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其”字在《荀子》中共出现659处,它可以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副词、连词和助词等。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和功能呈多样化。同时,作代词的句法位置除作定语外,还可作主语。  相似文献   

2.
村语的代词按其意义和功能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 ,其在词组中的位置有的在前 ,有的在后 ,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状语 ;复合指示代词还可以充当谓语 ,在词法和句法中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村语的代词按其意义和功能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其在词组中的位置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状语;复合指示代词还可以充当谓语,在词法和句法中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孟子》中的“其”字总共出现571次,其中,用作代词的频率最高,为534次。用作语气词为32次。用作连词为5次。其中用作代词的情况最为复杂,包括用作人称代词、用作指示代词、用作兼语、用作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用在数词前,表示“其中之……”或用在表示顺序的词前,表示顺序.“其”用作语气词,我们可以将它分为“语气副词”和“语气助词”。“其”字用作连词,有时表示假设关系,有时表示选择关系。  相似文献   

5.
so既可用作代词,又可用作连词、副词,表示“这样”,“如此”,“因此”,“所以”等意思。本文拟将其用法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so作代词用,意为“这样”,“如此”,常用来代替整个句子或某一情况的全部,在口语中常与think,hope,say,be afraid等词(语)连用,表示客气、委婉的答语。例如:  相似文献   

6.
“为”字使用范围广泛而用法相当灵活:一、用作动词“为”作动词,可根据上下文理解为多种不同含义。还可以和介词“以”、助词“所”、疑问代词“何”组合成不同的固定格式。共六种情况。二、用作介词“为”作介词,其用法也比较复杂,大致有四种情况。总的来说,介词“为”大都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三、用作语气助词“为”作语气动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有疑问代词“何与其呼应,译为“呢”四、用作连词“为”作连词,一种情况是用在后一分句之首,表因果关系,另一种是表假设关系的。五、用作副词由于“为”字用法灵活,在个别句子中也可作副词。  相似文献   

7.
以人称代词为核心的DP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称代词 名词短语”与“名词短语 人称代词”都是以人称代词为核心的DP结构。作为核心D的人称代词具有“限定”义,限定其补足语NP的指示对象,如果其补足语有有定特征,则可移位到其指示语位置,并因此成为局域话题。  相似文献   

8.
either可用作代词、形容词、副词和连词。下面将其用法作一归纳。一、either用作代词时,意为“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在句中可作主语和宾语。either在句中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应为单数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9.
代词"之""其"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的虚词“之”、“其”原本是指示代词 ,它们都指向一定的人、事、物。指示代词“之”、“其”的主要功能是作定语 ,“之”偶尔可作宾语。用泛指、特指来区分“之”、“其”的观点很难成立 ,传统用近指、远指区分“之”、“其”的说法更切合语言实际。指示代词“之”、“其”可以兼表第三人称。作为第三人称代词 ,“之”经常作宾语 ,“其”经常作定语。“其”字还可以作主谓词组 (或称“小句”)的主语 ,“其”不能作主语的说法应该否定。另外 ,“其”在秦汉之际也偶有作间接宾语的用例 ;“其”在《诗经》中用作词头的说法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that常用作关系代词,指代人或物,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知道,在定语从句中,that有时还可用作关系副词,代替when,where,why或“介词+which”,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这时,它的先行词一般是一些明显表示时间、地点、原因和行为方式的名词。1.作时间状语that常在定语从句中代替关系副词when或“介词+关系代词which”,其先行词一般是名词time,day等。这种用法比较口语化,而且that常可省略。例如:(1)Iwillneverforgettheday(that/when/onwhich)IjoinedthePartythreeyearsago.我永远不会忘记三…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是"的辨析--并论"是"作判断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在《论语》中共出现58次,几乎包含了它在古汉语中的全部用法。“是”从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动词,取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上古汉语判断句普遍不用判断动词,由此形成“句法空位”表示判断的形式。二是作为指示代词,“是”因在判断句中常做主语、宾语、状语而贴近“句法空位”,并接受“句法空位”赋予的判断性。由于“句法空位”处于无形状态,“是”在句中同时占有主语和谓语、或宾语和谓语、或状语和谓语等位置,因而产生“这是”、“是这”、“只是”等语法意义,并削弱“是”的指代作用。如果其前后的主语宾语不需指代且明确,“是”就只做判断动词了。副词修饰“是”,则是对这一演变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是”在《论语》中,共出现60次,其中用作指示代词52次,用作形容词2次,作为词素与“故”、“以”、“用”结合而成复合连词,是以、是故、是用了6次,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指示代词的“是” “是”作为近指代词,可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充当主语和宾语时,有指示兼称代作用,充当定语时,  相似文献   

13.
as除了作介词和连词用外,还可以用作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as在定语从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或表语,并且as在从句中不可省略。  相似文献   

14.
as用作准介词或准关系代词的共同特点是由连词转化的,由于as引导的从句中的省略使它兼有介词或代词的作用而成为介词或关系代词。下面分别介绍:一、as短语用作宾语补足语:在语中用as短语作宾语补足语例很多,其公式为:“名词或代词宾格 as 宾语补足语”。有的英语语法书上称as为宾语补足语的引导词,引出宾  相似文献   

15.
秦振良 《新读写》2011,(11):40-43
“之”常用作代词、助词,也用作动词。 1.代词的辨析 “之”在动词和介词的后面,用作代词。 (1)可代人,也可代物、代事;可代单数,也可代复数。译为“他(她、它)们”,或“这件事、”“这些事”等。  相似文献   

16.
从视角转换看"人家"的语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讨论人称代词“人家”的语义,认为“人家”既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或“他们”,这是其基本语义;也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指“你”,即具体语境下指称受话人,这是“人家”的临时语义;还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指“我”。运用视角转换的理论.解释了“人家”多重语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先秦时期代词“其”的性质的认识,传统的看法是,“其”主要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但同时兼有指示代词的用法。如周法高,黄盛璋,杨伯峻和何乐士等等。对“其”的句法功能认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认为“其”不但可作定语,也可以作主语,持此说的有黄盛璋,朱声琦,吴辛丑等。《孟子》中“其”的使用情况如何?本文通过对《孟子》中586例(含引文12例)“其”的使用情况调查,具体描述“其”的语法、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之”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虚词。它可用作助词,也可用作代词。本文打算在“之”作代词的情况下,谈一些容易混淆的现象。一、似同而异“之”作代词时,最常见的是用作第三人称的宾语。但作宾语的“之”,并不都是第三人称。请看下例:①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摔下提殴之。(《书博鸡者事》)  相似文献   

19.
指示代词的使用规则是较复杂、琐细的,以往的研究多是从词类、句法方面对维吾尔语指示代词进行考察,本文将就维吾尔语“u”、“bu”类指示词语在作为完整语篇的交际场景中的直接指示功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名词处于谓语地位,并与它后边的代词连用,形成动宾关系,如①驴不胜其怒,蹄之。(《黔之驴》)“蹄”,名词作动词,相当于“用蹄踢”,“蹄之”可译为“用蹄子踢它”。②见白书,乃钻火烛之。(《孙膑》),名词“烛”用作动词,相当于“用火烛照它”。说明:代词“之”一般是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前面的名词作为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