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学习型学校是指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机构,它的每个成员都能为实现学校的共同远景而自觉学习、研究、创新。创建学习型学校是办好具有特色的职业学校,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蕾 《早期教育》2006,(2):I0003-I0003
“学习型学校”的概念本质上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中的体现,是学校努力把自己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组织一样,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即建立学习型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僵化的组织,而是在于确立学习的观念,讲求持续的学习、转化与改变,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  相似文献   

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建构学习型学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和行动纲领之一。我们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作为社会专门从事教育的部门,担负着传承文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理所当然应率先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  相似文献   

4.
试论学校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学校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从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问题入手,以学校的社会功能为基础,认为学校既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先导、关键环节,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战略性力量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学校及其创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校担负着为来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奠基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发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作用,学校必须把自己建设成学习型学校。一、学习型学校的界定学习型学校是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被认为是代表新世纪管理趋势的新型组织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学校”不是单纯的学习场所,而是塑造人们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机构。“学习型学校”是属于未来的,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尚未出现真正的实体。我们周围的众多学校中或许有“学习型学校”的某些成分,某些片段,某些体现,某些影子,但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型学校”目前还仅仅存在于我们的理想之中,等待我们去将它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学校的理念与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型学校是引发学生真正学习的场所。学习型学校的基本特征在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学习、领导的学习、团体的学习及其构建的学习共同体。因此,现行学校必须转变成为学习型学校,使之成为学生真正学习的“有效学校”(effective school)。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型学校组织的中心.让校本研究机制真正走进校园 培育学习型学校,要求学校组织中:(1)有学习型校长。校长要有这样的意识:学习力是发展之源,创新力是成长之基,竞争力是致胜之本。学习型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路人。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学习、思考、交流和写作,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理论依据,也是学校的灵魂。(2)有学习型教师队伍。新型的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从“一碗水”、“一桶水”、“长流水”到“带领学生自己找水”,走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终身教育之路。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形成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3)有学习交流的平台。这平台有硬件因素,如必要的学习务件、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也有软件因素,如制度激励、经费支持、学习结果评价和学习结果的展示交流等学习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型组织,具有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超越性、人文性五个特征;学习型学校具有明晰的教育理念,即教师从个人学习走向团队学习、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发展性学习”,建立灵活多元的培养目标体系,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学习型学校的创建策略有:发展共同愿景,培育学习文化,制度从“管人”转换到“促人”,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组织学习被正式视为一门理论且日益受到重视。时至今日,学习型组织逐步被应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并为人们所接受。学校乃为知识和学习的殿堂,在成为知识和学习的提供者的同时,更应成为知识和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学校进行组织学习,构建学习型学校,提升学校的教育与学习品质,成为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然而,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改革的不仅是组织机构的调整,而且还伴随着校园文化的改变以及学校成员思考与行为模式的转变,而其中领导者的角色转变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构建着学习型学校,就必须了解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对自己担负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定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中国在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校过程中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模糊认识,对学习型组织的架构——“指导观念与理论”、“基础设施”与“方法和工具”等三部分组成的理解不到位,只强调指导观念,忽视基础设施、方法和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揭示了五项修炼的方法和工具及其对我们当前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中国在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校过程中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模糊认识,对学习型组织的架构——"指导观念与理论"、"基础设施"与"方法和工具"等三部分组成的理解不到位,只强调指导观念,忽视基础设施、方法和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揭示了五项修炼的方法和工具及其对我们当前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is a study of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efined by nin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chools' level of effectivenes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in three schools in Iceland. It was designed as a mixed methods study, conducted in two phases: a correlational study of survey data on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an experimental study, where effort was mad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evaluate its effects on pupils' outcomes. In both phases relatively strong evidence was obtain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chool's level of effectiveness and its level a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In the experimental school, interventions resulted in higher scores on national tests, especially in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nature of learning an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general and schools in particular in structuring learning. It outlines and commends a view of learning as a process whereby we discover ourselves as persons and thereby act to create the contexts in which we live and work. Central to this view is the idea of the ‘learning school’.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文化的变革,是教师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的综合变革。教师团队建设,是建设优质教师团队、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且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团队建设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多种模式。要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真正发挥教师发展学校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教师团队,真正形成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合作型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6.
Current reforms in the Maltese and Scottish educational contexts can only be fully implemented if teachers radically transform the way they teach.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hat policy-makers, school leaders and administrators have to achieve this.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above all, situated within the specific social workplace environment of teacher practice. Thus, schools need to be recognised as important sites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for teachers. In Malta and Scotland teachers were asked about their professional learning to identify how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in individual schools affect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both countries, collaboration and school leadership were key components in determining a school’s learning environment. Data analysis led to the production of examples of expansive and restrictive features. Policy-makers, school leaders and administrators can use these features to examine how schools operate in terms of helping or hinder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教育变革的加剧日益要求学校成为学习型学校.本文在简述知识管理主要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知识管理思想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ports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science attainment,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and social connectedness during transition from primary to high school. A previous project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s observed gains in science understanding and in social aspects of school life. This project followed 204 children involved in the previous project and 440 comparison children who were not as they undertook transition from 24 primary schools to 16 high schools.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social gains observed in the original project survived transition. The implication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transition by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itiatives are explored.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poli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普校小学教师学习障碍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251名接受过不同层次学习障碍培训的普通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普通小学教师对学习障碍认知的态度维度得分最高,知识维度次之,行为维度最低;普通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对学习障碍认知的知识维度平均得分高于数学学科教师;普通小学不同教龄教师在学习障碍认知的行为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1-3年、4-6年、21年以上、11-20年;学习障碍专业培训对普通小学教师对学习障碍的态度、知识与行为均有明显影响。为此,可采取将学习障碍纳入我国教师教研或教师培训课程,为学习障碍学生创设良好的支持环境等措施,改善普通小学教师对学习障碍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组织理论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入手,逐步引领学校走向管理创新之路。学校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应注重校园化的建设、学生能力的培养、校长作为学习的组织和领导的角色、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