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欧盟东扩与结构基金的再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东扩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扩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欧盟东扩后,地区差距和聚合问题将更加突出。在现有欧盟地区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欧盟的所有中东欧国家都将处于结构基金中的目标1地位,逻辑上也将接受聚合基金的援助。结构基金的再分配将使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平衡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2.
欧盟经济一体化堪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榜样,中国与欧盟有着广泛的经贸交往。文章着重探讨了欧盟内的经济状况以及欧盟与其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尤其是欧盟在2004年东扩后欧盟对其成员国的经贸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和论证可以看出,东扩后的欧盟其经济具有规模经济和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发生作用的范围有限的特征,区域一体化对这些国家的经贸影响有助于我国的区域合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法院运用初步裁决制度,确立了欧盟法的直接效力和欧盟法优先于成员国法等基本原则,澄清了成员国法院在初步裁决制度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欧洲法院自身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步裁决制度在协调欧盟法与成员国法之间的关系,保证欧盟目标的实现,促进欧盟的统一等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在新时期面临着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区域政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冲突,区域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是定位协调、利益协调和政策法规的协调.基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认识,本文构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均衡目标的政策协调机制,并针对现阶段在法律法规建设、区域经济管理机构设置、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设计以及政策协调工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法律体系、建立专门的区域开发和管理机构、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实行多种形式的支持政策、建立规范的地方政绩考核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阚阅  谷滢滢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3):106-115
在欧盟教育治理进程中,出于对权能(competence)问题以及"共同体方法"(community method)存在不足的考虑,欧盟采取的治理形式实现了从"硬治理"(hard governance)到"软治理"(soft governance)的转变,其主要目的 是更有效地适应欧洲一体化发展的"硬政治"的需求.作为欧盟"软治理"的重要工具,开放协调法(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发端于欧盟就业和经济政策改革,成型于里斯本峰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教育领域中,开放协调法通过形成共同目标、设立基准和指标、制定国家或地方战略以及开展监测与同伴活动四个步骤,有力推动了欧盟成员国教育政策的趋同.实践证明,该工具有效地发挥了多元治理的作用、改善了成员国的教育表现、加速了欧盟的教育一体化,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可比性存疑、缺乏相应约束机制以及民主赤字问题凸显等问题和挑战,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谋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强化国家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导向选择、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及落实等,以实现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和区际分工的合理化,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统筹区域发展既要包括东、中、西部地区,也要包括东北老工业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区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振兴东北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振兴东北,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规划,全面整合,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这些区域经济政策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和基本问题、区域经济政策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区域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区域经济政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协调发展对双方都有裨益。经调查分析,粤东地区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严重失衡,失衡的原因既有观念问题也有协调机制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来促进粤东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质表现为人才培养对标区域需求、产教融合支持区域创新优化、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空间开发。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及功能定位的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共同利益的实现;外部动力机制为内生增长的知识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优化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规划、健康发展的协调适应性生态环境。由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特色化、开放化及一体化发展之路。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教育供需均衡,创建协同共治体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对标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构筑多元创新生态、打造区域职教品牌。  相似文献   

11.
西部区域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西部区域发展的法治化,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西部发展多依赖于政策,现有法律也不能适应西部区域发展的切实需要。这就要求加强西部区域发展的法治化建设工作,为西部区域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和对比了外来直接投资在欧洲与中国的决定因素、特点以及对区位经济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外来投资在欧洲主要是利用欧盟扩大所带来的市场规模扩大和绕过反倾销政策(欧洲国家在WTO框架下常采用),同时也利用东中欧的低劳动力成本。但外资在东中欧常为转型中复杂的税收结构所阻碍。而在中国,外来投资既追求市场也利用要素成本的差异,同时WTO框架通过它自己的方式对欧洲和中国的外来投资施加了深远的影响,外资在欧洲和中国通过与外部的互动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点,但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和区域发展。在欧洲,外来投资与欧洲的融合和繁荣紧紧相连。在中国,外来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13.
浅论民族地区经济政策与民族法律的关系及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方政策与民族法律具有差异性,但二者又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实现民族繁荣和进步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旅游发展与整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旅游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应用异质面板协整技术对1996—2011年间欧盟27国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并着重针对新旧欧盟和东欧、南欧、西欧、北欧展开比较研究,其实证结果显示,各地区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进一步的格兰杰检验亦表明两者间在欧盟15国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欧盟12国虽然短期内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却只存在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以地理因素来进行划分的南欧组别结果也印证了该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对欧盟地区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区域职业教育政策是特定环境的产物,深受经济因素、政府制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因素为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地方政府财力要求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职业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行业企业的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责任意识关系到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效性。以政府制度为例,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监督机制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机制因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体制因素;区域政策管理机构与职业教育政策管理机构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组织因素。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in two EU member states, Denmark and Portugal. The purpose is to show how different societ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shap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policies, even though these policies have significant common elements. As a basis for the discussion an inventory of policy elements is presented. Denmark and Portugal have been chosen as examples of smaller EU member states with different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s and policies in the two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links with EU education policy, are described. The discussion includes comparison drawing on the inventory of policy elements. A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remain very important for present-day education and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Early development of public primary education and popular adult education has provide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in Denmark while in Portugal not only institutional provision but also popular demand for lifelong learning has had to be built up relatively recently. EU education policy has had much more impact on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in Portugal than in Denmark, because Portugal has had to depend much more on economic support from the EU social fund.  相似文献   

17.
闫艳 《江苏高教》2020,(4):64-67
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当地多样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建构完善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文章首先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从动态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入手,以地方政府的评价来促进整体的、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角度,呈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地方大学在抓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应该更加凸显社会服务的职能;在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拓宽社会服务职能,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创业型大学是地方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从建国后的地区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的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拉开的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本世纪初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我们党不断研究、实践直至理论升华的结果,是全面总结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经验教训的必然,是切实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党面对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深入研究我们党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对于我们自觉地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