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品蝴蝶效应一条狗落水了。一个人跳水了。狗活了。人死了。于是大家传开了——老王家的黑子追蝴蝶追到塘里了,老李家的小李子看到了就跳下去救狗,然后就没再上来了。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作文作秀的现象已成了众矢之的。梦境多了,真情少了;忧郁多了,天真少了;深沉多了,清纯少了;抒情多了,记叙少了;概述多了,素描少了;柔情多了,激情少了;历史多了,现实少了;排比多了,平实少了;感悟多了,经历少了;上帝多了,自己少了。学生作文越来越偏离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童年的一天,他在屋里玩,父亲沉默地坐在角落里。10分钟内,他做了11件事情:写了一个半字,画了一个没画成的苹果,看了几秒钟书,大叫了几声,踢翻了一个凳子,发呆半分钟,玩了三样玩具而且都扔到了门外,傻乎乎地唱了几句歌,欣赏了一下父亲没画完的画作,画了个女孩并哈哈大笑,最后发疯地叫了几声妈……  相似文献   

4.
春天来了     
远处山峦上的坚冰、积雪都融化了,人们脱下了厚重的冬装,天空中飘起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冬婆婆见状,赶紧躲回了家。雨婆婆和雷公公来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燕子又叫起来了,好像在说:"春天回来了,春天回来了……"  相似文献   

5.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报》转述了一则报道: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里面接连出现了"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等词语,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有72个"死了"。无独有偶,据报道,一位初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7.
佚名 《高中生》2011,(19):24
1.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2.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  相似文献   

8.
细节的威力     
铁钉效应的故事源自英国曾经流传的一段民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细节的威力.细节的威力无处不在,在考试中同样应该注重细节.  相似文献   

9.
糟了糟了—— 春天被打翻了, 洒出了生机勃勃的笑声, 笑声送给了小草,小草高兴地发芽生长; 笑声送给了花儿,花儿露出了美丽的笑脸; 笑声送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尽情地欢唱。  相似文献   

10.
自从会考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地讨论了次中紧空间的性质并得到了其上的一个映射定理,这改进了[1]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Caristi-Kirk在文献[9]中,对于度量空间上的非线性映射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有趣的不动点定理.这个结果已被应用到研究内向映射理论和正规可解性理论之中.Kasahara在文献[7]中,又把这个定理推广成映射族的公共不动点定理.本文又给出了这个定理的一个新的推广.我们的结果包含了上述作者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13.
开映射在拓扑空间的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并证明了与之有关的性质定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引入弱压缩映射的概念,证明了几类常见的压缩映射都是弱压缩映射.最后给出弱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从而说明弱压缩映射是具有一般性的压缩映射.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性思维模式是人脑认知能力发展完善的产物,是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和重要方式。从认知的视角对英、汉语隐喻现象作比较性分析旨在验证其跨文化存在性,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双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映射排序,大量减少据记录的移动.该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O(n).利用排序结果进行数据查找时,基本可实现数据记录的随机查找.该方法在对含有多个数据项的长数据记录进行排序时,较经典的排序方法具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7.
"通感"的认知性立体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1):103-106
通感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通感也是一种隐喻。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阐述了通感的思维与认知方式,指出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的相识性心理联想,在通感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联想推理机制有着总体的共性和民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在Banach空间,研究了一类广义向量变分不等式及隐补问题.在单调对和单值映射的条件下,引入一类广义向量变分不等式并运用KKM定理证明了它们的等价性及这类广义向量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在多值映射的条件下,证明了一类隐补问题和一类向量变分不等式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9.
对ppl-空间、wppl-空间的映射性质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一个结果:ppl-空间(wppl-空间)在有限对一连续的开映射下的象是ppl-空间(wppl-空间).  相似文献   

20.
1890年皮亚诺提出“一段连续的曲线可以填满一个闭的空间”.本文利用构造的方法讨论一段连续的曲线填满正方形、矩形、圆、球,甚至更高维的闭区域,如闭球、闭超方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