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学习到改革:中国体育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体育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有的甚至是苏联模式的直接移植。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高教体制模式、高教结构模式三方面对中国体育高教的某些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改革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党为摆脱苏联模式、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曾在思想上进行了可贵的突破,不仅着手于突破苏联模式,而且也在面向中国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了全面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理论,可谓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思想的先声。  相似文献   

3.
前言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否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党的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指引下,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成立"体训班"和选派运动员赴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深造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竞技水平,形成了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建国初期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给我们两点历史启示,一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基本宗旨;二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苏联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下,体育运动体制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苏联的体育改革虽然强调注重群众体育,加强群众体育的管理和推动群体活动的开展,但这决不是意味着要放弃或者削弱高水平竞技运动。苏联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6.
郑海霞,身高2.04米的女篮巨人。谢苗诺娃的退役,郑海霞的出现,使世界篮坛为之一惊;世界女篮第一中锋后继有人。苏联篮球界大感惋惜;谢苗诺娃的继任者不是苏联人,而是来自黄河之滨的郑海霞。有人为她开辟“空间”时间和空间,人类生存之必然。海霞那高大而健壮的身躯,需要比常人更多的空间,这在一般人的生  相似文献   

7.
总结经验的必要性,人所共知。对实践缺乏总结或总结得不好,亦属一般。邓小平同志在讲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时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这是需要我们认真领会的。在讲到体制改革时,邓小平同志说,原来的体制是从苏联模式来的,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同时指出,体制改革大困难,涉及的人和事很广泛,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解决体制的问题,是改革的根本。对旧体制上的问题,要花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地进行总结。本文不是做这样的总结,仅是回顾历史,浅谈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体会,抛砖…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外高教史上的纷争和现状.结合"人文·科学"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终身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重建等指出新阶段高等教育肩负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艰巨的任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是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2018年8月21~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大会中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德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必然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所以研究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子 《上海集邮》2000,(5):38-39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无比辉煌。由于种种原因,1991年末,一个具有74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大国解体了。苏联邮票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试论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概念进行了讨论,概述了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性质和特点,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概述了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及上国际互联网查询等研究方法 ,笔者对我国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中外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受前苏联教学模式和传统学年制的影响 ,我国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与美、日相比 ,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  相似文献   

13.
As mountaineering was a non-Olympic sport and of no military relevance, it did not obtain any support of the socialist state. Consequently, it wa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mountaineers to obtain visas and financial or material resources. Invitations from the Soviet Union (SU), well-paid side jobs and self-made equipment were just some of the things necessary to be able to get into the highlands. From the end of the 1970s the emerging ‘hippie-generation’ brought new life into the scene of traditional alpinists. These young people travelled into the Soviet Union with the help of a so-called ‘Transitvisum’. They stayed in the SU illegally for several weeks or even months, always being weary of the police. Not having much financial possibilities, they travelled mostly by train or by hitchhiking and thus got into close contact with the Soviet people. Due to their experiences the alpinists were able t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the official socialist discourse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 and to realise the possibility of liberty. They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avant-garde of the massive exoduses or escapes of thousands of GDR citizens in 1989 through one or more eastern countries which initiated the collapse of the GDR.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调查材料和亲身实践入手,简析了独联体(前苏联)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体制,揭示了其强调基础、注重能力和重视实习、逐步提高等两大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必须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建国初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创建,实际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2年,主要是实现了由旧体育向新体育的根本性转变;第2阶段1953~1956年,主要是模仿前苏联模式而建构新中国的学校体育体系.从1956年国家颁布第一个全国性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开始,标志着具有前苏联模式的我国学校体育体系形成,并从此影响了我国学校教育近5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oviet sports agency Sovintersport, which was creat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became an import–export company for everything related to sport in the Soviet Union. Sovintersport and its subsidiary companies were responsible for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sporting equipment, negotiating sponsorship contracts with foreign companies, as well as the transferring of Soviet athletes and coaches to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will, therefore, analyse the operations of Sovintersport and its subsidiary companie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87 and 1991,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foot-ball related operations. Sovintersport is in many ways is an excellent case study, which illustrates how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rporations that were set up during Gorbachev’s reign of the Soviet Union, operated. Sovintersport demonstrates how football in the Soviet Union turned from a spectator sport into a valuable asset that was worth capitalizing on.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育理论西方化”、“反对前苏联教育理论”,“两个主义之争”、“两个中心之争”等一系列问题的剖析,认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主义”无关。指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直面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走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俄(苏)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丹 《体育学刊》2001,8(2):14-17
俄罗斯的苏联时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产生了不同于西方的体育形态,形成了一些具有特别含义的体育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基本上反映了苏联体育运行机制的特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我国体育产生过影响。探讨这些基本概念及其代表的俄(苏)体育,对拓展我们的体育视野和思路,深化体育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50年代学习苏联体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政治形势和体育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体育界着重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管理体育的体制、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建立职工体育协会、建立运动竞赛制度等。这对我国的体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缺点是在有的问题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够,同时学习其它国家的经验不够。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中,仍需广泛地学习各国对我国有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0年代苏联体操和中国体操的现状及中国学习苏联体操经验的原因、成效等进行研究。文章认为苏联体操对中国现代体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我国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先进的体操理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加快了中国体操向世界体操强国迈进的步伐,客观上为中国体操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