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思维能力,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课堂生成教育,应该摒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代之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作用的核心应该是"引"而非"控",其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做到"引而不发","导而不牵"。然而,教师的"引而不发""导而不牵"必须得法,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的"引而不发""导而不行",导致生成教育的失败。如何做到"引而不发"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他还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概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老的这些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学生应当"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笔者这里谈的"导学"指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44):50-53
常看到现行不少的语文课堂,从揭题导入、过程学习到回顾小结,环环相扣,套路满满。"教师精心雕琢问题,学生依循琢磨回答",这已成为一种压制学生自由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今的课堂更要求从"问导"走向"导问",教师应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教师可从"导预习""导质疑""导拓展"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借助"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来进行阐述"导问"策略,引导学生在"疑而问、探再问、练后问"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堂灌",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导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真正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发挥?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一、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导重在"导",所谓导者,引导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笔者认为:一、"导"在学法提示,提高自学能力"授人以渔",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如何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可用思考题引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语文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自觉地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一、优化教学方法:变"灌""压""管"为"启""引""导"优化教学方法的根本是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是全面提高其素质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必要条件,但其作用不是"灌""压""管",而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精辟地概述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得"关系。他不仅主张"学贵自得",让学生自求得之;而且强调了"致力于导",即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李艳升 《甘肃教育》2014,(15):66-66
正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索、去求知。而在学生"我要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教师正确的"导"。这一过程中的"导",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放任自流,而应该是"引而不发"。具体而言,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导",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知识经验及认知水平所编制出的课堂学习方案,以便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知识构建。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强化其自学能力,从而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导学案模式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并引导其自主学习,最终由师生双方共同合作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1.编写导学案。教师在课前应认真编写、修改导学案,确  相似文献   

11.
感悟有"自悟"、"导悟"两种形式: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力求读中自悟;另一方面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驱其意的同时悟其法,促进他们学会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用"导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问题驱动、多元互动的高效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导学案",让学生通过"导学案"实现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自主归纳,教师通过"导学案"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羊衍萍 《四川教育》2013,(11):35-35
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予以引导。因为,导是为学服务,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越来越会学。不同的老师,导的风格方式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做法,发挥主导作用,由"讲"变"导",引领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文章重点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授之以渔"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没有"导",就没有真正的"学";不落脚于学生的"学会",教师的"导"就毫无意义,授之以渔的理想境界当  相似文献   

16.
正导学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据学案,通过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和师生共同操作的一种师生互动合作的新型教学方法。一、导学式教学概述导学式教学的核心理念为"导为主,学为体",强调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开展渐进性的自主学习。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导"上,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发,使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提高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如何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现今学界对"研究性教学"的概念解读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教学理念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模式说" "探究说""活动说"。这些概念解读大都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个体出发,把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引导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对待书本知识;。在这五种概念解读中,"活动说"最能展现研究性教学的精髓,既能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也能将教科书、课程标准与其他资源整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从儿童出发,从人的成长出发。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与"教""收"与"放",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断地优化语文教学,努力形成"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语文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何谓"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作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讲授之谓也."可见"导"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学生能"不待教师讲授"而"自求得之";而"导"的关键在于"多方设法".信息技术教师应学会善于"多方设法",懂得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主体发展而服务,知道尊重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上进的火花,扣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挥洒才能的殿堂,生成课堂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20.
"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效引导学生的自学活动,而且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创设,总而言之,实施高质量的导学案,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意义重大。为此,从初中物理教学出发,针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案"以及在"导学案"运用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关论点分析,以此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