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届“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新闻与写作》再次当选。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被编排在“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它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定位是期刊品牌形成的基础,本文以中国主流新闻期刊为研究对象,探讨新闻期刊的定位策略,包括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受众,进高端路线等,提出新闻期刊的定位要在中心点不变的情况下求变化,新闻期刊在定位上不是迎合受众,而是引导受众。  相似文献   

3.
新闻专业期刊不一定要做最具理论性、最有"学问"的期刊,一味追"引用率",但一定要做最贴近行业、最影响行业,阅读面最广的期刊。这里所说的新闻专业期刊,是指新闻机构或其他机构主办的新闻业务研究期刊,既有别于时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又有别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主办的新闻理论研究期刊。与新闻期刊相比,新闻专业期刊不具有或较少具有新闻性,而是带有一定的学术色彩;与纯学术性的新闻理论研究期刊相比,新闻专业期刊更侧重应用或操作层面的业务探讨。当然,这样的区分并非泾渭分明,只是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4.
新闻期刊竞争策略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与时尚类、经济类和计算机类期刊相比,我国的新闻期刊尚显稚嫩,远不具备国外同行的影响力。新闻期刊是期刊阵营的重要力量,对改变我国期刊弱式媒体的状况可以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无论立足于我国期刊业的发展潜力,还是出于期刊界积极应对人世后外来挑战的考虑,都应该大力发展新闻期刊。打造新时期的新闻期刊精品必须在期刊的质量和市场运作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2013,(7):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2013,(8):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7.
刘保全 《新闻界》2004,(2):33-33
本刊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届“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新闻界》再次当选。“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被编排在“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它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辑、出版、发行等。在各学科评选的基础上,汇编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2004年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向社会公布发行。对入选的“核心期刊”单位,不通知,不发任何证书。旨在向订阅单位和个人推荐优秀的、高质量的期刊,供大家选订,以便在…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理论刊物《传媒观察》光荣当选。  相似文献   

9.
《采.写.编》2000,(5):58-59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于8月5日至8日在吉林市举行。全国40多家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本届协作会主题为“新时期新闻专业期刊的历史责任”。会议代表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总结了两年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在办刊与经营方面进行的尝试和创新,分析了新闻专业期刊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并就新闻专业期刊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更好地承担起新时期新闻专业期刊的历史责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翟健 《新闻与写作》2005,(11):28-28
《新闻与写作》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优秀期刊”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近日.正式被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传媒观察》2020,(5):F0003-F0003
从2018年5月开始,《传媒观察》全新改版了。《传媒观察》创办于1984年,初名《新闻通讯》。2003年改为现刊名并实施改版以来,一直以"关注新闻前沿、追踪新闻发展、透视新闻热点"为办刊宗旨,富有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翌年便入选北大图书馆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并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新闻传播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近年来,又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十佳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阵地。  相似文献   

12.
《传媒观察》2020,(4):F0003-F0003
从2018年5月开始,《传媒观察》全新改版了。《传媒观察》创办于1984年,初名《新闻通讯》。2003年改为现刊名并实施改版以来,一直以“关注新闻前沿、追踪新闻发展、透视新闻热点”为办刊宗旨,富有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翌年便入选北大图书馆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并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新闻传播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近年来,又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十佳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阵地。  相似文献   

13.
从2018年5月开始,《传媒观察》全新改版了。《传媒观察》创办于1984年,初名《新闻通讯》。2003年改为现刊名并实施改版以来,一直以"关注新闻前沿、追踪新闻发展、透视新闻热点"为办刊宗旨,富有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翌年便入选北大图书馆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并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新闻传播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近年来,又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十佳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阵地。  相似文献   

14.
姚少宝 《今传媒》2023,(5):71-73
新闻专业期刊作为新闻理论探讨的平台和新闻实践经验交流的园地,促进了新闻学界与业界的交流,成为学界与业界的“黏合剂”以及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紧密对接的“桥芯片”。新闻专业期刊编辑作为期刊内容的组织者、整合者、加工者和中介者,他们的判断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期刊的内容选择和整体质量。本文从编辑的判断力及其构成要素入手,对新闻专业期刊编辑在导向性判断、专业性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及其培养和提升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提高新闻专业期刊编辑的判断力,推动新闻专业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综合类新闻期刊是一种富于影响力的传统媒介,在当代新闻传播格局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阐述中国当代综合类新闻期刊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如何组建富于影响力的中国新闻期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综合类新闻期刊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代传播》2000,(5):69-70
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综述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 8月 5日- 8日在吉林市举行。全国 40多家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认为,全国主要新闻专业期刊通过协作会的形式每年会聚一次,交流办刊经验,探讨办刊规律,是有益的。本届协作会主题为“新时期新闻专业期刊的历史责任”。会议代表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总结了两年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在办刊与经营方面进行的尝试和创新,分析了新闻专业期刊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并就新闻专业期刊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更…  相似文献   

17.
《新闻窗》2005,(3):1-1
在今年中国记协召开的第七届新闻专业期刊年会上。与会同志交流了情况和经验。大家认为,新闻期刊是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平台,是新闻媒体的导向。是重要的舆论阵地,因此新闻期刊同样必须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学研究,统领新闻工作,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袭,这是新闻期刊义不容辞的根本职责。  相似文献   

18.
杨磊 《青年记者》2006,(12):22-22
2006年4月4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太湖之滨无锡举行。全国50余家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的70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创新与合作”。经过两天研讨交流,与会同志对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要在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三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上,与会代表达成以下共识:一、认清形势把握导向服务大局会议认为,新闻专业期刊是党在新闻宣传领域的重要喉舌和重要阵地,是新闻宣传领域的“导向”。新闻专业期刊办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新闻专业期刊在理论、新闻、出版、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整个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闻传播事业也同时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面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新闻传播研究者和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给予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以指导新闻实践。同时,新闻传播理论期刊自身也存在着走向市场、谋求进一步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