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元朝人乔梦符有"豹尾"之说,结尾要像"豹尾",结实、有力。明朝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人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人执卷留恋,若难遽别。"这些都道出了结尾的特殊作用。精彩的结尾,能为文章增光添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下面从中考满分作文中归纳出几种扮靓文章结尾的方法,供同学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元朝人乔梦符有"豹尾"之说,结尾要像"豹尾",结实、有力。明朝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人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人执卷留恋,若难遽别。"这些都道出了结尾的特殊作用。精彩的结尾,能为文章增光添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收口"即结尾.古人在谈到文章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所谓豹尾,即指文章结尾时,笔法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且留有余味.结尾是文章的压台戏,要唱得精彩,要大音余响,荡气回肠,韵味绵绵. 事实证明:成功的文章,其结尾总能给读者留下"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下面结合考场作文等实例,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结尾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精当的结尾,会使全篇大放异彩,熠熠生辉。如果一篇文章中心明确,构思新颖,语言精彩,但如果收尾不好,成了败笔,岂不令人扫兴?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结尾是作文结构中最后一环,结尾的好坏,关系到全篇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考生最后的得分情况。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行文不能虎头蛇尾,而要精心设计"豹尾",文章的结尾毋庸很多文字,往往只要一段就够,但力度要大。如何亮出精彩的豹尾呢?下面介绍几种必尾法:  相似文献   

5.
<正>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的"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其中结尾要像"豹尾",飞扬、有力,它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确实,文如撞钟,结尾如果能打动人,给人余音不绝的美感,那就美不胜收了。这里谈谈几种文章结尾的方法。一、总结全文,点明题旨,画龙点睛无论记叙还是议论,在文章收尾时再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巴金的作品《小狗包弟》的结尾——"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情真意切,真挚动人,高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语文老师在评讲作文的时候,首先会对学生说,好的作文要有好的开头和结尾,这才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尾一样警策有力。文章开头能够不同凡响,震撼人;结尾能够余意未尽,耐人寻味。这样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作文也提高了层次。那么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呢?我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学华 《新高考》2010,(3):10-11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同开头一样,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元人乔梦符认为,好的结尾应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明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Z2)
金牌教练精讲古人作文重视结尾,把好的结尾比喻为"豹尾",要求结尾简明有力,"如截奔马",留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成功的作文,结尾总能给读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词虽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历来倍受重视。明朝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即结尾要短小精悍,刚劲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成功的作文,结尾总能给读者留下"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印象。下面结合实例归纳介绍八种实用的考场作文结尾技巧。一、照应式结尾1.照应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与话题、主题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中的最后一环,其优劣对考场作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谋划文章结构,决不能虎头蛇尾,而应成竹在胸,精心打造响亮而有余味的"豹尾"。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这是最实用的技法之一,一般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然后在结尾处照应开篇,强化全  相似文献   

11.
四、中考作文之豹尾篇“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一个生动有力、韵味无穷的结尾,会照亮全篇,让文章通篇增色,使内容得以完美展示。宋代洪迈也曾说过“一篇之妙,在乎落笔”,那么如何为记叙文的结尾抹上鲜亮的一笔呢?下面举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供大家借鉴:一、归结全文,水到渠成。如仙桃市中考作文《阳光满路》,本文记叙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古人在谈到作文结尾时常以豹尾作喻,是指文章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唐代诗人自居易  相似文献   

13.
“头难起,尾难收”,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千万不可轻视的。“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尾结得好,能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正如明朝许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新颖,能收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我谈谈关于记叙文的几种结尾方式,以供同学们在作文时参考。一、巧合式。文章结尾处不是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来安排人物的最终命运或事件的最后结局,让人既感到吃惊,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带…  相似文献   

14.
“头难起,尾难收”,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千万不可轻视的。“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尾结得好,能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正如明朝许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新颖,能收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我谈谈关于记叙文的几种结尾方式,以供同学们在作文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古人常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就是说文章结尾要简明有力,使文章升华,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当考生写作时,往往考虑的是题目与开头,而结尾处草率收兵,结果落得虎头蛇尾的惨局.好的结尾会给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感.因而,文章的结尾应考虑这样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作文亦是如此。古人曾把文章结尾比作“豹尾”,也就是说文章的结尾要做到短小有力,深化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处理好文章的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有"凤头""豹尾"之说。"凤头"者,文章开头要秀气、漂亮;"豹尾"者,作文结尾要简短、有力。的确,精妙的开头"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眼球;结尾则"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让读者感到"回眸一笑,魅力顿生"。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将开头、结尾定为评分点,但在实际中,开头、结尾的优劣往往是评分的"第一印象"和"最后  相似文献   

18.
岳力 《小读者》2012,(12):32-33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古人亦曾说过,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雄健、有力。好的结尾应该让人掩卷之余浮想联翩,遐思万千。一、概括全文文章结尾时,把全文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点明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种结尾法,作者的结论一定要正确无谬。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说的是工艺制作的收尾一环是最为重要的。作文亦是如此。古人曾把文章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即凤头、猪肚、豹尾。说的是开头要漂亮、俊秀;体干要饱满、充实;而结尾则要做到或结实有力或如“撞钟,清音有余”。怎样才能让文章结尾做到又快又好呢?下面介绍7种结尾方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0.
田开友 《高中生》2014,(5):10-11
俗活说:“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的最后一环,其好坏对考场作文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考生谋划文章结构时绝不能虎头蛇尾,而应成竹在胸,精心打造有亮点的“豹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