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健康普查时发现右上腹部包块,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自述即往健康,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B超检查:肝脏稍大,形态正常。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约6.3cm×2.8cm大小,壁厚0.6cm,欠光滑,胆囊内可见多条强条索状回声,囊腔分隔呈部蜂窝状结构排列。胆总管明显扩张,肝门区可见一巨大椭圆形囊性无回声区,约10.2cm×9.8cm×10cm大小,囊壁薄,清晰,后方回声略增强。B超诊断:1慢性胆囊炎;2多房胆囊;3胆总管囊肿。此日,患者去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手术所见:于左中上腹腔触及一约12cm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5岁,以间断性上腹部疼痛不适1月,加重7d入院.腹部超声示:肝内低回声团块,肝左叶可见大小约3.9cm×3.1cm低回声团块,其内可见囊性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早期诊断青春期女性乳腺巨纤维腺瘤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术式,减少患者乳腺不必要损伤.方法:采用PH ILIPS超声诊断仪(频率7—10MHZ),分析青春期女性乳腺巨大包块超声声像.结果:2例少女均检查出患右乳巨纤维腺瘤.结论:超声检查发现少女乳腺巨大肿块,应考虑巨纤维腺瘤.但应注意与叶状囊肉瘤鉴别,后者青少年单侧乳腺肿块常见原因为纤维腺瘤,其中巨纤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约占4%.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4岁,孕7月感下腹痛行产前常规检查,超声发现:儿头朝下,双顶径7.4cm,颅骨环完整,侧脑室扩张,内径达3.4cm,脉络丛悬垂状,面部探查见胎儿眼距较窄,眼眶下方见一大小为2.4cm×1.5cm管状高回声结构向前方突出,末端见小孔状结构,未见唇裂现象,羊水厚9.4cm超声诊断:单胎,胎儿畸形,眼距较窄,鼻畸形,脑积水,羊水过多.后经引产证实为胎儿先天性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3岁,主因腹痛伴恶心、呕吐3d于2009-11-25日入我院,既往有多年上腹部不适病史.查体:腹部对称,膨隆,上腹部压痛,以脐周部为著,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剑突下可触及约15cm×10cm大小包块,质中等偏硬,伴触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7岁.因左排骨疼痛、活动受限伴局部肿胀,包块一年余,于1995年1月7日入院.X线示:左侧眯骨下段见一10cm×7cm×6cm包块,部分区域呈囊性变.手术见左胖骨下段有10cm×6cm×6cm肿块,与周围界限清,血运丰富,切除骨组织一段.病理检查骨组织13mxgmx8CllL其上可见SXSXX4隆起,切面大部分呈实性,为暗红色,部分呈囊性.镜下:由大量多枚巨细胞构成,呈灶状分布,间质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病理诊断:骨巨细胞瘤I-11级.患者又因四肢进行性骨痛伴腰痛,血尿半年余再次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肾区有叩痛.化验:血钙6.2ru…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0岁,上环九年,因月经不调欲行取环术。本次月经干净后六天,前来我院取环,术中感觉环位下移,且环钩拉环取出困难,行超声探查。超声表现为前位子宫,大小为9.4×6.3×4.8cm,前壁肌层厚1.4cm,后壁肌层厚约2.5cm,宫内见一断裂节育器回声,上端距子宫外口约4.4cm,下端距外口约3.1cm,中间段长约5.2cm,呈“弧形”嵌入子宫后壁肌层。  相似文献   

8.
例1,女性,41岁。妇科查体: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充血,子宫中等大小,宫体左侧可触及一如妊娠5个月不活动肿物,压痛明显。B超提示左卵巢囊性肿物。术中见肿物与腹壁、肠管、膀胱粘连。完整切除26cm×26cm×24cm之囊性肿物。术后15d全愈出院。病检为囊性肿物,囊壁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层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散在的淋巴细胞及较多的郎罕氏巨细胞。干酪样坏死不明显,囊内液涂片抗酸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8岁。于四年前,出现心悸、气短,多在劳动中出现,近一年来心悸、气短加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无效,于1990年5月4日转我院。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SSH—40A型超声诊断仪)左心房扩大,内可见约6cm×3.3cm×3.0cm大小的回声致密均匀的中回声光团几乎充满左房腔,光团形态欠规则,边缘较清楚;此光团似有一条索状回声连至房间隔顶部,舒张期光团贴近二尖瓣口,收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5岁。因左阴囊内肿物4年余,于1996年1月20日入院。入院前在院外给予抗炎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入院时查体:左睾丸上方可触及一大小约3.0×3.0×2.5cm肿物,质韧,活动度差。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于1996年1月25日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左精索外侧有一大小约3.0×3.0×2.5cm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甚重,有完整包膜。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粘连组织。肿物切面呈鱼肉样,病理检查见:瘤细胞由梭形细胞构成,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9岁,未婚,因不来月经来协和医院就诊。超声检查:阴道顶端见1.14×0.8cm的低回声团,左卵巢2.9×1.5cm,相邻处见4.5×2.0cm中等回声,右卵巢2.6×1.6cm,相邻处见3.2×1.9cm中等回声。右肾缺如。诊断:①先天性无子宫;②双卵巢可见;③双卵巢旁中等回声(睾丸组织);④右肾缺如。手术证实:双始基子宫,分别为3×4×2cm及3×4×1.5cm,每个子宫旁有一附件与之紧密联系。 2 讨论 双子宫畸形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器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未融合,各发育成左右子宫。而始基子宫为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子宫很小,一般小于2cm,无内膜,故无月经,多数伴无阴道。此患者术前检查亦为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0岁,主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1月,加重伴恶心、呕吐5d,于2008-01-30日入我科.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曾于30岁时吃过米猪肉.查体: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轻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区可触及一10cm×15cm囊性包块,胆、胰、脾未触及异常,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未闻及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0岁,因停经50d来就诊。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术前妊检: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肥大,糜烂,后穹窿可见阴道纵隔残迹。子宫前位,纵隔子宫,如孕60d大。质软,活动,双侧附件未及异常。 B超检查:子宫增大.形态正常,子宫三径约7.5×6.5×4.3cm,横切底部增宽,右侧宫角处可见节育器透声。左侧宫角处可见一1.6×1.4cm妊娠囊,囊内可见少量胎芽组织及原始心血管搏动。纵切。从子宫一侧将探头慢慢推移至对侧先见一有好娠的子宫图像,再慢慢推移则此图像消失,再出现一带节育器的子宫图像。可见一个宫颈一个阴道。横切时子宫中央似有纵行界限。B超诊断:①畸形子宫考虑纵隔子宫。②宫内节育器。③早孕。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32岁,健康普查时发现上腹部膨隆,左上腹轻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超声检查:肝胆巨大,形态失常,边缘不规则,整个肝内结构破坏,无正常血管走向。增大的肝左叶及右前叶几乎未见正常肝组织,被蜂窝状回声占据,网眼大小不等互相交织,最大者直径42cm,小者0.9cm,多呈圆形、椭圆形及为规则形液性暗区,暗区内可见点状及条状强回声,后方伴弱声影。右后叶大部分被蜂容状结构代替,只有约5.8cm-4.4cm区域可见正常肝组织,其内可见多类圆形液性间区,  相似文献   

15.
1 一般资料患者男,42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剧烈疼痛伴发热1d入院,查体:腰2、3、4椎体右侧压痛明显,脊柱活动僵直,右下肢活动受限,托马氏征阳性,体温38.5℃,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79。2 超声检查采用日本RTfion超声诊断仪,探头频35MHz,患者取仰卧位,B超所见右侧2、3腰椎旁的腰大肌明显肿胀,增宽,其内可见4.5·3.5·2.5cm的偏实性等回声的椭圆形团块,与正常腰大肌组织界限尚清晰,有低回声晕圈相间隔。提示:右侧腰大肌实性团块,考虑腰大肌炎性团块可能性大。建议动态观  相似文献   

16.
胃底贲门结石于食管下段嵌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31岁,主因剧烈呕吐后突发性进食困难,伴胸骨后疼痛9天于1993年1月住院。查体:除左上腹部及剑突下有轻度触痛外未见异常,未触及包块。食管X线检查钡剂于食管下段通过受阻,亦可显示管腔内有一约8×5.5cm大小充盈缺损、轮廓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应用实时超声显像仪观察36例结核性腹膜炎声像图表现。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2~61岁。使用仪器为RT~2800,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及左、右侧位,空腹探查。观察记录腹膜、腹、肠管、大血管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1 结果 36例中超声诊断符合者31例,准确率86.11%,误诊率13.89%。1.1 腹水型:19例,占 52.78%,超声诊断符合者16例,准确率84.21%。腹腔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于边缘部见强回声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和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脾脏本身表现:脾外形增大;脾边缘不规整或见裂带;牌实质不均匀;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外缘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超声表现为牌外缘带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脾内血肿CT可见脾实质内团状或者片状高密度影,超声可见脾内液性暗区,或团状高回声。(2)脾破裂间接征象为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脾周血肿CT表现为脾周高密度不规则团块,超声为不均质混合回声。超声对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为l00%,远大于CT(57%)。(3)CT可同时发现多脏器损伤,而超声对 4例后腹膜血肿均未检出。结论:CT和超声对不同类别的脾破裂诊断各有侧重,对脾真性破裂早期病人,可行超声检查;对脾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尤其合并后腹膜血肿时,宜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6岁。主因肝脏巨大肿物5年,于1988年6月6日入院。查体:T36℃、P110次/分、R18次/分,BP14.3/9.1kpo。慢性病容,右上腹明显隆起,肝脏肿大,右肋下至脐,剑下10Cm,边界清楚,质软、压痛,凹凸不平。其它各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化验各项正常。B超检查:左半肝显示20×20cm大小强光团实性肿物,无声影,  相似文献   

20.
患者韩某,53岁,以子宫肌瘤收入院并作子宫全切术,术中见子宫底结节状肿物送病检。病理检查:全切子宫标本一个,体积14×8×7cm。子宫浆膜面光滑,于宫底近浆膜部有一3×2cm大小结节状肿物、肿物质软,切面呈深红色,中心区有明显出血坏死,面积约3×2cm。:肿物边界清楚,中心区瘤细胞变质坏死,边缘瘤细胞排列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