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10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 ,运用聚类分析找出影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典型指标。对典型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和多因素综合评价 ,进行评价模型研究 ,研制出 1套适合浙江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评价模型 ,为浙江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选材评价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特征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出运动成绩的年龄偏小,成长期短,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小且竞技保持阶段时间短,运动员退役年龄较早,并针对这种运动员"早衰"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部分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与各测试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初步建立了乒乓球优秀男子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旨对山东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使其训练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215名中外男女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菜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女运动员平均年龄明显偏小,与国外男女运动员平均年龄均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中国和日韩相比男子差异不显著,女子除体重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和欧洲男女运动员相比在三项指标上均低于对方,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规则、新赛制下中外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录像观察法和三段分析法,对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男子10人,女子11人共47场比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张晓蓬(2004)的研究对中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新规则和新赛制下的战术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运动员在三段中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国外选手,但在发球抢攻段的使用率较国外运动员低。研究还发现,国外男、女选手在三段的大多数指标中没有表明出明显的差异。男选手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接发球段的得分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并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创造更多的优异成绩,从而达到竞技体育训练的经济性和时效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散打男子运动员进行研究与分析,指出影响男子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训练因素和非训练因素及其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     
G846.145.3,G804.53 9705237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肩过度外展综合征5例报道[刊,中,A]/厉彦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4).-309-310表1(MYL)肩部∥损伤∥乒乓球∥优秀运动员∥男子∥疗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打法类型及其技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当今世界男子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具有国际标准值;以横拍弧圈类打法类型为主;“凶狠、搏杀”是现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打法类型及其技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当今世界男子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具有国际标准值;以横拍弧圈类打法类型为主;"凶狠、搏杀、抢先"是现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以及个案分析法对第28-32届奥运会投掷项目前12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性别、年龄特征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28-32届奥运会投掷项目中,25-30岁年龄段运动员一直是奥运会投掷项目的主力军,在1-3名以及1-12名的人数占比中,一直呈增长趋势;31岁以上年龄段运动员对奖牌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1-3名的人数占比中,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在近5届奥运会中,投掷项目在整体上1-12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前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发展呈现出增长趋势,女子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普遍低于男子运动员。(3)投掷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表现出铁饼>链球>标枪>铅球(29>28>27.5>27)的现象。(4)随着科技的助力以及科学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的普及,国内外部分高水平投掷运动员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个人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和前三板的技术风格与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趋于一致,并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但在发球旋转与落点、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抢攻等具体的技战术运用方面仍存在战术和意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录像统计方法,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球落点进行量化研究,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技战术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显示: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最多的区域是中间位近网区,占38.93%;发球得分率最高的落点区域是中间位底线区,得分率为63.01%.中间位短球和底线区长球相结合的发球战术是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用最有效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13.
肖毅  张辉 《体育科研》2008,29(6):19-22
以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数据为训练样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自学习功能建立了乒乓球比赛获胜的诊断模型。根据乒乓球比赛的主要技战术指标数据,利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诊断比赛的获胜概率,诊断精度较高。同时运用该模型计算了影响乒乓球比赛获胜的主要技战术指标的权重值,为有针对性的指导运动员训练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6项个性因素进行测试,对他们的个性状态作出诊断,并与优秀男篮运动员和男大学生16项个性因素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6项个性因素具有典型的项目特征和很强的一致性,他们个性特征的总体状态具有乐群聪慧、争强好胜、情绪稳定、勇敢自信、进取创新的特点,同时亦反映其缺乏吃苦耐劳、意志品质较薄弱、有时易冲动的个性特征。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与男篮运动员相比,在乐群性、幻想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个性因素存在着显性和非常显性差异,说明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更为乐群随和、沉着自信和情绪稳定。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更为乐群开朗、情绪稳定、冒险敢为、精明能干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冠军得主中国美术学院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0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运用聚类分析找出影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典型指标。对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制出一套适合大学生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评价模型,为大学生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选材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是撑竿跳高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变化、摆动膝角等多项指标中与世界优秀选手均存在一定差距,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关联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而合理的赛前训练又是运动员出现最佳竞技状态的关键。四川男子乒乓队在参加第五届全运会比赛中,以顽强拚搏的精神,战胜了拥有世界知名选手的广东、解放军、北京等强队,击败了江加良、施之浩等优秀选手,获得男子团体、男子双打两项亚军和单打第5名,被评为精神文明运动队。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索优秀摔跤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定量评判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个案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果:构建优秀摔跤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评定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制定优秀摔跤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各评定指标的权重及评价标准;引入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优秀摔跤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进行评定并通过了专家认可度检验。结果提示,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可以将众多定性因素定量化,减少个人主观判断带来的弊端,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可信。  相似文献   

20.
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是撑竿跳高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变化、摆动膝角等多项指标中与世界优秀选手均存在一定差距,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