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璐 《时代教育》2009,(5):206-206,208
本文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对奥巴马获胜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揭示政治演讲中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使用这些手段能在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使演讲达到感人至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对布莱尔在欧洲议会上所发表的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揭示政治演讲中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分析表明在政治演讲中,陈述语气、祈使语气、情态动词、情态附加语、情态隐喻、评价和人称系统等是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语言手段,使用这些语言手段能在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达到演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等方面,分析奥巴马获胜演讲语篇中的人际意义,揭示政治演讲语篇中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4.
任何言语本身都充满了人际意义,本论文将以美国历任总统在中国高校所做的演讲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人际功能和评价理论为基础,尝试从实证的角度,以人称、情态和评价为理论切入点,研究政治演讲的人际意义的建构实现方式,并力图探索政治演讲这一体裁的语言特点,以及演讲者如何通过各种人际意义实现的各种手段达到其演讲目的。  相似文献   

5.
钟声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123-127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语言的选择和人际意义的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就职演讲这种特殊演讲题材下语言选择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分析为理论指导,分析希拉里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演讲的人际功能实现方式,主要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展示政治演讲中人际意义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万绍文 《考试周刊》2012,(40):16-17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对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平息暴乱后发表的演讲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研究演讲如何传递演说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称代词是政治演讲语篇中实现人际功能最直接的手段。从系统功能语法人际纯理功能的视角,对丘吉尔的演讲词"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进行语篇分析,探讨人称代词在实现人际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对科技语篇、广告语篇和演讲语篇等各种不同语篇进行人际意义分析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揭示了不同语篇在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和评价资源分布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理论视角下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在传达人际意义方面有相似性和典型性特征,说明了演讲语篇中语言模式的选择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演讲语篇蕴含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情态动词是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政治演讲语篇包含丰富的人际意义。各类情态语义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表明,运用具有认识、道义、动力等不同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有助于演讲者调节与听者关系并说服听者,从而实现演讲语篇所具有的“求取”等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以2013年奥巴马国情咨文演讲为语料,从语气层面分析该演说的人际意义以及演讲者如何通过人际功能实现其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3.
汪凤 《华章》2012,(18)
文章以韩礼德人际功能为理论,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呼语,两篇中英文毕业演讲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即中文演讲更感性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而英文演讲更理性化,分析道理.文章旨在揭示演讲者如何实现人际意义,从而指导读者更好地欣赏和撰写毕业演讲;与此同时,反映了中西方人们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为主要理论,在语气和情态两个子系统的框架内,对奥巴马在海军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多使用陈述语气来阐述信念、表达肯定、树立权威;在情态方面,多使用中高量值情态动词来说服听众以响应自己的号召。借此,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运用人际功能的手段对自我形象进行有效建构,以实现其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为主要理论,在语气和情态两个子系统的框架内,对奥巴马在海军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多使用陈述语气来阐述信念、表达肯定、树立权威;在情态方面,多使用中高量值情态动词来说服听众以响应自己的号召。借此,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运用人际功能的手段对自我形象进行有效建构,以实现其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近年来经过众多功能语言学家的努力,它在话语分析方面的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韩社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主要理论,以奥巴马的胜利演说词<变革已降临美国>为语料对政治演讲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政治演讲中,演说者多使用陈述语气来阐述信念、表达肯定、树立权威;在情态方面,多使用中高量值情态动词来说服听众以响应自己的号召;而在人称方面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we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加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叶婧晶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43-44,47
评价系统是Marti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提出的涉及人际意义的理论。其中态度系统和介入系统能很好地运用于分析政治演讲。通过分析奥巴马发表拉登之死演讲中的态度和介入资源的使用情况,试图揭示其交际目的和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曼德拉1994年的就职演讲。研究发现,在英语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可以利用语气、情态和人称这些方式来实现一定的人际功能,并借此实现自己的演讲目的,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人际功能理论在分析英语政治演讲语篇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从语气和情态两大系统分析了人际功能在希拉里的两篇政治演讲中的体现并做出比较。这两篇演讲分别是希拉里在佛罗里达州的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讲和她退出总统竞选的告别演讲。本文旨在分析语言模式在这两篇目的截然不同的政治演讲中的选择,以及它们和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出演讲者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的演讲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和听众建立有效的联系,以达到其不同的演说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纯理功能关于情态的论述对10篇英语政治演讲进行分析,揭示了蕴含在政治演讲中的表达演讲者态度意义的语言学手段。通过情态和评价性词汇,演讲者表达了态度意义,并以此影响听众,实现其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