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风压是由于矿井通风系统的闭合回路中各点空气的温度和密度存在差异而形成的。井巷为水平巷道,冬季时,地面空气平均温度低,平均密度较大,两空气柱作用在底部水平面,单位面积上的重力差就是自然风压,它使空气从上井口下行,经过巷道及工作面,向上流动,从下井口流出。夏季时井下空气柱的平均气温低,平均密度较大,自然风压与冬季相反,地面空气从下井口下行,流进巷道,然后从另一上井口流出。矿井自然现形成风压。  相似文献   

2.
针对掘进工作面空间狭小,通风困难和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掘进面巷道模型,模拟风筒出风口不同位置对掘进工作面风流产生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风筒中心位于离底板高1.5m的情况下,离地面高1.5m的巷道内的空气清洗工作面后能稳定流出巷道口。为实现掘进工作面有效通风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今,在对矿井地下煤层气化开采时,气化炉中的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高温煤气达到地面后温度超过150℃,高温煤气在流通过程中对回风巷道进行高温加热,从而降低了回风巷的围岩耐热稳定性。而且高温煤气到达地面以后,对接收煤气的管道系统造成损害,同时导致大量热能损失,不能充分利用。本装置系统通过对回风巷风压的反馈,以实现对回风巷风量大小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产气量的效果。与此同时,本装置系统可以保持气化速率的稳定性,实现自动控制,也确保了气体温度的稳定性,从而防止高温对仪器设备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徐雷 《科技风》2014,(4):203
随着矿井机械化采煤程度的不断提高,采煤施工时瓦斯涌出量也将随之增大,在传统的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方式中,采煤工作面一部分风流直接从工作面切眼流过,另一部分风流则从工作面中下部流入采空区,经采空区再回到工作面上部及上隅角,这样经常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效益提高。而超前支护沿空留巷Y型通风系统是将传统一进一回U型通风方式的改为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这种通风方式能有效的消除和解决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中瓦斯超限等隐患,提高工作面安全可靠系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井下工作面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对常村矿N3—3掘进工作面风量分别按瓦斯涌出量、工作面人数、风速、局部通风机供风量及最小全压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工作面采用两台功率为45Kw的FBDN07.2型通风杌,并安设合适的局扇管理牌板.出风口距工作面不大于12m,风筒出风口必须上风筒圈,从而保证掘进巷道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发生瓦斯燃烧后,可能引起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燃烧范围扩大、温度升高、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人员窒息中毒等事故发生。为了保证工作面火区熄灭;通过采取对发生瓦斯燃烧的火区进行封闭、注氮气、注液态二氧化碳、工作面上、下隅角注凝胶、地面钻孔注水、封闭墙堵漏等综合治理措施后,经取样化验证实工作面内火已熄灭,具备启封条件。该治理实践能有效指导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烧、煤层自燃发火等事故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储量较少;采落的煤和垮落的矸石可沿底板下滑,这对工作面的煤炭运输有利;不仅顶板下沉破坏,底板也可能产生滑动;回采工作面行人、运料、落煤、支护、采空区处玛筹各项工序操作都比较困难,增加了采煤机械化的难度;采区主要巷道一般采用一组上山眼布置;采煤工程图一般采用立面投影图、倾斜剖面图及水平切面图。主要阐述了急倾斜煤层开采主要特点、采区巷道布置特点、采区巷道布置、围岩移动破坏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气温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比较高;气温低,则水蒸气的含量就比较低。空气中如果含水蒸气较多,当温度降到一定的程度时,部分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当水蒸气的凝结发生在高空时,就会形成云:如果发生在接近地面的空气里,就称做“雾”。雾就是悬浮在接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的水滴。由于小水滴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所以雾中的能见度显著减小。当太阳出来时,温度上升,水蒸气蒸发,雾就消散了。  相似文献   

9.
深圳冬季多层地温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深圳冬季不同天气影响下地温日变化,结果表明,没有冷空气影响的晴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呈现正弦曲线日变化,白天高,夜间低. 各层地温振幅、位相不同,地面温度振幅最大,越往深层,振幅越小,位相越后,周期越长. 地温垂直结构也有日变化,正午时段从地面到40cm 土壤,温度随深度降低,40cm 以下地温随深度升高. 凌晨从地面至320cm 土壤,地温依次升高. 冷空气影响下的阴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也呈现正弦曲线日变化,但日变化幅度远小于晴天;地温垂直结构,除了正午前后几个小时地面温度要高于5cm 地温外,其他时间从地面到320cm 土壤,温度依次升高. 冷空气影响下的阴雨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随时间逐步降低,地温从地面到320cm 土壤依次升高. 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阴雨天,160cm 以下深层地温,其日变化幅度均小于0.2℃.  相似文献   

10.
通常人们都认为早晨的空气最新鲜,喜欢在早晨散步锻炼。殊不知,早晨的空气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新鲜。科学家们认为,空气的清新程度与昼夜间的垂直温差的变化有明显的关系,当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时,地面的空气容易上升,空气中的污物随着上升的空气被带到高空加以稀释。当地面温  相似文献   

11.
采煤工作面顶板观测内容主要有顶底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顶板状况统计观测、上覆岩层移动状况观测、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观测等。其中,前三个观测项目称为"三量"观测,是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本文主要阐述了观测区及观测线的布置,要尽量做到以最少的测区、测线,完成预定的观测任务;观测方法与记录;支架载荷的观测。  相似文献   

12.
沿空留巷主要是在采煤工作面后,沿着采空区的边缘,对其维护成为原回采巷道。为了能够对传统的采矿方式中留设的保安煤柱进行回收。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上一个区段的顺槽,重新对其进行支护,留着给下一个区段的采煤时使用。这种留巷做法,是沿着采空区的边缘在原来的顺槽位置保留就被称作是:沿空留巷。因为沿空留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本文主要是对煤矿井下沿空留巷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沿空留巷施工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口孜东矿为我国第一对智能型矿井,矿井机械化程度较高,采掘工作面均采用机械化施工,出矸系统多采用皮带机运输,井下产尘点较多,局部地点粉尘浓度超过标准。矿井开采较深,根据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提供的钻孔测温情况,一般在-500m以下,地温已达到31℃,进入一级热害区;一水平(-967m)最低地温已达38.8℃,属二级热害区。为了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粉尘浓度及巷道温度,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口孜东矿结合井下实际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的日益加强,矿井的开采深度也在不断增大,伴随开采深度的逐步增加,地温也随之升高.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巷道、工作面等的温度过高,形成热害.为治理热富,大多数都采用了空调制冷技术,但构成井巷热环境的各要素是随时间变化的,岩层和岩温是各向异性的,风流是湍流的,为设计和研究带来相当多的麻烦.随着CFD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模拟巷道的场变化,是矿井降温研究新的也是有效的方法.本文运用CFD软件对掘进巷道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5.
马欣  陈东升  高庆先  师华定  李悦  周颖  温维 《资源科学》2012,34(8):1408-1415
本文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研究2006年夏季代表月份7月的气溶胶污染对京津冀地区的温度、风速、PBL高度以及降水量等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气候效应的作用下京津冀地区2006年夏季区域平均温度下降了0.19℃、风速升高了0.089m/s、PBL高度下降了34.42m、降水量增加了0.069mm。研究发现,对于污染较重的地区地面10m风速的下降程度显著,而地面2m温度和PBL高度则明显的下降,对于污染较轻的地区地面2m温度和PBL高度有明显的下降,地面10m风速则有明显的上升。此外,由于地形的作用,北京市平原地区的温度和PBL高度的下降量低于山地地区,而风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井机械化采煤的发展,特别是综合机械化的普及,对矿井地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但煤矿生产机械化的致命弱点是不能适应地质情况的变化。当采(掘)工作面内出现断层、煤层变薄或者存在水文隐患时,传统的地质方法已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如小构造、小断层、未知老巷、异常含水带、陷落柱等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即使是最先进的地面勘探技术,也难于可靠的查明,因此井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俗称井下物探),受到普遍的重视。实践证明井下物探是地面勘探技术的重要补充,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煤矿井下物探的应用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的进步。秉承"技术建矿、技术先进、技术创新"的理念,淮南矿业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处2010年4月份组建"井下物探队",共设立了"坑透、直流电法、瞬变电磁、地质雷达"共4个物探项目。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问你,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你一定知道是南极。的确,冬天的南极洲沃斯托克冰湖是地球自然界中最寒冷的地方,最低温度可达到-54℃。但是,你知道太阳系和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吗?太阳系最冷的星球———冥王星即使在夏季来临,冥王星的温度也只有-200℃左右,空气全部被冻结,覆盖在地表。不过,冥王星的夏季相当长,大约等于地球上的20年。夏季以外的其他季节,相当于地球上的228年,温度更加低。冥王星的季节是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发生变化的。在近地点,它离太阳44亿千米,在离开近地点的124年之后,冥王星到达它的远地点,距太阳74亿千米。尽管…  相似文献   

18.
从物理学中知道,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便开始沸腾,同时产生大量的蒸汽,这就是蒸发。如这时将水继续加温使其沸腾,则沸腾水的温度不再升高,而保持在100℃不变。持续这种过程,沸腾现象就越明显,产生的蒸汽也越多,这种现象就是蒸发散热。换言之,蒸发的散热过程是热量由热壁传至与其直接接触的水,然后由水传至不断产生的蒸汽,蒸汽带着热量离开沸腾的水,所以水的温度不变,在常压下,每蒸发一升水要吸收539千卡热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汽化热。  相似文献   

19.
徐华东 《科技风》2011,(12):197
目前,城市变电站变压器室的散热通风不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变电站夏季高峰负荷期间,由于通风不畅,造成变压器运行环境温度过高和变压器上层油层温度过高,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和降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有些强调采用强制通风,不仅产生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而且强制排风的机械设备需要有人维护,这给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带来不便,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变电站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变压器室室内部局,并运用"热压计算法"计算自然通风所需的换气量、进排风口面积及自然通风不足时机械换风补偿等几个方面,简述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润清 《科技风》2012,(12):208
该文在夏季高温天气和阳光直射条件下,利用专业的气象观测用温度表,进行了气温与车内温度的对比观测实验.通过对比观测实验,车辆停放在露天阳光直射的环境中,40分钟内车内温度就可以达到相对最高值,车内外温差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气温33.0℃时的最大温差达到了45.5℃,车内温度竟达到了7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