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这才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意义之所在。本文从四方面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具体方法:其一,运用联想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其二,运用变句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其三,运用缩句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锐性;其四,运用复述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六个方面谈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数学思维品质包含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灵活性、敏捷性、收敛性及发散性。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也很多,通过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也可通过一解多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收敛性,增进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使学生觉得在解数学题时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和运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发散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形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习题课的目标之一。通过函数复习课中容易混淆的几个问题的研究给出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数学教学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加强数学直觉思维的训练,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师为主导,疑为主轴",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数学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和直觉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用数学的眼光或数学的思维模式认识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并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处理相关问题,这是数学素质教育所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让学生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参与问题推广的研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让学生参与对错误解法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让学生参与对问题解法的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研究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现。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设探究情境,有创造性地培养学生思维;抓住问题生成,激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深刻性养成;启发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开放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既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又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教学为例,把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立足点,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广阔性、严密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颖 《考试周刊》2011,(7):76-77
发散思维具有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集中思维为主,学生惯用固定常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现状,探讨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辩论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缜密性,在解题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重点是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思维障碍主要是思维的肤浅性、片面性和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突破这些思维障碍,教师应当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变通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对学生理解数学公式与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具有较大帮助,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在阐述逆向思维概念及特征基础上,分析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初中数学例题对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予以介绍,最后提出应从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以及加强逆向思维专项解题练习等方面培养初中学生的逆向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数学的学习必须通过思维去把握,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贴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品质,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它表现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得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要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数学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数学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结合数学新课程实践,从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2):85-86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针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完成数学理论和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将相关的数学思维向学生传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散性思维,通过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广大中学师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方亚明 《考试周刊》2012,(64):52-53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必须从思维品质的培养做起.就是要求学生在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灵活性、探索性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而进行数学复习。则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培养恩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