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卧虎藏龙》、《断臂山》和颇受争议的《色戒》的成功,李安在国际电影舞台上声名远扬。他的成绩引人注目:2005年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是连续2次摘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两位导演之一。这名受过美国教育的53岁中国导演跨越文化界线拍摄电影,和国际观众进行交流。本月的《人物》将为你讲述李安是如何奋斗取得现今的成绩的。  相似文献   

2.
电影《禁闭岛》以独特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二战退伍老兵人格分裂的故事。为成功营造故事的神秘诡异气氛,导演在画面的处理上极为细致。无论是色彩的基调,还是人物服装、场景和环境色彩都处处显示着导演的用心,充分发挥了色彩在电影中刻画人物心理情感、表现影片风格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逸飞 《文教资料》2014,(36):142-143
《建筑学概论》是由韩国著名导演李勇周执导,严泰雄、韩佳人联合主演的一部原汁原味的"韩式纯爱"电影。影片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大学时代的建筑学课堂上相知相恋的忧伤故事。本片通过青年与中年巨大的时间跨度向观众展示了一段"发乎情,止乎礼"的动人的爱情经历。导演在揭示爱情主题的同时,也将独具特色的韩国古建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建筑"与"爱情"两个独立的命题在流畅自然的镜头语言中得以完美的融合,达到了视觉与感觉上的深层次渲染,深刻地诠释了伤感纯真的校园情怀,也延续了韩国电影中一贯的凄婉幽怨的"纯爱模式"。导演在本片中展示的初恋与建筑的有机联系也折射出韩国纯爱电影在表现手法上的独到性与共通性。本文将从电影主题出发,通过剖析"爱情"与"建筑"的巧妙关联带读者走入柔美纯净的韩式纯爱世界,展示出"纯爱电影"背后的精巧构思与人文世情怀,并将着重探讨其背后隐藏的韩国文化传统与儒学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张焱 《文教资料》2014,(36):136-138
2007年上映的英国电影《赎罪》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导演乔﹒怀特以他独特的领悟和别出心裁,将他最感兴趣的"人的面孔"与"人的情感"技巧性地表现出来,打破了传统影片擅长讲故事、调动观众抽象思维能力去破解影片意义与价值的格局,从而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自由感受的向度。本文试图通过电影与小说文本的对比来探究电影对小说的改编。  相似文献   

5.
李安是国际影坛上著名的华人导演,其影片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也深受观众喜爱。他成功地运用了高超娴熟的电影叙事策略:如紧凑简洁的故事结构、含蓄客观的叙事手法,丰富饱满的诗意内涵,完成了一个好的作家导演对人物深度和故事进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李安是国际影坛上著名的华人导演,其影片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也深受观众喜爱。他成功地运用了高超娴熟的电影叙事策略:如紧凑简洁的故事结构、含蓄客观的叙事手法,丰富饱满的诗意内涵,完成了一个好的作家导演对人物深度和故事进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韩国电影导演许秦豪的作品风格清新、含蓄唯美,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其影片充满了对爱与死亡的哲学思考,情感表达真挚动人,镜头语言丰富唯美。许氏电影的成功对当代中国电影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8.
电影《1942》上映以后,票房和评价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电影所讲述的沉重故事和呈现的惨烈画面,似乎不为观众所接受,但当细细品尝电影,我们会发现,在沉重故事和惨烈画面背后,是冯小刚用电影语言对人性的深度叩问.影片以1942年河南灾荒为大背景,从灾民和官员两个群体入手,对人性的失落、挣扎、归回与救赎做了精彩展示,是继《唐山大地震》后,又一部力图传递给观众温暖和力量的电影,再次体现了导演冯小刚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9.
吴迪 《文教资料》2013,(21):70-72
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是世纪交替之间德国电影闪现的亮点,这位11岁就拍摄短片的“电影娃娃”,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致命的玛利亚》、《罗拉快跑》、《公主与武士》、《天堂》等影片,以及最近在中国国内上映的电影《云图》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电影才华,它在电影艺术方面,打破传统叙事方式,通过镜头运动、视听语言、人物情节设置等方面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影片分析来体悟汤姆·提克威导演的电影艺术带来的德国电影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好莱坞最具创新意识的电影导演之一,电影《盗梦空间》是其执导的第七部影片,在艺术形式上有极大的创新之处。该片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柯布带领其"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以从中盗取机密,并通过植入意念的方式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在电影语言和叙事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亦充分体现了诺兰导演的创意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影《盗梦空间》的赏析与解读,探讨其在语言和叙事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电影《尤利西斯凝视》是希腊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代表作之一,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导演在巴尔干的旅行,回顾和反思了20世纪初期、中期、末期的巴尔干历史。论文尝试解读安哲罗普洛斯用极富表现力的诗意超现实主义电影语言对巴尔干的历史、现实中人民的心灵历程的反映和探讨,以及表现历史与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当今商业大片充斥电影市场,许鞍华导演的影片《桃姐》似一缕清新之风,让叙述隐于生活,以平实自然的叙事手法与平和冷静接纳生活的态度,塑造出一对凌驾于母子、主仆关系之上的含蓄温情、亲切动人的人物形象,使观众于最平实的生活记录中寻找记忆中的影子,于平静体味生命的进程,让我们在商业气息浓重的今天为情所动。影片以一种相对隐忍克制的镜头语言,还原电影记录现实生活的本质,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情感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亲情与感恩,感而不伤,温情涌动。  相似文献   

13.
《莆田学院学报》2019,(3):74-78
从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及皮尔斯和索绪尔所提出的符号学观点出发,以杨德昌导演的现实题材电影《一一》(2000年)为例,通过对风格、人物关系、符号组合进行分析,探索导演如何通过符号呈现影片的内涵和意义,思考导演如何更好地应用符号。  相似文献   

14.
胡月 《文教资料》2014,(36):124-126
有人戏称霍建起是"最老"的新生代导演,虽然入行较晚,但这位大器晚成型的导演却取得了作品质与量双丰收的好成绩。他的作品不同于第五代导演对古老中国民俗的奇观化展示,也不同于最近屡创票房神话的小妞电影对时尚大都市的呈现。霍建起的电影带有独特的文艺气息,没有惊世骇俗的剧情起伏,只用平民化的视角凝视芸芸众生,影片节奏不疾不徐,给中国影坛注入一股清新隽永之气。我们可以用雅俗共赏来形容他的影片,高雅得带着唯美诗意的文艺气质,简单得讲述着一个个平凡感人的故事。或许是因为学习过美术的缘故,霍建起对镜头画面有着更敏感的认识和运用。看霍建起的电影就像欣赏美术画或是精美的海报,一组组流动的镜头,一幅幅具有油画质感的画面,一件件远离我们生活的怀旧道具,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影片意象,无一不在吸引着观众,慢慢走进霍建起散文式的电影世界。  相似文献   

15.
冯小刚以自觉的商业叙事意识进行影片创作,凭借着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准确把握,走平民化与游戏化的路子。在影像人物、造型语言、审美趋向、价值判断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平民取向,并通过对游戏的驾轻就熟地运用,以极具个人特色的幽默贯穿其中,发展丰富了中国喜剧电影的形态。在中国电影持续低迷的现状下,创造了骄人的票房成绩,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成功的个案,启发了其他电影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从电影《红河》中讲述的主人公阴差阳错的感人悲剧探究影片中的悲剧美。导演章家瑞在影片的刻画中运用大量的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不同的人性美进行肯定。从渺小人物的记录却实际反映人性的崇高和壮美,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从影片的拍摄角度、人物刻画、背景音效、以及开放式的结局都渗透着悲剧美,并以其深刻的艺术风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观者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7.
顾长卫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采用主观镜语,有意识地在质朴的电影画面衬托下,凸显生活中小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影片中展现的大量富于生活质感和象征意义的细节,不仅增添了影片的时代气息,且令观众对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印象深刻;匠心独运的电影色彩生动地表现了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绪;出人意料的节奏处理给小人物悲情的生活带来一抹鲜亮。以及巧妙的声音处理和同步音画效果等,都成为顾氏电影诠释他电影中人物的镜头语言。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20,(2):83-91
中国第四代导演作为电影史上承前启后的代际群体,其作品有着重要的研讨价值。电影采用的叙事内聚焦所延展的第一人称自述、"自传式"叙述、"他者"叙述与多重内聚焦叙述四种方式体现了导演将观影视点的限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完成电影中人物个体情感的抒发。这种限制功能将导演与观众置身于更有效的沟通场域,叙事语言的变化指涉了1980年代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转向。  相似文献   

19.
建党90周年献礼电影《建党伟业》,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观众极其踊跃,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党伟业》的独到与成功,主要在于编导、策划人的创意。整部影片结构严整,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历史人物群像展示与个性化雕琢相互映衬,人物塑造在还原历史面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艺术虚构,这些举措使《建党伟业》叫座又叫好。  相似文献   

20.
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改变了拍传统历史题材电影的记录方式,用特殊的手法叙写南京大屠杀的沉重历史。文章灵活运用了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视角,针对影片中采用个人视角和多人物视角相结合的特点、日本士兵角川的形象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极致的矛盾冲突如何表现和有意味的程序设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该影片在努力遵循历史真相的同时,将先锋的形式与沉重的历史进行调和,改变了拍历史题材电影的传统,用先锋性策略——陌生化的形式叙写历史是有价值的尝试,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