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兽医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重要学科,是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由于其抽象且深奥,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本文对《中兽医学》课程进行了简介,对该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了描述和举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中兽医实用技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兽药生产技术"是高职兽药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都有待探索和改进。通过课程定位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进行了"兽药生产技术"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通过项目化教学,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项目执行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从而有助于提高兽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畜禽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拥有相当丰富的病证防治技术,几千年来对我国畜禽的繁衍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宝贵遗产,加以整理提高,更好地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四化建设需要。我们选编了部分育肥、防治猪传染病及鸡病方面的中兽医古方,供同道们参考。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学教育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乎着动植物健康和人类卫生。在中国,随着兽医学科的不断拓展和兽医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兽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立足中兽医学发展视角,首先论述改进中兽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再分析中兽医学教育现状、中兽医学教学方法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中兽医学教学方法的策略,旨在促进中兽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畜牧业的产业化和食品贸易的全球化,以及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展开,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肉、蛋、奶、水产及其制品)安全尤其引人瞩目,而兽药残留问题作为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开始成为消费者关心的焦点。于是,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率的方式,做好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残留检测,把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关,就成为摆在动物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主持的农大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在兽药残留领域所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由他主持完成的2006年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及化学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与试剂盒产业化",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升我国在药物残留和化学污染物分析领域的研究地位,促进快速检测试剂盒产业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将为我国药物残留和化学污染物监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邝荣禄,原名邝焕光,广东台山人,是我国著名兽医学家、禽病学家、教育家,中国畜牧兽医界先驱,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广东省家禽研究会创始人;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禽病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兽医学科评议组第一届成员,全国首个"养禽与禽病防治专业"和全国首个"禽病学专业"硕士,其主编的《禽病学》是全国禽病科学第一版统编教材.新中国成立后,邝荣禄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国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宝贵基础.  相似文献   

7.
兽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兽医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兽医临床技能和在兽医临床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发展,社会亟需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兽医学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校兽医内科学等兽医临床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临床兽医学人才刻不容缓,特别是培养出适应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具有实际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本文论述了兽医内科学教学方面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兽医学研究生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技术,为后续开展研究课题打下基础,文章从调整理论和实验内容、改革考核方法和完善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教学和实验改革的初步探索,以期为兽医学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兽医学是祖国的宝贵遗产之一,数千年来为我国历代畜牧生产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对世界兽医事业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作过指示,要努力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加以提高,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兽医学。  相似文献   

10.
对比“五脏”──试论中国兽医学与现代兽医学五脏概念的异同湖南刘振湘,唐小玲中国兽医学(中兽医学)中的脏腑名称虽然与现代兽医学的名称基本相目同,但二者的概念,功能并不完全一致。中国兽医学是以功能(生理)为核心,再派生出结构、病理。现代兽医学是以解剖学为...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兽医病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桥梁"课程,连接着"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课程,其中蕴含了大量且特有的思政元素。通过对"兽医病理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明确了"兽医病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与思路,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实践课程思政融入的方法,并提出促进教学改革的几种方式,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临床兽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其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与未来专业发展方向。目前,在临床兽医学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高校要着重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考核办法等方面做出积极改进、优化,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临床兽医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编委风采     
正范红结,男,教授,博导,我校杰出校友,《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特约编委。1990年6月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原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兽医专业,2003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计划"首席教授,预防兽医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农业科学》编委等职。  相似文献   

14.
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兽药残留问题较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态环境,阻碍了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分析了我国兽药残留主要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危害并提出了解决兽药残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兽医学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战略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赋予了兽医学更大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大学本科教育要重视培养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兽医应用人才。兽医学教育要顺应这些社会发展的变化,重新定义应用型兽医学人才的素质内涵,用整体知识观改革基础兽医学教学体系。作为动物微观形态学实践载体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是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独立课程,所以必须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课程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使之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衔接和知识转化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兽医外科手术学是联系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培养兽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习环节。笔者对兽医外科学理论与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处理问题一直是分析检测人员关注的热点。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样品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阐述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对这一技术在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陈毓  于生兰 《考试周刊》2010,(55):222-222
我国兽药类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办学条件相比人药专业有很大差距。文章作者就高职兽药专业的生源、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兽药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有关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并且是一个农业大国,寄生虫分布广泛、动物感染率高,寄生虫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肉类市场的开放、旅游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某些寄生虫病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一些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并殖吸虫病、囊虫病、弓形虫病,已对我国人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就要求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寄生虫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今后的兽医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家畜寄生虫学一直以来是动物医学五大临床专业课之一,它不仅是预防兽医学——控制动物群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兽医学一个体疾病诊治的重要内容。 教学改革是21世纪高教改革的主题。自1995年起,东北农业大学家畜寄生虫学课时已由原来的95学时改为72学时(减少24,2%),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难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寄生虫学教研室在教学工作中作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出版的传统定义。虽然数字出版会对我国传统出版产业构成威胁,但是传统出版仍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目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创意出版和按需印刷是实现传统出版转换和变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