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我曾听到一位六年级班主任说:“现在便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嫌早了。这样会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他们将会认为反正参加生产劳动,不必认真学功课。”我们知道,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2.
甲、怎样重视起来的? 我们学习了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一九五四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育工作的指示”和苏联专家麦尔尼科夫同志的“苏联普通学校中的综合技术教育”“访问中国的观感及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使我们明确了教育儿童学习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综合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劳动教育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回家参加农业生产的往届毕业生来看,在生产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可以钻研。如徐永全说:“干大粗活我都会,有什么窍门可找?”李源龙的姐姐说:“我家源龙考不上中学怎么办?他又不会生产!”这些事实深深教育了我们,过去我们对小学教育性质认识不深刻,任务也没有很好完成。我们不但应  相似文献   

3.
总路线学习开始时,我拚命找列宁、斯大林的著作来引证,专在词句上推敲,方针任务、精神实质虽都能谈一些,但没有联系自己的思想。最近学习了省教育厅“关於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学习总路线的通知”,又认真地阅读了文件,在循序渐进联系思想实际的基础上,我认识了过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是不够正确的。并且由此我进一步认识了必须正确地、全面地加强劳动教育,才不致在工作中犯错误。我的体会有三点: 一、认识了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错认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多办一些工厂。所以,在贯彻劳动教育时,因轻视农业劳动,只希望学生都能参加工业劳动。一九五二年秋天动员失学儿童入学时,我曾这样宣传:“士地改革只有一次,能有多少田好种?养出小囝来怎办?还不如乘早上学识字,将来参加工业生产。”其实,不在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领导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一年多来由于贯彻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师的政治觉悟与劳动热情有了显著的提高。班主任一般都任课到18节左右,专任教师多的担任到24节。去年虽然劳动时间比过去增多了,但由于在支部的领导下对学习和劳动进行了统一安排,因此我们一方面积极参加劳动,另一方面也没有放松过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课堂教学和批改作业比过去  相似文献   

5.
打赌     
李发胜 《湖南教育》2005,(15):45-45
芙蓉中学是一所偏远的水乡中学。陈老师是这所学校九年级甲班班主任,吴老师是九年级乙班班主任。陈老师任教甲乙两班语文,吴老师任教甲乙两班数学。他俩的爱人也分别教这两个班的物理和化学。一天,两位班主任在一起闲聊,各自估计本班可以升重点高中的学生。吴老师谈完后,陈老师说:我看你们班李明大有潜力,升重点高中有把握。”吴老师问:何以见得?”陈老师说:“从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出,这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特强。”吴老师听了朗声大笑:“陈老师,你真看得起李明是不?”陈老师胸有成竹:我对李明充满信心。”吴老师:“那好,我打赌他考不起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6.
曾经听到许多老师这样说:“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让老师不知道怎么教了,他们的心根本无法靠近。”甚至有的班主任老师也说:“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感觉越来越难当,学生怎么不肯接受我呢?是学生难教育还是我不会教育了呢?”  相似文献   

7.
读了有关新式农民董加耕的报导后,受到很大的启示,使我再一次想到我们农村中学的办学方向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教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千千万万个董加耕,这是自不待说的,因而我们就应该面向农村,为农业建设培养输送更多的董加耕式的新农民。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能够升人高一极学校的总是少数,回农村参加生产的总是多数。他们是劳动人民的子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后备力量,回到农村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过去我们也重视了对学生进行为农业服务的教育,用甘祖昌、邢燕子、  相似文献   

8.
我不同意吕兵同志提出的“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看法。吕兵同志以“科任教师兼课较多,接触的班级也不少”为理由,提出不能要求他们象班主任老师那样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我们知道,谁也没有要求科任教师一定要象班主任一样进行那么多具体的教育工作。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得出“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结论。教师应该把课教好,这是对的。但是怎样才算教好了课?如何把课教好呢?这些问题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读了报刊上董加耕的事迹以后,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教育我们在校的学生学习董加耕,确立革命的志向,将来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我们的学校里对于这一问题,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有人认为:“过早地在毕业班学生中向学生提出到农村去,会使学生思想混乱,学习质量下降。”我想,难道不在学生中提出下农村的问题,不向他们提出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谈学习、升学、作专家,学生的思想就会不混乱了吗?学习“质量”就会上升了吗? 为了今后更好地使在校学生懂得从事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在和我校到东辛农场劳动的学生们接触中,跟他们一道讨论了这样的问题:今后学校如何向同学们进行参加农业生产这一教育,是早讲好呢,还是迟讲好呢?是只对考不取的学生讲好呢,还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讲好呢?请他们作回答。同学们都根据自己参加劳动的亲身体会,谈了许多要早讲,要向  相似文献   

10.
前年,我接手四(3)班班主任工作和劳动课教学,看到不少学生偷懒不参加大扫除,有的参加了,但水沟、墙角总是扫不干净。我还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家里什么都不做,饭都是爸爸妈妈端到桌子上,劳动课时更是怕苦怕累。这些事使我想起了这些年来,我们被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绳索束缚了手脚,不重视劳动教育,致使教育脱离了劳动。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材,在劳动课中,我针对儿童的特点,从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兴趣入手,进行劳动教育。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针对儿童年龄小、阅历浅,对劳动缺乏认识的特点,组织学生“讲家长工作,谈劳动意义”,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人一九九五年参加工作至今有九个年头,已经担任了八年的班主任,始终以陶行知先生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真知”为自已从教的座右铭,本着这一条来感动教育学生,让他们知道我是他们的师长和朋友。我觉得做好班主任:第一要有责任感。教师这一职业是个良心活,吃良心饭。此话看似简单,  相似文献   

12.
有些教师对总路线学习有学不下去的感觉,原因是“学得差不多了”或者是“总路线与教育工作的关系不大”。是真的“差不多了”“与我关系不大”吗,请看曹竟成、朱明二位老师的文章就可知道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如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够热爱,工作中还在传布轻视劳动的错误思想,还没有明确认  相似文献   

13.
当晚第一次听到王文教助理传达总路线报告时,知道我们已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心情十分激动。这是个伟大的历史阶段,自已能够亲身参加这一阶段的建设工作,真幸福。王助理问我:“你听到这报告,有什麽感觉?”我只是合不拢嘴的笑,心里暗想:“这下子可好了。我们教师将亲眼看到多少个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工农业生产上的劳动模范,在我们辛勤劳动中成长。”我一想到自己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新人,就更感到学习总路线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记得你刚从师大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过“找不到语文教学的感觉”之类的话。一晃两年多过去了,不知道你现在找到了“感觉”没有?如果仍然没有找到,也不必着急。要知道,在中学各科中,语文本来就是最难教好的一门学科。别说是你这样仅有两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就是已经教了一二十年语文的老师,有时还会发生“越教越不会教”的感叹。语文  相似文献   

15.
国庆节快到了,我考虑到这个光辉、欢乐的日子不能让孩子们平平淡淡地过去,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在一次中队集会上,我生动地给孩子们讲述了祖国解放牌汽车正式生产、克拉玛依油田美丽的远景、鞍钢建设的伟大成就等动人的消息。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知道这是全国劳动人民给国庆节的最珍贵的献礼。“我们怎样迎接国庆节?”孩子们开始思索着。大队部发出了号召:开展“看不  相似文献   

16.
五月十四日,兴化城东小学六丙中队第一小队去访问了一位参加劳动生产的同学王春生。他是去年暑期在城东小学毕业的,毕业後,没有考取初中,起初他心里很难过,後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认识到劳动生产是一条光明的道路,便参加手工业生产——做了一个篾匠。在访问会上,他告诉同学们说:‘在我毕业的时候,满怀升学的信心去投考中学。考不取後,内心非常难过,对前途悲观失望。一直到开展总路线学习以後,我的思想才有了转变,懂得升学或劳动生产都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同时,我也想到以前老师常教导我们说: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少年儿童,应该随时服从祖国的需要,因此,我就请人介绍到竹厂中参加生产了。’在生产中,他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伟大与光荣。  相似文献   

17.
目前应届高小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大体有这样两种:一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们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中学,认为小学毕业了,去参加劳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是不光彩的,这些家长表现比较紧张。其中有的说:“孩子考不上中学,这—辈子就完蛋了。”有的对自己的子女这么说:“你还是要吃鱼、吃肉、住大洋房?还是要住草棚、拿锄头?如  相似文献   

18.
上学期,我们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曾经产生如下的偏向:单纯地强调“体力劳动”,口口声声是“参加生产有前途”“升学不光柴”。劳动教育开始贯彻不到两周,个别班级中退学的儿童就有七个。他们认为“与其毕业后参加生产,不如早点回家劳动”。其他儿童见了也松劲,认为“学不学一样多,种田又用不着算术作文”。有的老师,对班上缺席的儿童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以为儿童自动参加生产,就是自己教育的“成功”。在这些错误思想的支配下,儿童的学业成绩不是逐步上升,而是下降。多数的儿童连作文都不高兴写,课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遇到一点困难,就搁置不做,等待抄袭。有的儿童,习字像画符一样,交卷了事。对学习测验的成绩满不在乎,得三分也好,二分也好。更有些同学说:“就是考一分,还有谁说我不能参加农业生产吗?”  相似文献   

19.
过去,许多学生轻视劳动,他们毕业后的志願是“升学第一”,没有参加体力劳动的思想准备和兴趣,还认为从事农业生产“没前途”。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承认,这里反映了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薄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位班主任问我:“你们都说‘母爱教育’好,为什么我就行不通?我教的学生,只服‘蛮’办法。脸孔一板,嗓子一粗,他们就服服贴贴;稍微和气一点,他们就以为老师‘好说话’,不那么规矩了。”这倒是个实际问题,我听到也不止一次了,因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东西行不行得通,首先要看它是否合乎情理。班主任工作,是雕琢心灵的艺术。只有感情的钥匙,才能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