一首“打油诗”:“天井四方方, 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 里水,永远养不长。”塾师见毛泽东文思敏捷, 便让他回到了座位上。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学中师生相依的艺术与策略从师生平等、教师内在权威、教师信任和鼓励等角度,阐述了师生和谐教学交往的关系,它是声乐教学活动富有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自主学习意味着"学习者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师生协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完成考核评价是外语自主学习协商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协商"使"教师赋权于学生",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学习者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思想,师生在平等协商对话中实现了课程的创生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行成性评估是近几年来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查和考察的一种主要教学评价体系,是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估注重学生的各种真实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本文简单论述了形成性评价研究域、必要性以及形成性评估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对话教学是体现新课标"以生为本"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是影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角色向现代多元化角色转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认同与新课标理念并不一致。对话教学的师生主体间性特征,要求教师重塑课堂角色,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启迪者与帮助者、教学过程的推进者与协调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路人与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ARS教学应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以CATAALSYT模型作为分析框架,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枝术三个维度论述ARS教学应用的优势和挑战。即ARS有利于教师开展基于形成性评估的灵活教学、增进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业成绩;ARS技术支持匿名应答、即时反馈。但ARS对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的覆盖面、问题设计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学生面临对新的学习方式的适应、讨论中增加了混乱和迷惑以及被ARS监视的挑战;ARS技术本身有待完善、应用培训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有:课程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网络教学;网络课件不符合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网络教学缺乏过程性;学习支持服务不规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措施: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分工明确的教师队伍;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活动;通过制度建设改进学习支持服务的规范性;积极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与联系,两者重在学法,并可相互转化。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过分集中在教师的教法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变革方面,学校和教师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法方面,忽视对学法的研究和指导,从而造戍教法和学法脱节,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要扭转这种教法与学法脱节的局面,师生就要在教法与学法问题上形成良性互动。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法,引导和指导学生探索相应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成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从而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利用问卷调查,以西安市高校教师为实证研究对象,从高校新老校区分离的角度研究职住分离给教师工作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新老校区空间分离后,对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与同事交流时间、参加会议报告时间、课外教学活动时间影响均较大;利用图书馆资源略有不便;对教师备课时间、进行实验时间影响较小;对不同职住关系下的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利用图书馆资源方便程度、实验时间影响研究发现,职住分离程度越大时,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0.
英语写作教学正面临着改革教学模式的严峻考验,很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的讲解,尤其是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讲解,而缺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真正参与。因此,亟须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将以英语写作教学为出发点分析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过程写作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