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何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长期找不到确切出处。历代考证中,有人认为是宋代范成大所说的“桂林之秀,宜为天下第一”而来;又有人认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径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到了清朝光绪11年,广西巡...  相似文献   

2.
文科博览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南宋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长期找不到最早出处。历代考证中,有人认为是宋代范成大所说“桂林之秀,宜为天下第一”而来;又有人认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经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一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到了清朝光绪11年,广西巡抚金武祥在《漓江游草》一诗中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至此,人们一致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出自金武祥之口。 1983年,桂林市一名叫杨寅生的拓碑师傅有一次在桂林名山之一的独秀峰拓印碑文,在钟乳石下发现一块诗碑,其中有一句诗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首诗是南宋嘉泰改元(1201)9月16日“桂林大比”(科举考试)刚结束时,“提点刑狱权府事四明王正功,为考中的11人宴享礼”所作。这一发现比原来的说法提前了685年。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备课答问录□夏雁王丹问:“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答:南宋时代曾在桂林做官的诗人范成大在一本书中曾写道:“桂林之奇,宜为天下第一”第一次把桂林山水评价为“天下第一”。到了南宋末年,李曾伯在一篇文章中写了“桂林山川甲天下”之句...  相似文献   

4.
教完小语第12册读写例话《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后,再结合下列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效果更佳。一、分析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如第11册《桂林山水》的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意思是第一。句子是说桂林山水景色天下第  相似文献   

5.
著名诗人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初中语文第一册)最后一节诗写道:“啊!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此节诗中的“满”字,是从前人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字巧妙点化而来的。从“甲天下”到“满天下”,虽一字之易,却把诗的意境推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错位的求证     
朱华贤 《湖南教育》2005,(19):27-27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甲天下》时说“: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说说桂林山水是不是真的甲天下。”稍后,一学生站起来说“: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所以,可以说,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老师肯定道“:对,桂林的水静、清、绿,可以说桂林水真的甲天下。谁再来说说,桂林的山是不是真的甲天下?…  相似文献   

7.
马文 《小学生》2012,(9):7-7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全文以"总——分一总"的结构顺序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自然段写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3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文章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时说“上一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然后说说是不是真的甲天下。”  相似文献   

9.
《桂林山水》图文兼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的同时,让他们通过阅读课文欣赏桂林山水的奇和美,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教学时,可采用“情境导学法”。  相似文献   

10.
师:伴着一首《我想去桂林》,我们领略了桂林的山山水水,大家对桂林的印象怎样呢?生:桂林山水很美。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关于桂林山水的诗文呢?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很好,这是写桂林山水最著名的一句。还有吗?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师:不错,这是韩愈笔下的桂林。  相似文献   

11.
所谓“引用”,就是把名言、史实、诗词、典故、谚语、民谣、成语,以及特殊需要的语句等,有选择地组织到文章或讲话里的一种修辞方法。恰当的引用能加强文章和说话的真实性、战斗性,增强表现力、说服力,收到言简意明的效果。如《桂林山水》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引用的一句诗,这句诗综合了作者观赏山水的印象,对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借引用来表达作者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从形式上看,引用有两种:明引即直接引用,就是在引语前面或后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时说:“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请同学们再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稍后,一学生站起来说“: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所以,可以说,桂林山水真的甲天下。”老师肯定道“:对,桂林水的静、清、绿,可以说桂林水真的甲天下。谁再来说说,桂林的山是不是真的甲天下?”一学生马上说:从第三自然段可以看…  相似文献   

13.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此句在《桂林山水》一文的末段段首,看似平常,其实内涵甚深,无论从文体还是修辞角度出发,都值得细细品味。只有精心设计教法,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领会“桂林山水甲天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 初步诵读,感受山水关系密切。此句在修辞上属回环格。它的特点在于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地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自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桂林山水》  相似文献   

15.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且有许多高山峻岭,奇峰怪石和数不尽的如画风景。广西北部的“桂林山水”就是其中之一。 “桂林山水”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甲”在汉语中有“第一”或“第一位”的意思,因此,“桂  相似文献   

16.
抓“三美”教《桂林山水》甘肃特级教师陈兴茂《在林山水》是一篇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它以优美的语言,活泼的笔调,用“总、分、总”的写法,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文章结构严谨美。全文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作总领,突出表...  相似文献   

17.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以优美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那种独特的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呢?教学时我们做以下设计:一、配乐范读,整体感知随着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时出示挂图或放投影片,让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自然进入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进行整体感知。然后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二、以读悟情,重点感悟学生在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8.
[教材解读]教材整个单元的各个板块均贯穿了“爱我中华,清白做人”这一主题思想。“导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揭示主题,《桂林山水》、《林海》景美,文也美,通过对“桂林山水甲天下”和林海独特风光的描写达到赞美祖国锦绣河山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确不错,我的家乡的确是“甲天下”。在这个地方生长,会感到非常自豪。桂林,位于伟大诅国的南方,气候温和清爽,一年平均气温不低于摄氏20度。唐代诗人杜甫曾说,“五岭皆炎热,宜人  相似文献   

20.
广西桂林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绝闻名中外。桂林山水甲天下@郑志军 @李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