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赣南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 ,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发生于赣南的文化事象都应视作客家文化。与闽西、粤东相比 ,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富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  相似文献   

2.
客家祠堂是客家宗族祭祖的首要重地,也是客家人的情感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明作为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的重要地区,拥有大量的客家祠堂,其堂号、楹联、建筑格局反映了客家人崇祖观念之深;其族谱、祠碑、楹联反映了客家人移民道路之艰;其祖训、功能反映出客家人耕读思想之重;其选址、布局反映出客家人风水文化之盛。客家祠堂是研究与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陈艺琳 《考试周刊》2012,(85):27-28
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拥有着丰富且独特的客家文化。赣州客家饮食文化有着其独具魅力的特色.客家菜肴名的文本翻译成为传播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但相关方面的翻译研究却不多。因客家文化及客家菜名有其特殊之处.本文试从异化翻译角度研究赣州客家菜肴名的英文翻译.以期完善客家饮食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概述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利用客家文献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分析客家文献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由此着重阐述了客家文献对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事象,对它本身的研究可以窥视客家文化的个性色彩。从历史判断、现实状况、自然地域和人文特征上看出客家山歌丰富的文化语境,即客家山歌具有历史承传性、流布广泛性、鲜明地域性、真挚情感性和劝谕功能性。  相似文献   

6.
日益兴盛的客家研究集中在源流、语言、文化事象和文化特质四方面,而“身份认同”作为一条贯穿于这四大研究重点的内核逐渐显现。导致身份内核这一研究表述越来越清晰的动力是客家学与客家实践的紧密结合:方法的转向、地域的均衡化、研究者身份的多样化以及实践中“新客家运动”的兴起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日益兴盛的客家研究集中在源流、语言、文化事象和文化特质四方面,而"身份认同"作为一条贯穿于这四大研究重点的内核逐渐显现。导致身份内核这一研究表述越来越清晰的动力是客家学与客家实践的紧密结合:方法的转向、地域的均衡化、研究者身份的多样化以及实践中"新客家运动"的兴起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客家儿童虎头帽蕴含着丰富的客家习俗与中原文化及客家文化。从赣南客家虎头帽前额图案的造型特色、色彩特征可解读客家人长期积淀的客家精神和悠久历史、寄情于物的育儿理念以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宣传、商业投资、联谊交流、学术研究等社会行动,"客家"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和一种文化资本,在大陆客家地区逐渐形成共识,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这一过程与20世纪初期出现的客家研究热潮相比较,具有不同的建构背景和建构方式,但是二者所具有的建构逻辑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宁化石壁地处赣南闽西交界之要冲,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历史上客家先民最重要的聚居地与再迁出发地,见证了客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是客家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地域性标志。客家文化应由"前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和"后客家文化"三部分组成。作为"客家祖地",石壁集中体现了"前客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漂泊中的宗法文化、家族文化、血缘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文化客家"论者否认血缘文化在客家形成过程中之重要作用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客商"有深沉的教育情结。在客家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情结为客家地区的教育从科举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为梅州成为声蜚海内外的"文化之乡,"为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客商"在继承中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征程中对客家历史人文精神作出了深刻而独特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客商"是延续到当代的两大传统商帮之一,是目前华商网络的主要成员。"客商"在近现当代史中有着不可抹灭的影响和作用。"客商"实业救国,资助民主革命,是一支热心公益、崇文重教的爱国商帮。在"客商"起家、创业、经营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共性,这些共性的形成跟"客商"所属的客家文化影响有关。从一个民系的文化角度出发,寻找客家文化对"客商"精神、"客商"人格的影响,更有利于拓宽客家文化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面对21世纪,客家文化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守护客家文化",这是摆在客家人与客家研究者面前的一项新的重大课题。所谓"守护客家文化":一是保护既存的客家文化;二是深入挖掘已被流失的与尚未挖掘的客家文化并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客家人从古至今英才辈出,究其原因,与传统的社会学风和“诗礼传家”的家庭学风有关,也与生活环境困苦,以读书作为谋生之路有关,还与当时府、州、县的一些官员重视教育,持“兴学德政垂后世”的观点有关。新中国成立以后,客家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并仍保持全国较先进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旅游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随着以侗族文化为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得到发展,当地政府认识到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侗族文化变成了"民族文化的象征"。但在文化保护活动中,本地人口占少数的汉族文化没有引起重视。文章以侗族与客家妇女做的布鞋和绣花鞋为例,考察以被他者表达的民族文化和不被重视的两个不同民族的同样的物质文化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引起的相对应的变化和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客商"由传统商帮发展成为今天跨国界的实业家组织,在近现代为国家复兴与建设作为了杰出贡献。"客商"不仅是"实业救国"和"实业兴国"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近现代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的积极支持者;"客商"为中国传统"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杰出贡献,是现代"儒商"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客商"也是近现代"华商"网络的倡建者和积极推动者。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要求当代"客商"同所有华商一起,共同弘扬优秀儒商文化,团结合作,树立爱国济世、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儒商情怀,提高竞争与发展素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自强而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17.
闽南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南部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四个县的15个乡镇。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的归属存有争议。对闽南客家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特点方面,将闽南客家话和闽西、粤东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闽南客家话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要从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闽南客家话的语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作为客家人已经习惯了的精神向度和价值取向,客家文化浸润了闽西客家文学;闽西客家文学自两宋出现萌芽到20世纪的逐步成熟,经历了从民间到殿堂的发展过程;自觉清醒的客家意识,成为20世纪闽西客家文学创作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普适的价值,客家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客家地区高校应充分挖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学视域研究客家文化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这不仅仅是构建“客家学”的需要,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回应,更是对文化人类学中族群研究的一个补充和升华。从实践层面看客家文化的本身,无论是客家文化中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还是客家人的自然崇拜,都蕴含着鲜明的生态思想,无不彰显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对其生态维度的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必须在客家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中树立生态意识.使自然与人文达到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