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首要步骤,也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认识事物、丰富知识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只要学生对观察的事物产生兴趣,并认识到在科学学习中观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就会对生活现象、实验现象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观察,促进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及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一、创设情境,激发观察兴趣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幼儿感知事物、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用好观察法,提高常识教学的效果,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两年来,我们对这个课题作了一点探索,现谈两点初浅的体会。一、指导幼儿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注重指导幼儿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即按照观察顺序对观察对象的各个部分一一进行仔细观察。这种观察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它可以使幼儿对观察对象有个完整的概念。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根据不同观察对象的特点,分别指导幼儿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  相似文献   

3.
观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主动观察、探索兴趣,是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读写结合略说李俊卿李艳秋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如何在教学...  相似文献   

5.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观察开始的。细致有序的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 ,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而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带有片面性和随意性 ,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深。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老师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数学老师 ,他们认为观察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专利 ,与数学科关系不大。但笔者认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交给学生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语文科同样重要 ,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基础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就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激发观察兴趣 ,唤起求知欲…  相似文献   

6.
幼儿绘画教学是以观察为基础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只引导幼儿对所画的物体进行一般性的观察,而对事物分析、比较的观察以及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观察进行得甚少。五、六岁幼儿的观察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局部,有时,画中会出现物体的主次颠倒,形象混乱等现象。教学中,我注意了把幼儿的观察引向深入,指导幼儿把观察直接运用到所画事物中去。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节。当我把新鲜、水灵的苹果、桔子、柿子、鸭梨、香蕉、葡萄摆在幼儿面前时,课堂上就活跃开了。这些水果摆在一张铺着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可以说,学生语文学得怎样,能力具备如何,往往可以通过作文来加以鉴定和衡量。 观察事物,获得生活实感,是作文的先决条件。从教学的观点来说,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是指导作文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在一次作文前,根据必要和可能,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把接触生活实际作为作文的起点是重要的。实际接触到了事物,对生活有了亲身的感受,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地将它表达出来。 为使生活成为写作的基础,在…  相似文献   

8.
樊莉 《文学教育(上)》2013,(21):148-148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观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要抓住重点,观察事物要渗透丰富的想象,观察事物要调动各种感官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强调对事物特征的观察,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乃至大多数中学生的共识.但是,在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方面尚缺乏科学而实用的策略,还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观察效果.因此,对观察规律的深入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一、动态观察的哲学依据“运动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存在方式.”这是一个已为人们所淡忘的哲学论断,而这个论断对我们观察和认识事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任何形象思维都是从此演化而来,它是我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实际生活中事物的特征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准确捕捉事物的形象特征(即事物的具体运动形态)是一切艺术观察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自觉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自觉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管勤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47-148
地理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部分学生由于观察力较弱,面对观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尽管他们"瞪大眼睛"去看,往往"视而不见","觉察不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学生又往往知识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地理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观察课是小学自然最常见的课型之一,观察课的教学总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了更有效的实现这一目的,控制目标进行观察课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一、目标控制的制定1.确定目标控制的具体“位置”(大纲>在观察能力培养方面对低、中、高年级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人教社义务教育自然第二册,对观察能力的册目标就是在初步练习了凭借感官观察自然事物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 ,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习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 ,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 ,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 ,使许多生动新鲜的材料从身边悄悄溜过…  相似文献   

15.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素描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同时具有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素描教学能培养学生整体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对事物结构、透视、空间的表现能力,锻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思维能力,在素描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教学观念上应有区别。 素描在艺术专业中注重对物体感受表现,强调对物体的光质、节奏的表现力,要求学生深入刻画明暗空间,强调艺术的完整性。而设计类专业素描教学则注重形体结构、结构组织在空间里的位置顺序,以及它所形成的空间透视关系。对学生素描技能的训练,应采用灵活的绘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和本质体现。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意识。时空观念意识是历史学科特定的学科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真知、发现问题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在物理学习中,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易错字教学作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说,易错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难点,而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的阶段,受年龄的影响,具有注意力不持久,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因此,观察事物的能力较差,对教师存在很大的依赖,由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生字的认读,而忽略了对这些生字的书写与理解运用,久而久之,导致了小学生容易出现易错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育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育,通过基本的实验操作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文中提出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观察力是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观察为分析问题奠定了基础,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地实物观察等活动,掌握正确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