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十四五"时期,我国出版"走出去"进入新阶段,作为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数字出版产品是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方面,其"走出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中国数字出版产品想要进一步"走出去",亟待政府、出版企业和出版行业协会共同发力,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大力拓展渠道平台,坚持精准施策和效果优先,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更深度地推进我国数字出版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出版"走出去"日益提升到国家的文化战略,各级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推动图书实物出口、版权和资本"走出去"。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之际,我们以专题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宝贵经验,展示我国大众出版、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期给诸位同行带来启发与思考,探索更多更好出版"走出去"的新办法、新举措。《拓展出版"走出去"渠道,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力》一文汇集了6家出版社"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展示了"走出去"方式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3.
孙菁 《中国编辑》2014,(3):35-37
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原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支持国内外出版机构在国际市场出版中国主题图书。文章以《中华文明探微》书系为例,探讨"走出去"图书在版权输出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各个环节,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类图书"走出去"的整体策划与具体环节实施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韩辉 《出版广角》2015,(10):36-37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其"走出去"之路却始终步履维艰.本文从译介学角度出发,以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探讨文学译介活动中的翻译模式和出版宣传,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出版"走出去"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社会责任.自"丝路书香"工程实施以来,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支点从欧美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照下,尽管出版"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离"走进去"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文化强国视阈下,出版"走出去"应进一步做好海外市场的受众细分工作,在受众本位思路的指导下,加强深耕内容建设,在翻译工作中融入跨文化传播理念,尤其应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走出去".在为海外用户提供文化内容和阅读服务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时至21世纪,中国出版界"文以载道"的使命任务之一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一使命号召下,中国出版人在跨区域、跨国别的市场拓展,跨语种、跨文化的出版能力提升,以及国际化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中国出版"走出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仍然存在不足,中国出版人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历史感,将出版"走出去"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出版物"走出去"、版权"走出去"、人员"走出去"、资本"走出去"等方面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马会峰 《出版广角》2019,(15):33-35
中国文学"走出去"实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国家主管部门、出版企业和知名作家应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谱系来看,其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是一体两面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学术出版的形式重塑世界思想格局,在世界思想的普遍性话语中,凸显中国思想话语的普遍性维度。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就是中国思想"走出去",通过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参与世界思想格局重塑,是建立在充分吸收中国优秀古典学术成果和"引进来"的优秀学术成果之上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重塑世界思想格局,首先要求重塑我们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出版。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无论是数字出版产品、实物产品、印刷服务,还是资本输出、版权贸易,出版业"走出去"工作都得到了持续性发展,呈现出量升质提的良好局面。在乐享成绩的当下,探讨以国家政策为杠杆的出版"走出去"的更大空间及可能,实现"走出去"的持久与稳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国家文化软实力命题下的出版"走出去"》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价值,认为出版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让出版业成为塑造文化软实力的支柱产业,实现出版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走出去"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出版"走出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基于一些优秀大学出版社的成功经验,分析大学出版在中国出版"走出去"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从传播定位、传播竞争力、国际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大学出版社未来"走出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志刚  度冉 《出版广角》2016,(19):34-37
华文出版"走出去"战略应该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目的,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利用地缘优势占领华语文化圈;二是打造华文出版"中国"品牌,传播中华文化;三是利用文化影响带动华文出版经济.华文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应该强调五种策略,即国际化、制度化、专业化、品牌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郑颖 《编辑之友》2013,(12):14-16
大型出版企业担负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文章论述大型出版企业出版数字化"走出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规划,结合中医药的实例加以说明,提倡利用数字化,构建出版数字化"走出去"的立体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荣使命.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出版业在"走出去"的具体方式上已经做出了多种探索.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出版实施"走出去"战略尚做出艰巨、勇敢、积极、智慧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国内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翻译作为出版"走出去"的桥梁和纽带,化解了文化交流的语言隔阂,实现了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翻译也是制约我国出版"走出去"的瓶颈因素。当前,深刻分析翻译与出版"走出去"的关系,找准出版"走出去"中存在的翻译问题,进一步厘清破解我国出版"走出去"中翻译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已成为出版界、翻译界和文化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杜都 《出版广角》2016,(12):11-13
出版作为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传承、传播、交流等职责,出版"走出去"也就是文化"走出去",是中国变大变强后出版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十三五"时期,国家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版"走出去"将会在此背景下拥有更为成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本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近年来,中国出版业开创了多种"走出去"的途径与方式,无论是"借船出海"还是"造船出海"都有一批可贵的经验亟须反思与总结.在全球场域中,中国出版"走出去"需要上升到文明类型与文明道路的高度,面对不同国家优化出版"走出去"的方案.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仍在进行,需要我们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不断总结中国社会的实践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在此意义上,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效果和规模最终仍然取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活动会议     
《出版参考》2013,(24):25-26
学术出版走出去构建文化中国梦——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刊讯(记者韩阳)8月13日,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等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国  相似文献   

18.
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出版走出去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中国成就”蕴含的内在逻辑,展现当代中国形象,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资助项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国际话语权视域中,从话语施行者、话语内容、话语对象、话语平台和话语反馈等方面梳理项目实施的情况,研判其取得的成效,反思出版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主题出版"走出去"是主题出版和"走出去"的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前,主题出版"走出去"已成为主题出版和"走出去"的工作重心之一.文章在阐述主题出版"走出去"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主题出版"走出去"的路径,并探讨主题出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声明     
正本刊2014年第1期所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传播思考》一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出版‘走出去’问题及策略研究"(13YJC86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