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堂运用体育游戏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游戏是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和具体的游戏情节、角色、规则,提高练习兴趣的身体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教育性、量力性特征,最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练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马亚梅 《体育教学》2023,(S1):158-160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户外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简便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和教育价值,拓展幼儿的传统文化涵养,培养幼儿坚韧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幼儿园进行户外活动时开展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而且能发展幼儿的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全方发展幼儿的运动、语言、交往和探索的潜能,并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户外活动时,民间体育游戏应该在适当性和科学性及教育性原则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有效运用,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以增强幼儿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它是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完成幼儿体育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方法。通过体育游戏,使得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攀、登、平衡等身体基本动作活动内容不再枯燥、单一。体育游戏有规则、有结果、有角色、有情节,还带有竞赛性质,是感知觉与运动器官的联合活动,包括奔跑、钻爬、攀爬、追逐等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幼儿体育活动方式。如何制订和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何使游戏成为实施幼儿体育教  相似文献   

4.
合理开展幼儿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育娜 《体育学刊》2000,(1):125-126
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一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二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练的习惯,在发展基本动作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和挖掘体育活动的多种活动模式,合理地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更好地发挥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对符合时代要求的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的目标体系进行了理论框架构建。研究认为,中国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需紧密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大"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将幼儿分为3-4、4-5、5-6三个阶段,并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对每个阶段分别作出不同维度、详细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即幼儿运动游戏课程所应达到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目标3个层级的目标内容,构成目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勾画出新时代新型健康幼儿的形象,规约幼儿园引导幼儿进行身体活动的方向、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对于儿童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主要时间就是在游戏。游戏与儿童的发展关系密切,而体育游戏作为儿童游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基本体能的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之中,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其身体的发展,而且还以其独特的特点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题游戏是一种以强调思想教育活动为主要特征和载体的游戏。它将教育意图、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分解和隐藏在各个游戏活动之中,使得体育和德育相融合,综合功能放大。在校园里运用它,一能丰富游戏教育活动内容,二能激发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浓厚的兴趣,三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明守纪、关爱他人、团结合作、规则意识等相关教育,既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并归纳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分析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指出幼儿体育游戏化可以提升幼儿运动兴趣与健康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助力构建幼儿园新型课程模式;另一方面依据幼儿园体育教学特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简要阐述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设计合理科学的体育游戏教学目标;重视并加强体育游戏过程中的引导;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育游戏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宗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确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观,认为幼儿教育应以幼儿活动(游戏)为中心。张宗麟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揭示幼儿有"好游戏"、"喜欢户外活动"等心理特点,主张游戏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游戏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自然趋势,并提出教师带儿童做游戏时应遵循14条原则。张宗麟不仅在思想上重视游戏,而且在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和晓庄乡村幼稚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实践活动。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要科学、合理地借鉴并发展张宗麟幼儿游戏的诸多观点,更好地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期的孩子喜欢参与的,也是其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和基本途径。体育游戏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益智、益心、益体属性,在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对其身心发展、社会适应、社会行为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幼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即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游戏概况入手,分析幼儿体育游戏特点,进而探讨体育游戏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幼儿社会化的有益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9,(5):55-5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将传统的徒手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大胆创编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徒手体育游戏活动,旨在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体育游戏是一项融健身、娱乐、教育和智力开发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竞争性。作为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健身性体现在体育游戏有一定的目的、规则和组织性,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走、跑、跳跃、攀爬,轻松自如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体育游戏将人类自然活动能力的内容融为一体,大都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每个学生都会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国幼儿人群游戏和体操健身活动的现状,以便为我国幼儿人群运动健身科学指导方案的制定和健身效果的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走访调研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11省13市的31所幼儿园进行了有关我国幼儿人群游戏与健身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游戏是幼儿园幼儿的最基本活动方式,健身活动包括幼儿体操、体育课、户外活动等,幼儿的走、跑、跳、投掷、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能力训练是活动的主要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游戏的形式化、教学化,体操及体育动作还缺乏较为科学的活动理念,幼儿体质监测的缺位等,也影响了幼儿人群健身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冯娜 《精武》2012,(1):34-35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又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作为儿童游戏的一个分支,将基本的体育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当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古到现代,不同的学者对游戏进行了各自的阐述,形成了不同的游戏流派,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游戏理论、西方的康德和席勒的游戏理论、虚拟游戏理论、皮亚杰的游戏理以及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今幼儿体育游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向丽芳 《体育科技》2015,(1):160-16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其幼儿体育活动组织教学能力决定了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体育活动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幼儿的体育观念、体育行为。以幼儿教师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一些关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指导能力、喊口令及调队指挥能力、学生创编幼儿体操能力、学生设计及组织幼儿体育游戏能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是幼儿园里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必须与游戏整合。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心理快速发展阶段,而心理发展又离不开动作。虽然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动作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而体育游戏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它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阐明体育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对提高学前儿童认知能力,丰富情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等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8.
幼儿体育是指对3~6岁幼儿身体的教育,让幼儿从小学会简单的运动技能和养成运动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3~6岁时感知能力和运动机能都处于敏感阶段,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速度、平衡力、爆发力、协调性、灵敏性、心肺功能、四肢力量等方面提升,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推进幼儿体育发展,完善各项体系建设。少年强则中国强,幼儿的身体强壮、健康发展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所以发展幼儿体育也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具有明确的"职业目的性"和"职业趋向性",学前教育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及管理能力的学前教育者。体育教育在学前教育目标中列首位,它是以保护和促进幼儿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身体锻炼的有关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而实施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从目前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体育能力的调查反馈看,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与各运动专项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赋有趣味性的游戏是一种有情节内容的身体运动,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陶冶性情。由于它们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赛性强,能充分凋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