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间读书会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之一,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文章介绍了民间读书会的发展背景及其对阅读推广的促进作用,并以三个较为典型的民间读书会为例,比较分析各类型民间读书会的概况及运营方式,总结出民间读书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民间读书会的良性发展,为全民阅读的普及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以读书会促进全民阅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会是指由一组人参与的互动形态的团体阅读活动,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读书会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起到了一定的阅读推广作用.但目前读书会在促进全民阅读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包括: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推广机制,缺乏专业指导,活动形式单一等.我国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应加大对读书会的扶持力度,建立自上而下的读书会推广机制,图书馆也应在读书会的推广与普及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读者参与,促进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当前国内的公益性民间读书会发展日益兴盛,成为推进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支撑载体.由于民间读书会的公益免费性质,随着读者的增加和活动开展的频繁,其生存环境举步维艰.为此,探索民间读书会与图书馆进行全面合作是最佳选择,目的是解决民间读书会的生存困难,又能使图书馆履行推动社会阅读的责任,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方法/过程]在调研民间读书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民间读书会在弥补青年知识短缺、沟通专业学术、培养公民阅读习惯等方面发挥的正能量;揭示民间读书会信息资源匮乏的困境;提出民间读书会与图书馆在场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合作策略.[结果/结论]民间读书会的发展应得到政府的重视并担纲主导,图书馆服务民间读书会责无旁贷,应为其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扶持并共同开展合作,同时要助力民间读书会数字资源共享.图书馆支持民间读书会并与其合作是一项双赢战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成为全民阅读工程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4.
韩国近年出现的出版社读书会模式表现较为亮眼,融合了内容、服务与社交,成为韩国各大出版社着力打造的对象.本文选择韩国具有代表性的出版集团文学村,以其读书会的发展为例,分析社交媒体时代韩国出版社读书会模式的特点及其对于出版的积极影响,从出版社层面出发,思考如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以期对我国出版社有所启发,并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读书会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抓手,推动读书会健康快速发展是图书馆重要工作。论文在阐述读书会概念及对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应该承担运作者、服务者、培育者、整合者及合作者的角色。同时,结合我国图书馆读书会活动的发展现状和调查结果,针对每个角色类型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调查全民阅读背景下,我国高校读书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高校图书馆读书会的有效发展策略,并通过分析我国台湾、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读书会的现状,探讨读书会对高校推广全民阅读的影响.现阶段,读书会在大陆地区高校仍属于小众行为,仅不足20%的大学生参加读书会相关活动,阅读推广活动存在普及率低、依赖性重、发展孤立、缺乏规范管理等诸多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大图书馆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发挥图书馆示范作用等策略来加强读书会的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秘书处通知新闻出版界别,除了委员们各自已经递交的提案以外,界别可以有一个半天专门议论一个热点问题.大家稍作商量后,一致把全民阅读问题,特别是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讨论.会议还邀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教科文司司长王振江到会.新闻出版界别组长李从军主持本次讨论.大家认为,无论是从提出的时间看,还是从辐射的空间看,《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出台都已经呼之欲出,"箭在弦上,不发不行".特别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已将"倡导全民阅读"的提法提升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了."全民阅读"被列入了"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了.委员们认为,关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虽然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规避各方面的问题,但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否则就等于是不让这个条例出台.当听到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同志讲到,该条例的出台已经列入今年的重要工作日程时,大家都为此事有了着落而感到莫大的欣慰.总的看法是,经过这几年上上下下的几次反复修改,完全可以颁布出台了,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读书会活动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发展状况,提出我们应借鉴经验,建立和运营图书馆读书会,以促进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9.
全民阅读在共建和谐未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全民阅读"已成为风潮,虽然我国提倡"全民阅读"已多年,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温州图书馆的介绍来影射我国"全民阅读"的基本进程,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携手,早日真正实现"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0.
"读书会"是备受高校大学生青睐的一种新型阅读形式。在高校图书馆大力推广读书会,对于全面促进深度阅读、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而言意义重大。文章对"读书会"和"深阅读"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举办读书会对促进深阅读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推广读书会这一阅读形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数字阅读"是顺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的道路上不遗余力,数字阅读的推广加快了推进全民阅读的步伐.文章从构建数字阅读环境、引进数字阅读设施、深化数字阅读服务及提升数字阅读能力等方面研究了推动全民数字阅读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台湾地区读书会近30年的发展概况和演变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台湾地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政策与资源全力支持下的全民推广运动并不能持久,但图书馆、学校和民间团体等机构循序渐进推动的读书会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纵观台湾地区读书会发展的整个历程,其重点解决了以下三个关键问题:突破民间读书会发展的瓶颈、正确定位台湾相关主管部门推动读书会的角色、聚合读书会的社会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一个人必备的一种能力.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质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被正式确立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成年人中,有阅读习惯的人是很少的,这一现象发人深省也令人担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图书馆利用品牌效应、电视媒体、宣传活动及新媒体应用等多种形式,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拓展社会教育职能的实践中,国家图书馆加强了面向少年儿童的服务,保障残疾人阅读权益,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以倡导儿童阅读工程、建立全国少儿阅读推广平台、创新多元化阅读方式及策划丰富多彩的读书会等活动,作为进一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图书馆利用品牌效应、电视媒体、宣传活动及新媒体应用等多种形式,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拓展社会教育职能的实践中,国家图书馆加强了面向少年儿童的服务,保障残疾人阅读权益,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以倡导儿童阅读工程、建立全国少儿阅读推广平台、创新多元化阅读方式及策划丰富多彩的读书会等活动,作为进一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读书会是公共图书馆推动社会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探讨了在中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读书会活动的可能性、具体策略、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指导、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制作,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卫视同步播出,播出后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之所以深度参与这部电视纪录片,主要考虑在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年以后,有必要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做好全民阅读的持续宣传推广工作,推动全民阅读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如今各地都在倡导全民阅读,开展读书日、读书月、读书会、书香万里行等读书活动,这种现象令人振奋。至于读什么,怎么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许多文人学者多强调深阅读,认为那种浅尝辄止的浅阅读,收不到学习知识的效果。有文章更贬低浅阅读,是"肤浅轻松的休闲消遣,对于提高身心修养有弊而无利";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要求出版界"不要迎合和助长浅阅读风气的蔓延"。说浅阅读不利于深入领会知识真谛,鼓励人们多在深阅读上下功夫,这一  相似文献   

19.
"全民阅读"是一个社会建设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象征,而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做好"家庭阅读",才能推动"全民阅读",通过国内外"家庭阅读"推广服务情况对比,找到我国"家庭阅读"推广的不足之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进步的相关对策,以作为推动我国"家庭阅读"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成 《中国出版》2023,(7):27-31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利用读书会因地制宜展开基层传播,坚持对参与者身份的记录与分析,并打造了作为业余教育的读书会。文章自历史视域敞开,从全民阅读的学术路径梳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读书会的思想与实践资源,提出公共读书会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明确读书会的主体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读书会的群众工作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